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yenneturbo wrote:
沒辦法,在環保意識抬頭下,騎單車的最大
樓下許多的發言更是讓人對單車車友的素質感到灰心
扯東扯西,居然拿飆車族做引喻,所以單車騎士的水準跟飆車族差不多囉,是這樣嗎?
所以罵三字經 似乎也不是那麼沒有正當性?!
樓主的更新,一開始還頗讓我覺得欣慰,覺得所謂的溝通是有其作用的。
但是您後續的言論是否又流於情緒了呢?我所引用您的這段話,建議您幾件事情~~
單車車友的素質如何,不勞您費心,不否認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以在下說這句話也有被炮的覺悟),
但是不見得所有人都是如此,相信您應該認同我的說法,若之前您的言論還讓我能認同您的出發點是立意良善,
那麼有關單車車友素質的這段話,就真的會讓我認為您有點挑釁意味了,縱然您的本意或許不是如此~~
我自認雖然不見得都能很守交通規則

也不是說我自命清高,只是起碼當我知道有錯的時候,那我就要反省。
所以併行騎車這件事情如我之前所言,確實是有其風險,所以您所提的狀況,在下收下了,也會注意。
那麼罵三字經這件事,不管狀況如何,何來正當性可言??
那麼我是否可以理解成您之前的更正言論其實是為了要正當化您罵三字經的事情所作的鋪成??
如果是這樣,那寧可不要更新。
更何況,就算不是飆車族,一般機車騎士難道就沒有不守交通規則,難道就沒有不尊重其他用路人的行為者嗎??
樓主,大家都希望行的安全,我也非常希望我能夠用這樣的角度來解讀您的言論,
只是在用字上以及情緒上略作調整,那您所要表達的意思就不容易被曲解,相對的,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同與尊重。
您說是嗎~~
chiaruwu wrote:
單車族 本來就有很多...(恕刪)
此篇特別提到”陽明山紗帽路還蠻多自行車騎士夜騎”,討論重點應該是陽明山紗帽路,用意是提醒,雖然口氣可能不是很好,問題是這應該是台灣常態,因為台灣都是自我為主的教育,難免要大聲點說話以引起注意,真不妥,可能要好好教育下一代了,可是..................................,這一代就儘量了 |
至於chiaruwu兄所言橋上單車,建議另篇討論 |
在此再提2年前關於鶯歌至淡水及新店至淡水自行車步道的的討論,起因為某單車騎士希望此2個單車自行車步道的單車客騎慢點,以便騎慢的人可以併騎,結果,幾乎所有腳力較好的單車騎士在假日都不進入此2個單車自行車步道,以便親子和初學者練習,如果看到這篇和2年前的文章,煩請轉告需親子共騎單車的朋友,不妨在這邊練車會比較安全,至於非假日那裡適合親子騎,這個可能較麻煩,非假日有時間限制,非假日不管是否為單車道,建議還是不要併排好 |
至於單車客不守規舉部份,就我所知,一般車隊比較守規舉,會要求不要併排,但是親子部份,如非參加過車隊的人,可能因資訊相對不足,出現併排的機率較大,所以這比較麻煩,因為台灣人上班時間可是世界第一長的,誰有時間將訊息傳給他們,因為他們應該不會有時間主動瞭解的 |
chiaruwu wrote:
單車族 本來就有很多...(恕刪)
C大說的要來推一下.....
我騎單車也騎機車也有開車~
有時騎機車去台北縣經過幾個大橋時~(對北縣不是很熟~橋的名字叫不太出來)
常會有單車騎機車道上橋~但單車嘛~上橋是能多快?20?30?40?
機車油門一轉上橋就50起跳了~
有的橋機車道真的設計的很小條~跟本沒辦法在上橋的時後超車~
超車我又怕會撞到你~不超車後面廻堵愈來愈長~我也很不好意思~
對你按喇叭又很沒品.....到底我能怎麼做@@!
只能勸勸單車車友們~盡量找有單車道的大橋騎行或是有些橋行人樓梯會裝小斜坡就牽上去吧~
可能會比你騎機車道還遠~不過繞一下~你安全~大家也都方便~
這樣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