Dr.KTM的知識文如何挑選您所需的第一台愛車與單車與車主身材應該如何搭配與牽車時的自我檢查


二.公路車
公路車的歷史比起登山車要來的更為悠久,對於車主對應到單車尺寸的計算已經發展到非常的完善與精準,且有專用的量測工具可協助計算。不過這樣的方式一般車友是較無法自行操作的,須透過單車店家的協助來使用。所以關於公路車的部分,這邊只簡單的介紹一些車友可以調整的重點。如果想要一台更能符合自己身材的單車,車友還是需要請求車店家的協助。

公路車與登山車一樣,外面的成車尺寸都已經是固定的了。有少數較高級的車廠有提供車友特別訂做車架的服務,這部分的數據就是藉由單車店幫車友計算之後提交給車廠後再依照數值去生產獨一無二的車架。一般車友在挑選公路車車架的時候,要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哪種尺寸的公路車車架,介紹之前,要先跟車友告知公路車車架的尺寸計算有兩種方式如下圖,有的車廠會使用CC→(Center-to-center)的長度當車架尺寸,有的則是使用CT→(Center-to-Top)的長度來當車架尺寸。

(照片中示範用的車架是包含座桿一體式的,不然一般的CT長度不會如此的長)

兩種的長度會有差異,所以這一點要先注意到。至於車架的選擇可以用以下的幾種方式:

1.跨下長乘上0.65等於車架CC的長度
首先先測量出自己的胯下長度之後,將其數值乘以0.65之後所得的長度,即為自己適用的車架CC的長度。

2.對應身高選擇
這一部分就只好請車友請教車店了因為不同車廠所計算車架尺寸的方式不同,所以無法很單純的利用身高來做轉換(因為CC與CT的長度不同),所以車友需要先請店家提供該車廠的對應身高選擇車架的數值了(一般廠商都會有提供)

3.跨站於單車上觀察
跟登山車一樣,也是可以由跨站於單車上的時後來觀察車架。當車友跨站於公路車時後,如果跨下道車架的上管約剩下3公分左右的長度,即是適合的公路車尺寸了。


選擇好了車架的尺寸之後,接著就是跟登山車一樣要調整一些設定了,一樣也是可以分成以下的幾點部分:

1.坐桿高度的調整
這個部分的高度調整,跟登山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車友可以參考前面登山車所寫的關於坐墊高度調整的內容即可。

2.坐墊前後位置與傾斜度的調整
這個部分也跟登山車的調整方式相同,所以也請車友參考前面所寫的的說明。

3.龍頭長短的更換與龍頭高度的調整
其實大致的方式也跟登山車相同,不過這邊對於龍頭長度的選擇另外教一種方式。如照片般的擺出手臂與手肘角度垂直的姿勢。




至於龍頭高度的部分,由於公路車的騎乘姿勢與登山車不同,不過公路車的握把也不像登山車般握的位置固定,所以龍頭的高度其實是可以依照騎乘者的需求與習慣來做調整的。例如競速時就將龍頭與墊片位置更動的方式將高度調低,減低風阻。如果是較休閒的騎乘,就可以把龍頭調高一些。

4.手把的寬度選擇與手把的角度設定
公路車最適合的手把寬度與登山車不同,適合的手把寬度是與車主的肩膀同寬。不過並無法像登山車的手把一樣可以用裁管器把多餘的長度給裁短,而且成車出廠的手把寬度都是固定的。除非是另外購買適合的手把更換(不過也是有可能剛好車店也沒適合的手把可以給您購買更換),不然這邊會建議先暫時使用原車的,或者請車友可以跟購買的車店討論這部分問題的解決。

至於手把的角度設定,一般都是調整手把上端為水平。不過這也並不是絕對,車友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再去作適當的調整。


貳.女性車友選車的要點
女性車友在選擇單車的時候,有很多先天性與男生體型的差異要事先考慮,並不是所有的女性車友都適合一般市售的成車尺寸的車款,且一般的成車款設計為了能適合較多的車友,就必須捨棄一些較細節的部分。不過目前女性的車友不論是專業或是休閒騎乘風格的人數上都有逐漸的成長,廠商也願意開始針對女性車友的需要而專門開發女性專用的車款了。那麼~女性在選擇自己的愛車或者想要改裝的時候,有哪些重點是需要注意的呢?我們大致可以整理出以下的幾點方向:

一.外觀
對於單車的外觀喜好,女性自然與男性不同,對於顏色的偏好也有所不同,且希望自己的愛車顏色鮮豔或是粉嫩般的圖裝可以以人注目。

二.車架的角度
東方女性的身材較為嬌小,一般說來上半身的比例比起下半身短,所以除了選擇的車架尺寸需要較小之外,上管的長度也需要略短一些。且為了跨車方便,通常會設計上管較斜的低跨點設計。

三.較輕的齒輪比
一般登山車的大齒盤多半搭配使用44/32/22的大齒盤與11-32T的飛輪,不過女性的體力比較男性較為弱,所以可以考慮將齒盤改成42/32/22而飛輪則使用11/34T的飛輪來使得踩踏的齒輪比更輕更好踩而不費力。

公路車方面,一般搭配的是標準盤53/39的2盤,可以考慮更換成較小的50/34的CT盤;飛輪方面多半是使用11-25T的飛輪,則是可以考慮更換最大齒為28T的公路車飛輪來使用。有些公路車甚至使用650C的較小輪組來給女性車友使用。

四.較短的曲柄
女性的腿長比起男性來說較為短,一般的成車搭配的大盤曲柄長度多半是170mm長,考量到女性車友腿長較短可以選擇更換較短的165mm長曲柄來增加踩踏的效率。

五.專用的女性坐墊
女性的骨盆比起男性較為大,所以需要使用較大的坐墊才能有良好的支撐性與舒適感。在人體工學的設計上也會因為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較短的手把與龍頭
由於女性的身材嬌小,所以除了車架的上管較短之外,龍頭也可以選擇較短的龍頭使用。也由於女性的肩寬較窄,手把也應該選擇較窄的手把才適合。

七.較輕的車重
女性使用的車種不能太粗重,會使得女性車友在騎乘或者需要搬抬的時候負擔過重,所以應該以輕量的設計為主。

參.買車前的檢查
好不容易終於依照自己的喜好挑選了到了喜歡的單車了,相信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把車牽出出店裡嘗試看看了。雖然Dr.K可以理解車主心中的雀躍,不過在牽車之前還有一些注意事項要先好好檢查過才能確保自己的權益喔!

一.單車的保固內容
這一點其實最容易被車友給忽略了,所以Dr.K將此點列在第一點就是要車友能夠特別的注意。一般較有規模廠商的單車通常都會附上單車的保證書以及簡單的操作使用說明以示負責。車主務必要跟車店索取這一部分的文件(如果該車款是車店已經組裝陳列的車款,就經常很容易被車主或是店家給忽略了這一部分;如果車子是店家從箱子中現場打開取出的話,應該就可以看到裡面會有放置相關的文件了。),取得文件之後,記得要先一一的逐字看完保固條款的內容,如有問題之處與店家做討論確認,先別急著蓋店章,此時應該接著進行單車本體的檢查,等這部分完成之後再要求店家於保證書上填妥資料且蓋上車店的店章與註明出車日期。

二.單車本體的檢查與試車
以下是幾個檢查的要點提供車友注意:

1.外觀是否損傷
通常這類的問題會發生在已經拆箱展示的車種上,並不是表示這類拆箱的展示車種品質不好,而是拆箱在外放置的時候,自然是比起放在箱子當中會有較多的機會被車友不小心的碰撞受損等等的情形發生,不過即便是裝箱現場拆封的單車,也是可能會因為運送途中的碰撞受損。所以外觀的檢查是否有掉漆,烤漆焊接點是否正常,車架是否有不正常的凹陷都是檢查的重點。

2.龍頭位置調正
由於單車在運送的過程裝箱需要,所以龍頭的位置會需要略做調整才好將車放入紙箱中。也因此當單車拆封之後,龍頭位置與前輪是否有準確的對應,就需要重新的來做調整了。


3.剎車設定調整
煞車的運作是否正常與行車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一定要很確實的檢查單車的前後煞車是否都可以正常的運作。另外關於煞車前後輪對應左手或是用手的設定,則看車主自己本身使用的習慣。如果車主習慣右手煞後輪左手煞前輪的設定或是相反,可以事先跟店家要求稍做調整更動,以免因為不適應而造成使用煞車時出了意外。

4.胎壓與胎紋
一般單車出廠時,內胎的打氣量通常不會充足或是因為一段時間的正常洩氣,所以導致內胎的胎壓數不足,須要請店家幫忙打氣到規範數值。也順便檢查外胎的胎紋是否正常或是外胎是否有裝反(通常是較少會有裝反的情形發生)。

5.輪組是否篇擺
轉動輪組去觀察該前後輪組是否會有很明顯的晃動篇擺,正常的新車是不應該會有輪組篇擺的問題的。不過也有可能其實是輪組的快拆根本沒有鎖緊。

6.變速是否正常
如果是新手車友的話,可以請店家指導一下變速器的使用方式。也請店家順便檢查此車的變速器變檔是否準確。一般說來新車都還是會需要店家重新調整過變速器的,很少會有新車變速器調整就OK不需要再重新調整的情形。

7.使用的零配件是否相符
有的時後車廠出車的零組件(例如變速器),未必會依照當時所列的規格表出貨,有可能會遇到某零組件缺料所以改換別種的替代的情形,車主牽車時最好可以先對該車所使用的零組件有一定的了解之後,再去比對各個規格是否相符。一般說來會有更換的情形,為了避免造成爭議,車廠往往都會使用同等級或是更好的等級去做更換,較少會使用等級更低的零組件更換的情形。或者也有少數不肖店家自行更換的情況,我們也不希望車友遇到此種案例,不過還是需要在此提點車友注意。

8.各部分組件是否有鎖緊
終於快要完成了,最後請檢查車子的零組件是否有確實鎖緊,例如變速器、握把、坐墊、龍頭等等,以免騎車時造成了意外的發生。

到此都檢查完成之後,就可以請店家幫您在您的保證書上蓋上店章填妥個人資料與出車日期之後,開開心心的牽車出店騎車去了。

最後還有一點要提醒的事情。單車在騎程了一段時日之後,變速線與煞車線會有因使用很正常的延伸的情形發生,會使得煞車略鬆或是變速器不準,車友還會再需要牽回店裡再重新做調整喔!也可以順便把自己在這一段騎車時間的疑問與感受跟店家告知,請店家協助幫忙調整解決。

三.小折車款特別注意事項
摺疊車的檢查除了上面所列出來的8點之外,還有一點是要特別注意且與安全密切相關的,就是折疊盒的檢查了。由於折疊車本身設計的結構,所以強度上會比一般的成車稍微弱,也因此對於折疊盒的牢固就更顯得重要。每一間車廠所設計的折疊盒機構都不盡相同,不過只要把握幾個要點就可以:

1.折疊盒關上後是否緊密
小折的折疊盒關上之後,是否很緊密無縫隙,如果折疊盒間有空隙,強度上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2.騎乘時會否有異音
這個部份就只能依靠車主平常騎乘的時候觀察了,仔細的聽看看折疊盒的部分是否會有異音的發生,不過大多數的異音都是來自於折疊盒的螺絲有鬆脫需要再鎖緊了。

3.螺絲與扣具是否確實鎖緊
折疊盒的關節處通常會有使用螺絲固定,就需要檢查這邊的螺絲是否有鎖緊了。扣上折疊盒的扣具也要檢查是否可以確實的扣緊不晃動。

4.焊接是否確實
由於折疊盒要承受的力道很大,除了螺絲與扣具要確認鎖緊之外,折疊盒本上的焊接是否確實無損傷完整也是檢查的重點,稍稍一點缺陷就會因為長期的騎程震動而損壞造成危險了。

以上是這一篇的內容啦!


各篇的連結:
Dr.KTM的知識文如何挑選您所需的第一台愛車-1登山車篇
Dr.KTM的知識文如何挑選您所需的第一台愛車-2公路車與其他車種篇
Dr.KTM的知識文如何挑選您所需的第一台愛車-3其他要素篇
Dr.KTM的知識文2:單車與車主身材應該如何搭配與牽車時的自我檢查-1
DRK 的文..真的很優阿...
很多知識, 對新手如我來說, 真的很有幫助.

其實, 如果每家單車廠, 不論大小, 都可以01論壇來闡揚他們自己的設計單車的理念, 強調的部份, 及單車出場測試方法, 這不就真的造福廣大的車友們 (可以找到真正買到適合自己的車子, 不會被廠牌, 行銷, 潮流..所引誘)

另外請問 Drk.

依您的建議選車的方法, 跟去專業車行 Fitting, 結果有何不同?..

.
郭賴瑞.
LaTheTraveller wrote:
DRK 的文..真的很優阿...
很多知識, 對新手如我來說, 真的很有幫助.

其實, 如果每家單車廠, 不論大小, 都可以01論壇來闡揚他們自己的設計單車的理念, 強調的部份, 及單車出場測試方法, 這不就真的造福廣大的車友們 (可以找到真正買到適合自己的車子, 不會被廠牌, 行銷, 潮流..所引誘)

另外請問 Drk.

依您的建議選車的方法, 跟去專業車行 Fitting, 結果有何不同?..


您所指的選車的意思是指挑選的不同車款還是指依照身材體型去挑選該車種的尺寸呢?

如果是後者的話,這樣的方式只是提供車友比較簡易的選車方法,真正的Fitting是很專業的,
而且Fitting出來的結果要完全與現場所賣的成車完全相符其實也是很困難。


當然Fitting出來的結果如果能夠依照該數值去調整公路車,一定是比前面所提的方是要來的更
為精準許多,只是通常在操作上還是有很多難點就是了。要完全的實現Fitting的結果並不是很
簡單的事情。
剛好

最近拜讀了舊期的商業週刊,剛好寫到KTM的歷史與KTM老闆娘的奮鬥史

建議版主可以PO出來做完結篇

這種雖然介紹的都是自家的車款,但是文章寫得中規中矩

很棒
Dr.KTM
感謝解開新手疑問
有出新文章會繼續爬文


是否可以幫個人 解個各案

我心目中 理想單車

上坡容易 下坡安全

平路速度輕鬆騎30公里以上

騎乘又有舒適感 當然單車剛性要夠

選何種車款

預算3萬上下


不可能可直說
2手的125....


這篇文章還不錯拉
可以當新手的工具書(我也是新手^^)
至少能很快就知道所有的零件名稱
也能很快就進入小惡魔的世界

gP+1....哈哈!!
Dr.KTM wrote:
大家好,為了提供給新...(恕刪)

就算是廣告文..小弟還是給版主拍拍手..很優質的一篇文章.
就好像是廣告金像獎一般..也是會遴選幾支優秀的廣告..
撇開廣告不說.還是一篇很有知識性的好文
版大謝謝你又讓我長知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