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人口密度世界前幾名,再加上多擠在西部地區,所以不管任何交通工具都會塞爆。君不見連台北的河濱單車專用道都會塞車,真是世紀奇觀。
我在國外騎車,雖然不是單車專用道,竟然可以連騎3個小時只交會了不到10台大車,這就可以證明人口密度是造成台灣交通工具難以再讓出空間給單車的癥結所在。
有人說福利要靠自己爭取,那占絕大多數的非單車客的福利要怎麼辦。到時候如果真要投票、投書、抗議、遊行或是打架,非單車客絕對是壓倒性的勝利。
不騎車的人不會上來這裡發文或閱覽,所以不是他們沒聲音,不反對,而是這個網站本身就是單車客互相取暖的地方。
關於高鐵、台鐵開不開放,是拿他沒輒
但是至少能做些什麼
大家都可以討論
不論是提出好點子或是負面的批評,都可以
這才是社會的常態(但不包括無腦嘴砲的井底蛙,因為這是"人"的社會)
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見,請多包含!!
一、提到這是供需的問題
就是因為是供需,所以才要多一些人提出需求
不是嗎??
連供需都過不去了,那下面的問題也就不用去考量了
二、載運流量的大小
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但並非不能解決
台灣的長程大眾運輸工具載運流量非常高,沒錯!!
但那是在尖峰時刻,那離峰時刻呢???
連高鐵在非尖峰時段都會推出優惠,吸引客戶了。
難道不能像有位大大所提出的每天在某幾班是可以直接上車的
就連台北捷運都可以上單車了,但是日子和時間都有其限制
這很難嗎??願不願意做的問題罷了~
有位大大提到這樣機車能不能直接上(如有這樣的需求請參考第一點^.^)
三、成本的問題
沒錯成本需要被考量,畢竟人車同車廂這樣會佔去較多的空間。
這個問題請讓大眾運輸系統的營運者去傷腦筋吧!!(除非自己是在該單位服務的)
那不是我們該去想的,該做的是評量它們所公佈的價格是否合理。
四、設備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也不是我們一般民眾要去煩惱的
這和成本一樣是營運者要去規劃的,我們要做的是評量設備是否安全合宜。
五、國外與國內風土民情不同
???那又如何???
國外蓋摩天大樓,台北不是照樣有101
事情只有要不要和願不願意做罷了~
六、大頭症和自私??
看情況吧!!連這都無法分辨,那所講的話參考價值可想而知^^!!
大家只是提出需求和營運者或管理者討論其可行性罷了
平常騎車運動很好,但也別忽略了腦子也要動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