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張圖, 在國外 ,如 瑞典 都能見到的自行車專用道
不過以台灣這個地區多數狹小的區域, 多數道路不適用, 政府必須花更多的費用在拓寬道路工程
中間多了車道, 勢必會影響兩旁的行車道
各縣市的"外環道"通常都比較寬, 倒是可以設置在外環道上, 不過專用車道要考量行走的地面, 舖一般的道路用的泊勝過"華而不實"的地磚
其他如"高架"的部份, 小弟的淺見是, 高架與中間的自行車道的差異是什麼, 差別在高度
自行車行走的距離架高, 不見得安全, 架高迎風面會增加之外, 意外發生時會更危險, 由高處摔到地面的嚴重性高過平地車
板大的想法很好, 假設能推動第一、二圖的中間自行車道, 依照政府的流程, 編列預算, 大概一晃可能就4年過了吧!!
也期望各位車友們, 騎車時, 請"注意交通號誌", 千萬"別僅供參考", 最近騎車發生意外的事情頻傳, 為了大家安全, 人身安全配備也請裝備好
祝各位車友騎車愉快, 出入門平安
健康的運動, 創造健康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 創造豐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