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hliao wrote:
其實,MARGIN高...(恕刪)



你講的不只是衣服而已,還包含所有單車的東西,如碳纖維車架沒有logo 1萬左右買的到,加logo 3-4萬 東西一模一樣就要看你找的功力了,除非是車架模被車廠買下來,不然都是大宗生產那一家要車架就貼哪一家的LOGO
我有一件排汗衣 North Face 登山店買的, 價位是 $1600 .... 朋友大力推薦的... 至於成份也已經不知道到哪去了

首先說明我的汗量超大

發現騎車到風櫃嘴.... 一路濕濕的到最上面還是濕濕的, 從側面看我猜風吹過應該會有水紋喔! 但是下山後發現漸漸乾了, 困擾的是, 剛到山上是濕的!

想說騎車通勤戰鬥指數不用那麼高(時速大概 20 km/hr )... 到公司應該也可以乾乾的... 但是事實上不是如此, 濕濕的, 一件不便宜, 不好直接擰乾(我手勁大, 可能直接擰破)打包, 要先沖過晾乾(更麻煩), 而不是一路快乾過去, 幾天過後.... 還是照舊, 反正到公司都是濕的, 就穿吸汗棉製背心, 直接擰乾打包, 反而方便

不知是我自身的條件標準太嚴苛了? 還是有更好的產品可以適用?


前一陣子, 一家專門賣鞋子的, 糟糕!雄雄忘記牌子(從不買他產品, 跟牛有關), 也賣排汗衣.... 有點想買, 但是又怕多一件捨不得擰壞的衣服, 又沒有穿它.......... 這樣我的定義叫作浪費, 我最討厭浪費, 但是那種布料我真的擰不下手!


我不在乎視覺爽度的(您可以幻想一位穿著 $99 棉製背心+$99短褲 對於外觀的要求)



期望您可以直接 PM 我可以考慮與選擇 哪些牌子 or 哪家店 or 哪一個網站??

不怕花錢, 但怕買了一點價值也沒有! 還是說這一件 排汗衣 North Face 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我只是希望有乾的更快的產品!!



ps.
其實排汗衣 North Face 被我這樣批評, 其實也不是很爛啦! 是我汗流的多, 快速!
. 起碼帶著小朋友, 悠哉騎, 到目的地, 倒是可以乾乾的!
. 淋雨後衣服雖然濕的, 但是還是感覺與棉製品有差, 過一陣子乾的速度還是有比較快!
jimluogh wrote:
我有一件排汗衣 No...(恕刪)


排汗衣不是應該貼身才有其效果嗎?
披亞滋米的車衣跟車褲不錯,我現在就是穿這個牌子,不過很貴,車衣車褲加起來要6.8張小朋友,但是穿起來真的很舒服,騎長途邊騎邊吹風的話,衣服幾乎都不會濕,他的3D車褲超讚,騎五個小時下來跨下都還是很舒服。
謝謝提供資訊
希望可以再深入分析多一點
我也好想知道車庫的分析喔
版大願意在開一版嗎?
denny.w wrote:
排汗衣不是應該貼身才...(恕刪)


據敝人片面了解, 一般叫作排汗衣, 就是穿起來鬆鬆的, 當它不小心碰到皮膚, 逮到附近的汗水應該被吸走迅速擴散到外面, 等著風乾, 應該是專業車衣才是貼著

排汗衣像是休閒衣服一般, 都可以穿, 逛街, 爬山, .... 或者騎腳踏車... 當然車衣也可以, 只是敝人有些觀念上覺得某些場所穿怪怪的.


我應該是需要排汗衣, 但困擾的是不清楚真正效果有 >= 100 分的產品在哪邊? 到處一堆 $100, $300 $500 $600 都叫做排汗衣, 那不就我買這 1600 的是傻子? 那 $100 有摸過.... 真的會吸汗... 我想應該快乾程度跟我 $99 棉製背心差不多吧!


這是我的觀念有錯請糾正....

我確定我知道我要的是排汗衣, 不是專業的車衣.....

車衣好壞用手摸了八九不離十,
大家都知道成本不貴,
但是終端售價就是那樣,
能怎樣呢??
講了這麼多,也沒門路提供大家便宜的東西,
另有些客製化的價錢也便宜不下來,
還有滿街都穿一樣的衣服,沒幾個人能接受吧.
曾考慮買車衣 就像版大說的 好貴

也像網友說的 冠上車衣兩個字 就貴了幾百幾千

所以我選擇優質的排汗衫 幾百塊一件

畢竟是運動騎車 舒適性最重要
不一定要穿車衣吧 只要是運動型的不是都有透氣排汗的效果嗎
小弟有在打籃球、登山、騎腳踏車,衣櫃裡的衣服最多的就是排汗衫了。
三五百的排汗衫、近千元知名運動品牌的排汗衫(Nike, Adidas)、一千多近兩千的登山用排汗衫(Marmot, Mountain Hardwear, Odlo, Lowe, ...)、還有專用車衣小弟都有。若問我穿起來有沒有差別,當然是有啊,不然買那麼多幹嘛...^^|||

小弟個人覺得,即便布料的組成相同、甚或布料成本價格與實際售價相較低廉,但是不同廠牌或針對不同用途設計出來的最終成品就是會有差異。以GORETEX的登山雨衣為例、用同樣等級的GORETEX布料做出來的雨衣,若您有自細詢價過,不知名的品牌跟名牌的衣款價差可能差異會超過五千以上,其中的差異若您非有經驗的登山客或是沒有專業的店員解說,可能還不容易看得出來。差異會出現在剪裁(較合身、較利於做特定動作)以及細節(口袋位置的便利性、防水膠的處理、縫線的位置、拉鍊擋風片的設計方式、帽型的密合度、針對不同部位做加強耐磨)。這些屬於設計層面的東西、是無法單純反映在物料成本上的。

價格不等同於價值。身上穿著、帶著了好幾萬的裝備去登山時,如果一路天氣大好、可能顯現不出這些裝備的價值,但是如果是身處在惡烈天候的狀況下,您可能就會非常慶幸自己有花了這些錢,覺得錢花得值得。

越貴的東西,"通常"也是針對預特殊、愈極端的狀況而設計。買這種東西值不值得,就純粹因人而異,看您有沒有機會讓它真得派得上用場了。舉個最極端的例子來講,今年奧運泳賽一戰成名的Speedo鯊魚衣,報上說一件要價兩萬多,而且只能使用五六次,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根本就是瘋子才會去買,但是對那些在本屆賽事一再破紀錄的選手而言,別說兩萬,就算一件五萬十萬他們應該都會毫不手軟的買下去吧。這時重點在於價值、而不是價格了。

東西的價值端看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所以大家也不用再去拼命質疑為啥女孩子肯花十幾萬去買名牌包,那就跟女孩子不懂會啥我們會想花二十萬買台可樂果一樣。

同樣是排汗衣,不同用途也會有不同設計,小弟覺得重點是要先搞清楚自己要從事甚麼活動,適合穿甚麼樣的衣服。平常輕度休閒輕度運動的話、當然就挑較寬鬆點一般剪裁的排汗衣穿。進行登山或騎車等會大量出汗的運動時,就以選擇較貼身的款式為佳,因為貼身時吸汗效果較佳,不會讓汗珠有機會在身體表面凝結,而且騎車時衣物貼身亦有利於降低風阻。

至於最現實的價格問題,就個人以往的經驗,三五百的不知名品牌排汗衣小弟今後是絕對不買的,同樣是聚酯纖維,它就是會讓你悶熱得想去跳河。

以上一點淺見及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