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4改裝抽取式立桿斷裂(今天差點摔死)

face1828 wrote:
此外對於其它網友以非當事人身分
若有惡意/不當毀謗/無根據之言語,造成商譽受損部分
拜訪會保持法律追訴權


拍謝亂入一下

所謂的保留法律追訴權,這東西是不存在的 (是拿來嚇人、增加對方心理壓力用的)
告訴乃論案件,法律規定6個月的追訴時效
超過這個時限沒提告的話,將來你就算提告法院也不會受理

tin0109 wrote:
果然是拜訪"獨家"抽取式立管...真的很"毒"....看來想獨走MR4改裝市場的拜訪店家....至少也該出來說說話吧!

我幾乎天天爬文 也有注意過MR4的很多文章 很多車友對於MR4要改裝 都會提出很多問題 我也發現 拜訪回應都滿快的阿..難道只有要賺錢時回應很快..怎麼這次都沒出聲.....

PS...我之前差點買MR4 在買之前也想說要大改 很多車友都推薦拜訪 Y拍上只要打上MR4也幾乎都是拜訪產品 "好險"後來購入TCR ADV系列....不然摔車的可能是自己.....







小弟星期天中午帶著愛車去拜訪改車,看到兩位老闆積極處理這件事情,他們一開店就忙著處理這件事件且連絡廠商會勘以及回覆並連絡車友做回收動作,老實說...我沒看過危機處理那麼迅速的廠商,更別說只是間店家了。

他們說~禮拜六九點打烊,禮拜天十二點開門,打開電腦,還沒看到這訊息就已經有車友打電話來說"立管發生問題",他們聽到後馬上就做處理,期間還忙著幫小弟改BIRDY~~

我從中午開店待到晚上七點才離開,因為拜訪老闆不僅要處理這件事件,還要幫小弟改車,但絲毫不見她有任何怠慢。
客人來了還馬上招呼,招呼完又馬上繼續處理並聯絡車友。我對拜訪的危機處理與服務感到肯定!!!

這邊有篇文章,因為選車的關係,後面就有討論到測試的問題,案例不同,但也供大家參考參考

KHS(T3)與三菱(F127-27速)的抉擇(請各位幫幫忙嚕)

基本上換立管,應該算是車輛整體結構變更,沒錯吧?
這不像我們一般改裝的那些東西,換換大盤,手變,前後變,座管,車把手...等等
有些東西屬於消耗性的零件,有些東西是屬於結構性的零件
當結構性的零件出了問題,消費者自然而然就會反推產品是否受測過

測試,不是什麼機密,這是廠商對消費者的一種負責態度。
捷安特每種車型出廠前,我相信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測試
以我提到的這篇文章,KHS校長對於該公司的車,一般車型的車架,JIS的疲勞測試都達七萬次
同理
豎管這東西,是否應該要有某方面的機構來做測試,比如說:JIS的疲勞測試五萬次,合格(數字我亂添的)

我的訴求是,是否有無專業的測試,測試的項目是哪些,是否合格
就像我們買汽車,廠商都會各種撞擊測試,正向,側向,後方,四十五度角...等等
在公正的機關下,對於撞擊給予安全度的評分,是一樣的道理

產品若是有問題,絕非簡單回收就好
看看版大的照片,衣服破在左邊胸口,好加在只是衣服而已
但如果是直接接觸到身體呢?
左胸胸口內的器官,不用說大家都很清楚吧,請問誰敢冒險一試?
車子是男人的玩具,我熱愛我的捷安特鋼管車。 說對的話,做對的事
想要做測試,幾乎沒有不能做的項目,而是要花多少『經費』的問題!!
要測硬度:有一台硬度測試機就可以。
要知道材質:需要一台分光儀。買不起分光儀(一台千萬以上的價格),可以送『材料研發中心』代測,他可以出具正式的材質分析報告給你,一件『試件』不到2張小朋友的收費...還算低廉
要知道壽命測試:只要擬定出測試方法,一些法人單位(例如:自行車研發中心)或認證單位(ITS)幾乎都可以做的出來。也有一些國際上的測試規範可以依循,例如:日本或歐盟的標準(一般我國的自行車都用這二套在進行)
生產廠商進行的測試標準和結果,一般是不會公開的,因為這是商業機密的一部份。
castle0531 wrote:
這邊有篇文章,因為選...(恕刪)



請問除了khs 校長口述裡的數字以外
有哪幾個單車商品/零件/車架
有公開提供 俱公信力機關(自行車研發中心?) 的檢測數據與報告?
在哪看的到?(說明書?保證書?官網?)

以目前台灣的零組件生產
我只知道只有出口到歐美..等國
部分代理商會要求需要通過歐盟認證的才能輸出過去
重要零件的檢驗金屬疲勞測試合格標準 是 10萬次

每次的基本費用是數萬元起跳(一支最少的起跳費用)
若沒過~~下回來再數萬元一次(可重複累進)
所以可以發現,
不強調輕量的同品牌零件跟強調輕量的零件
例如 XT 跟 XTR 價差會這麼大的主因也在這裡
(不是單純品牌等級的定位影響)
因為XTR 有刻意強調輕量的狀態下,不僅得材質要下功夫
哪邊能偷輕簍空/中空完後,都得送檢測
(對於大廠檢驗個數十次,花個幾百萬檢測可能都不算太痛)
至於3級以下,幾乎都實心的零件,強度耐用度都無庸置疑的狀況
很多就是經驗傳承,大多以之前就有的數據做小變化
減少送檢測額外多出來的成本

我認同商品設計開發
對於安全性與耐用性得在更謹慎與注意
但台灣單車零件這部分
我只能說檯面下大多部分還是以經驗再論調
而非castle0531 口中所說的都得經過不斷的歐盟認證後才上市販售的
這也是為啥同樣買零配件台灣最便宜
反倒是國外的最貴(因為光輸出前的檢測費就高的嚇人)
(同樣輸出100萬的零件出口,毛利10萬還得包通過歐盟認證,結果檢測花費就快10萬,是做心酸的嗎?)

至於為啥很少看到廠商主動出示公佈測試數據?
理由是因為怕被仿被抄襲嗎?
不是吧~~數據只能提供結構壽命/耐用/強度高低與否
跟洩漏結構怎做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何況抄襲買一組回來抄不是更快?!)
主要還是有沒有都送 檢測過關的這件事吧!!

這件事,拜訪確實沒有做足
我們也沒有推卸責任
近期會主動通知所有更改過拜訪 MR-4抽取式立桿的車友
更換底座部分
未來開發跟設計,我們會更小心注意

感謝指教



還好~樓主還健在, 如果再倒楣一點, 看看外套的刺破點, 如果力道再大一些, 刺穿胸骨叉到肺, 就算沒插到心臟, 也將造成血胸氣胸, 在郊外若沒人發現, 小命不保~~
只能說樓主命大, 再加上這立管的製造商福大, 不然~~很難收山了
還好最近有其他新聞比較重要, 這篇若被記者看到,只怕有人要關門吃自己了.....
雖說儀器檢測費用真的很貴, 但上市之前沒有經過充分的測試(廠商自己實車測試計劃)...也不太好吧...
http://tw.myblog.yahoo.com/abojes/ 很高興認識各位朋友^^部落格歡迎參觀!!
我的是1代的立管(應該是20隻中的前3隻吧),前一陣子看到出2代亮銀色就覺得更配車身顏色(好想換),還好現在可以免費更換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開玩笑的).

回castle0531,一般測試報告是不會輕易的公開(防止對手抄襲),有也是出於商業考量.
一般硬體上的測試會花費很大的成本,所以我想蠻多車廠都是用軟體去模擬測試,
我也是使用者所以我幫這立管做了些簡單的分析(因為沒有完整的尺寸,只供參考)
這是1代的立管


圖片中的變型就不去看他,應為我是以80KG*9.8持續去施壓,不是實際中瞬間去施壓.
我不知道1代的材料,所以我用6061T6去分析.


紅色部位明顯的有應力集中,管束在束緊時,圓孔部為本身就會產生應力,若有外力過大時容易產生斷裂.(因為軟體關係,不會產生斷裂)

這是2代立管

圓孔去除,明顯改善很多(我是以1000KG去施壓)




但是我從Y拍所得知的材料是7075 沒註明是否有T6
有熱處理跟沒熱處理的抗拉強度差了很多喔(上面的分析是有T6的)




在此建議拜訪,如果你有保留購買1代立管買家的資料,建議你主動連絡他們更換.
建議李大,
正式召回的時候,要不要公告壹下,

我的是近兩個月才改的,
(這樣算是二代產品嗎?)
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改?

感謝負責任的服務!

ev5688 wrote:
我的是1代的立管(應...(恕刪)



感謝您熱心的分享與建議
二代立桿 確實為7075 T6處理(除非廠商有欺騙行為)
顏色上有拋光 黑/銀 兩色
一代 僅有噴砂霧銀


我們已經開始主動找尋之前購買的一代立桿買主
但畢竟是去年開始販售
因此在找尋舊資料部分需要點時間
因此我們才會在部落格/雅虎/露天拍賣賣場/01 上直接公告
讓同樣都是MR4 車友的網友們
若看到有安裝敝公司 MR4抽取式立桿的車友們
知道有這件訊息

才剛剛改裝好...不到1個月....就發生著樣的事件....有點無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