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請看完,不要斷章取義喔我沒有說誰活該倒楣我是說大家有選擇居住地的自由而生活中本來就會有需要取捨的地方像司馬庫斯的居民選擇了守護祖先的土地但是他們會報怨政府為什麼沒有為它們蓋條省道嗎?因此不管最後決定是什麼希望這個決定日後是不會後悔的是日後可以驕傲的跟子孫們說的另外蘇花公路跟台26縣本質上不同一個是解決現有道路安全性問題一個是解決居民生活便利的問題怨念聚合體 wrote:留在祖先的土地生...(恕刪)
我是以邏輯的推論何來矛盾之有?如果玉山不適合居住、沒辦法開路又何以他們住的地方是適合的居住、可以開路的?我想說的是說今天這種公共事務不是你我說了算居民是有爭取政府興建道路的權利但難道政府不需要有審核的制度嗎是以有個環境影響評估為其中之一他們是在把關不要弄出一條危險的道路所以請不要再炮這些環評委員了另外這些居民或許經濟上比較弱勢但若開條公路就能解決嗎?那事情未免也太簡單了吧?請大家把炮人的心力拿來想怎麼幫助他們吧tsn185 wrote:你所說的是一...(恕刪)
先生多問問當地居民看看..不是他們要選擇住在那..不住那他們要靠什麼吃..我舅舅住在嘉義竹崎鄉的獨立山上...沒路可到小時後要去只能坐火車到獨立山車站..再走鐵道約1個小時..每到選舉候選人都會到村莊開支票給村民..表哥要讀書要從小寄在梅山街上的姑婆家...不然要走路1個多小時才可到台162線道坐公車..小孩生病大人要背這走山路2個小時才可以到162線道..所以我一個舅舅因為如此發燒過度成長異常5年前終於路開到村莊口了沒到家門口喔..還是要走個10分鐘.你們知道外公舅舅跟其他村民是多高興嗎?現在 表哥可以每星期五下班就可以帶家小回去看雙親..星期天回台中上班了...這個短暫的快樂帶給我舅舅跟舅媽是多滿足嗎?住在都市的妳們體會得到這一些同胞的感受嗎?離開家園就失去生活能力的這一些同胞跟大家要一條安全的路過份嗎?如此無奈的還要被你們批評為為什麼要住在那?蔣宋美齡當年看到蘭嶼居民住石屋覺得他們應該住在水泥屋裡後來蓋了一些房子要給蘭嶼居民居住...可是他們願意去住嗎?離開了原本的生活環境他們可以適應嗎?有辦法謀生嗎?就像住在都市的人讓你去哪山裡居住你可以謀生嗎?不要用台北觀點看其他人..學者我很尊重你們..專家我也佩服你們...但是可不可以離開台北市來到在地看看問問..躲在台北市決定鄉下人的一生對嗎?離開台北市來在地住個三個月或半年看看...再來否決這一切不遲......
Said wrote:這樣講不對不是每...(恕刪) 住玉山? 你可以先去住個五年 十年然後有天政府說 我要再蓋一條公路之巔到玉山然後 環團說 不行 這樣會破壞生態如果 你還可以堅持你現在的立場再來說嘴...不要別人的不便要忍受自己的就說得很大方你家網路會不通你會不會打電話去網路公司罵人還是就摸摸鼻子 算了 誰叫我住這 誰叫我用這家網路補助他們搬家?為啥?開路是公共建設用納稅人的錢 很合理他們沒住在要被徵收的地方為什麼因為少數環團的人的幾句話 要花公帑在私人身上還是環團要大發慈悲 出錢給當地居民牽村什麼東西都叫政府補助那以後大家搬家都叫政府補助好了沒徵收 沒牽村沒有任何理由 就要政府補助不覺得很好笑嗎你確定這是政府還是提款機..環評第一次沒過 都修正過了上街抗爭連署? 就只是出張嘴 還是有新配套?有解決方案?還是就是因為我'覺得"不要所以反對...
Said wrote:我是說大家有選擇居住地的自由...(恕刪) 但是很多人沒有選擇居住地的能力。沒有考量生而貧困──因此無能力選擇居住地這點,就貿然說下面那種話,看起來很冷血。Said wrote: 有人喜歡遠離塵囂的生活有人喜歡便利熱鬧的生活這都是個人的自由意志如果有當地居民抱怨交通不便那不是他的選擇嗎?
原不太想回覆,但看多數網友一昧以不理性言詞及拿"當地居民想法"來切入,卻無法深入僅只表面~唉,這是嬌情。參與討論之初對此案並不十分了解,部分網友所提當地居民想法確實也合情合理,所以仔細查閱了一下相關資料及環境差異分析內容,實情並不如網友表面認知般的單純,提供幾個正反連結(非新聞)供網友自行參考判斷,連結裡的討論深入多了http://e-info.org.tw/node/61611http://e-info.org.tw/node/58865http://e-info.org.tw/node/57028環保署說明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環評變更審查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0991202184001早期的狹義環保是空.水.廢.毒.噪音,確保我後山不會被垃圾堆滿,門前小河不會變大水溝(衛生下水道集中),汽機車排氣愈來愈乾淨不像北京(無鉛汽油.NOx.SOx.CO).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質愈來愈少(CFCs.PCB.DDT),維護人們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這是環保人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及使命感。現代環保已不侷限在"人".而是涵括無法發聲的動植物的大環境生態保育,這大環境生態中,人類生存是倚靠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是構成生物多樣性的其中一個物種,環保不是什麼都不要,會這樣說只是顯得自己見識淺薄!人類的生存與自然環境產生衝突時,不是一昧的禁止開發,而是需要經過充分的事前調查,視開發行為的必要性與嚴重性,作分析評估及預測判斷,或是兩權相害取其輕,再就不利於環境的部份盡可能的配套監測.改善及預防,種種作為是希望決策前能審慎,執行後也不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因為環境問題往往是不可逆的,如山坡地開發造成的土石流及山區高經濟作物的農藥施肥污染飲用水源,都是跨區域且無法回復的...如果此時再以當地居民想法,很狹隘,要當好人很簡單,不費吹灰之力動張嘴就可,更可以自私想,要開路就開路吧,反正以後也影響不到自己,再活也不過百年,以後問題就以後的人去解決就好!南橫上的利稻村,群山環繞氣勢非凡,可說是深山中的世外桃源,或許政府應該也開條安全的快速公路直達利稻,解決當地長期不便的交通?對車友而言,挑戰南橫啞口也更容易方便了?許多偏遠地區都有權要求一條寬敞又安全的道路,可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可問題往往不是單一方面的,若真以為只靠一條路就能解決問題,那也太天真無邪了,開路選項,可以是所有作為都無效不可行之後,最後不得不為的決定回到台26,與蘇花高的問題不同,所影響的範圍也天差地遠,道路興建的必要性,及環評通過(改隧道段可施工便道仍重疊.畫紅線禁止臨停)的但書,保育類綠蠵龜及椰子殼蟹的棲地破壞等諸多疑慮及民眾是否能確實遵守,是大家關注的地方,路真的只是方便兩地的往返嗎?前面及網路上有網友提到,有其他可能的方案(政府補助.回饋.偏遠地區照護及醫療服務.設置鐵路等有興趣網友可做點功課),或許會比開路好,由網路新聞看到似乎屏東縣縣長也持反對態度?交通部對此道路日後用途似乎也予留伏筆,此道路上有兩處台電預定的核廢料儲存地,也通過巨額的地方回饋金,此路一開,能否擋住後續核廢料儲存場的設置,反正也是當地居民要去承擔及抗爭的~很懶也忙,忍不住打了一堆,很辛苦~
我是要反駁如果只是因為交通不方便就可以隨便開路到家門口那玉山觀測站的工作人員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要求?大家也是同樣贊成呢?另外一方面如果大家都是憐憫這些居民而支持蓋路或是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而支持蓋路那之前彰化大城鄉民聲援國光石化興建那"熱血"的大家是不是也同意呢?今天大家都認為說蓋路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是如果事情這麼簡單那為何社會上仍有許多弱勢?如果大家都是出於同情或是憐憫那是否該回頭想想是否問題根本不在硬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