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上來就聽同事間在討論這件事了,看完心中真的很難過,因為先前大夥約騎時都會一邊鼓勵一邊吐槽...但莫過於督促大家加油!或許大家有點逞強的騎完這各路段 但現在回頭想想真的有點怕怕的但希望大家在享受自行車運動時 也都能注意安全及了解自我的狀況 希望各位也都平安 各位共勉~
看了老趙的事!雖然我與他不相識!但真是難過!記得1988年奧運當時有位美國女子短跑選手!(四面金牌得主)叱剎當時的田徑大賽!大家都稱他(花蝴蝶)葛瑞菲斯!他也是因為運動過量導致心肌梗塞走了!http://www.pnjh.tyc.edu.tw/~healthsport/school/school33.htm我們騎車只是運動健身而已!自由騎!無負擔就好!祝 各位車友!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難過!騎車是為了健康和興趣而騎,怎麼反而會這樣。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警訊,運動前一定要先暖身,看過很多次比賽選手,於比賽前他們會搬一台滾輪式或固定式訓練台在一旁先暖身,這樣比較容易能適應瞬間的變化 (包含一般爬坡騎乘)。
各位車友好,我是「一位車友之死!」的原PO文者,為了不浪費網路資源,我將老趙最後的英姿放在我的Blog中,http://blog.xuite.net/imaman/francis/14199396在拍這些照片時,老趙可是覺得很驕傲的!如果您也想看看老趙的話…僅代替篤信佛的老趙,感謝大家討論這個事件,感謝大家關心。
默哀....雖然不認識他, 但是看到同好發生這種事還是很難過..一般人都是不舒服才去檢查, 如果去做健康檢查, 要做哪些項目才知道心臟有沒有毛病啊?補充一下, 之前(好像是馬爺離開之後)有網路文章寫說, 心臟麻痺會有幾分鐘黃金時間, 如果這個時間用力咳 拼命咳, 咳到不適感消失, 就有機會挽回, 這篇文章始終不知正確性, 能否請專家解答一下
就是看了這篇文章~感觸良多~小弟昨天爬「中寮山」、「大崗山」、「小崗山」時,就不敢逞強了~小弟體重11Xkg,先前血壓又偏高,所以昨天爬到「大崗山」陡坡一半時,雖然應該還勉強撐得下去,但是猛然想起「勉強」是不好的,反正山在那裡又不會跑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所以就下馬牽車啦~其實漸進式的騎車,是對心血管疾病有幫助的~尤其是心臟~騎一陣子後,會發現心跳數降低,這樣應該是表示心臟更有力吧?(每次可打出更多血液~)
為老趙默哀的同時,我也把這篇文章轉給一位急診醫師,他的回應如下,給大家參考:趙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心肌梗塞受害者。…老趙忽然叫我,並表示感覺胸口似乎有一口氣悶悶的,他自行把冠軍二號停放路邊,跨過矮水泥隔牆,靠著欄杆坐在木板地上,還很清楚的叫我先騎,他休息一下要去紅樹林搭捷運回家,我當然不肯啦,告訴他先休息再說,我們又不趕時間,不超過10秒,我看見老趙雙眼翻白眼,頭往右邊倒…這時候如果手邊有自動電擊器,再加上有效的CPR,將有60%以上的機會可以挽救這個病人的生命。可惜,我國還不是一個設置有公共電擊器的社會 (目前整個北美、日本、澳洲及部分歐洲地區已有廣泛設置了)。這應該是我們急診醫師要努力說服政府的事,可惜成本高、效益又不是立見, 故遲遲未能實現。民眾在遇到這種事的時候,首先要趕緊叫119、然後開始努力地 CPR,可能是目前唯一的辦法。如果只有一人、自已送醫不明智,因為心臟停止十分鐘以上就變植物人了、更久就連活也不成。把病人放在車後座自已開車將會造成這黃金十分鐘的流失。在現場 CPR、等119帶電擊器來 (台北市的119已經可以作很進階的急救術了)、電車、插管、給藥、再上車(持續急救)、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