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瑞士馬特洪峰Matterhon玩時(少女峰有些小鎮也是),發現只有電動車與馬車(馬車不適合台灣,天氣熱,便便很臭^^) ,不但環保又增加特色,遊客想省力就得坐馬車或是電動車(司機有錢賺)。
看了許多敗文與朋友的情況,無止盡的改下去,一台十幾萬,省力又快,就覺得蠻好奇。當初是健身兼觀光,花了是十幾二十萬,車省力那來的健身.....,當然有的人是為了比賽,那比賽是為了速度還是考驗自身極限?如果是速度的話那應該騎摩拖車,極限的話應該參加鐵人吧。
當然一份錢一份貨,大家都是同意的,但無止盡的改下去,旁邊的我聽了就嚇死人了。我還比較想買好相機,出國玩。相機的極致是為了拍出美美的相片與以後的回憶,而腳踏車的極致感覺好像不如摩拖車或是鐵人極限運動。有點好奇買到十幾二十幾萬的腳踏車是什麼心理( 老子有錢的想法除外)
回歸正題,我覺得以後流行的是小折型的電動腳踏車吧。環保兼運動。不要過要期代電池電瓶的蓄電力與體積大小。
那你就知道不要騎爛車
輪胎至少要Maxxis一級以上
煞車至少要V煞+KS 晴雨兩用
懸吊也要XCR+不差的後避
不然請不要上路當公害
我的通勤車也十年了, 還有一堆籃子/貨架甚至後照鏡
但我至少不會下雨天急煞車就撇離行車線
或是下坡就煞不住一路叫者下坡,大家都要閃他或是根本給我煞不住闖紅燈.
不然就是為了閃洞給我騎S型.
這種人還會上01自豪他用賣場車就如何如何
拜託 , 機車至少也要煞車大燈完善外加廢氣驗過才能上路
所以別再說通勤用爛車 , 如果沒上面幾個條件請還是去健身就好了.
別輕視通勤 , 一個月400KM , 一年下來 5000KM.
這還算短的
就算是XT車也不見得撐得住 2年這樣操,
現在的車不比十年前 , 十年前6K車等於現在的20K車 .
PS.抱歉 , 最近路上老碰到一堆不守規距的自行車騎士 . 讓同樣身為自行車通勤族的我覺得很不爽 .
尤其是一堆逆向下坡還煞不住車的渾蛋 , 要死自己死 不要拖別人下水 .
只要守法乖乖騎,二三千多塊一般車還不是騎得好好的。小弟我覺得爛人比爛車更令人不爽,我們可以不爽壞人,但不能瞧不起窮人。(想起以前專科學校有錢的老男老師,一堆公司的顧問,上課卻是騎淑女車...小看他的人,卻不知他的任一間房子就抵得上千百台的好單車,呵呵~~)
PS:我看到亂飆車的就會很不爽,通常開快車死掉的,幾乎都是改過的好車,當然鈑金厚得,令存活率高一些些,所以守法最重要。爛單車的話就更不用說了......要守法要低調......哪天滾下山就好笑了.
(他並無作任何其他運動)因他都提早一小時到班擦身換乾淨衣服所以諸位大大的 問題對他來講都不是問題保守估十年通勤費恐以省下一百張以上小朋友屌吧
提出來與大家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