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土除土一樣會噴上來...所以遇到有水的地方還是減速慢行...不然就是去裝很土的土除...
leecy0118 wrote:
cb最好騎沒錯......(恕刪)


就是要折疊時那根要扳開的把車,從照片上看似乎沒有壓到底(或許是拍照角度問題)
我家也是二台T2,以休閒為主,不是很常摺疊,本以為只會騎騎自行車道,沒想到老婆越騎越順,不小心日騎百里,開始要求騎山路,所以騎風櫃嘴、平等里與中正山,又開始夜騎內外雙溪,以一個以前不太運動的人,這台的是否好騎,這裡就可看出。

另外有人提到T2前叉摺疊時會磨損的是,可參考我對T2的保護,應該是滿完整的,連折疊器都有保護到。
T2的摺疊保護
我自己有兩台摺疊車
一台GIANT HALFWAY FD17S
一台DAHON SPEED D7
騎乘感受蠻不同的
我個人較喜歡騎D7的感覺
路感較Q較輕鬆
或許跟輪胎有關吧
D7的輪胎較接近公路車
FD17S有點像BMX那種胎
摺疊便利性我個人較喜歡FD17S
摺疊較快速好操作
但D7摺疊後有磁鐵可以吸附前後輪倒是很棒的設計
D7還有一大優點就是手把立管可調
較容易找出舒適的騎乘姿勢
兩台各有千秋啦
但我較推薦D7
價格也較便宜^^
各位大大…
khs-t2跟t3最主要是差在那啊…
今天去看車…
老闆一直叫我買t2就好了…
我該買嗎…
真怕買了會後悔…

 怎麼現在講到折疊車都沒有人會提到F-20 (westwood)?

 以台灣Rally級的路面,要我騎T3上班還真的有點怕怕的

 因為現在是騎我粗勇的FD17S通勤,換成纖細的T3還真不適應,

 所以現在在考慮,如果要換一台通勤車,就規格來看,F-20似乎可以考慮,

 但是,怎麼都很少人討論這一台車呢?

 大家的想法是怎樣?

 
a5503 wrote:
各位大大…khs-t...(恕刪)

T3是前變3段後變9段的27段變速摺疊車
T2是前變2段後變8段的16段變速摺疊車
價差僅2000元建議直接買T3較划算
likewindla wrote:
如果D社低階車種變速段速再往上提就好了。
如果K社折疊機制能再精進話那就更好了。


我相信這兩家也不是不知道彼此的優缺點, 只是有很多問題是礙於專利或市場需求的.

Dahon沒有採用前變的原因, 個人判斷一來是因為主要銷往歐美, 靠著一台摺疊車上山下海的機會不像多山的台灣多, 大多還是以市區通勤為主(請看Dahon的網頁, 70%的車種都是Urban, 20"的Road/Touring只有少少幾台), 因此對於前變的需求不大. 另外對於摺疊車的短軸距, 前變與後變的搭配並不容易, 檔位搭配不好的時候鏈條的角度會很大, 容易有掉鏈或磨損增加的問題. 也因此Dahon的摺疊車都以搭配內變的方式解決變速問題.

至於KHS為了前變角度的設定, 據說花了不少功夫才定下最適合的角度, 而且不同的車種就要重調整一次, 也因此能夠滿足變速與重量/價格之間的平衡需求. 然而在摺疊性方面, 像Dahon用磁鐵吸住摺疊的兩個輪子, 還有像是頭碗的摺疊機構等, 甚至頭管摺疊後的固定方式, 都是有專利的, 也因此不容易開發類似的摺疊方式 (說到這點, 我有點好奇Strida跟Dahon是不是在磁鐵專利上有共享?). 倒是KHS或許可以想想看, 有沒有辦法在固定後加個卡損或固定扣, 能讓兩半車身可以接合在一起?

個人覺得目前以Dahon, KHS, Birdy, Brompton, LG, Bike Friday, AM等大廠的市售車種來說, 覺得最"完美"的摺疊車是Dahon的Curve SL. 16"輪徑搭配BigApple寬胎, 五速內變, 重量為9.9kg. 可以說是一台完美的通勤車(要加上擋泥板), 爬爬小山也還受得了(最小齒輪比接近於D7), 而且內變可以減少許多維修. 如果Frog能夠改5速或8速內變, 再加上泥除(據說因為今年換了寬胎, 沒有空間塞擋泥板了....), 也是相當完美 (除了售價....)
如果像我們以休閒為主,T2真的夠了,可以來看看我們的部落格,與你的騎乘路線是否相符,那就知道夠用與否了。
各位大大…


我買了白色的t2了…
本來在t2跟t3中抉擇…
我的女王說『買t3幹嘛…
變速多我們也用不到…
又不會拿來騎快…』
所以就選了t2…

騎起來不錯…
真理大學吃丫給那個斜坡也上的去…
本來看到那個斜坡就想應該上不去了…
沒想到可以…
真的是滿不錯的一台車…

不過折疊後裝在攜車帶中很難拿…
也覺得滿重的…
滿不方便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