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很好阿~
身為台灣人我不感到台灣不好~只是需要努力

政府應努力.規劃.正視.各項休閒娛樂產業
輔導.參考.創新.維護.各項產業之榮景
禮貌.禮讓.禮儀.應該是所有用路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
------------------------------------------------------------------------------------------------
公平會.消基會...是否應該應時事去對市售商品或是預期銷售之商品做市場考察與檢討?
面對節能減碳我想看到此文的應該都是鐵馬族.對於節能減碳都應該儘了相當大義務
也賺取了身體健康...但是對於單車再度被市場炒熱之際.價格也隨之上漲...
身邊有沒有想騎車而沒有買的.或是還沒買的.或是買不下去的...
現在10個人~
有5個買了.3個定了還沒拿到...1個買買不下手~~還有一個呢?
在等公平會出手穩定.裁定.再考慮...
當然這是一個玩笑話...
---------------------------------------------------------------------------------------------------
單車阿單車~~本來應該是簡單.便宜.的代步工具....怎麼這麼貴阿??
我們還是單車最大出產國嗎?
我怎麼沒有感受到出產國的優惠呢?
---------------------------------------------------------------------------------------------------
dgkevin wrote:
影片中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1. 印象中沒有摩托車的出現,畫面中的車流很少。以現實來說,台灣的自行車不是跟摩托車就是跟行人爭道,這一點對三者都很不公平。
2. 畫面中沒有路邊停車,更沒有並排停車 。這點很重要,如果沒有專用的自行車道的話,但是可以有一條路邊禁止停車的慢車道,讓自行車在慢車道以外的地方通行的話,大家一定覺得很舒服。
你的觀察是很對的
摩托車也是個問題
它的存在是因為在早期台灣人的經濟還不足以買輛汽車
雖然在都市中它確實是很方便
但在高油價及環境上的考量 它並非是個解決辦法
影片中看似針對汽車而已 這是因為先進國家的摩托車數量都很少(騎機車算是休閒, 多是在週末才會在郊外看到)
在日本 考機車駕照買輛機車不是這麼容易(與汽車來比 機車真得很貴)
台灣都市的交通要改善 也要對機車有些限制
政府必須意識到環境能源的問題 好好的規劃
因為這些改變需要時間(設施的建立及人民觀念的教育)
荷蘭在70年代就開始著手規劃才有現在這樣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