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姪女自摔,對向自摔騎士說她過失傷害??(4/18更新)

我自己不管是騎機車或者是開車...
看到老人我都盡量離的遠一點...
非常多老人騎機車不守規矩...
轉彎不打方向燈.想轉彎就轉彎.想停就停...
若是發生擦撞...
一定是要錢...
猛看醫生.說這裡不舒服.那裡痛...
可悲的台灣人...

millie0916 wrote:
每隔週我嫂子都會帶著...(恕刪)


因為工作的關係,處理過很多車禍(都是賠人)...

調解委員會也去過好幾次!

根據我的經驗...

都不用理他,什麼水果補品都省起來

等候通知就好了

既然交警有來做紀錄,至少等肇責出來再說...

人善被人欺,一皮天下無難事!

相信我,不會害您的!

程序:肇責--->談和解--->談不攏--->調解--->調解不成--->法院

八歲小孩不會有刑責,最多是法院判賠多少就給他多少,也不是他講就有,要錢都得舉證...

那位阿伯技術不好還上路

應注意未注意 叫他回家重練去

想練武功必先自宮



沒路用的卡小 才在按回報封鎖別人 ------------------------------

婭爹 wrote:
程序:肇責--->談和解--->談不攏--->調解--->調解不成--->法院...(恕刪)


讓程序跑完...
凡事都請他自己舉證, 尤其是事發現場的證據...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刑法第 18 條,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
刑法過失傷害罪之部分因為行為人沒有責任能力,因此不罰。
這件事應該只有純粹的民事問題,
說到民事就是看你怎麼喬了,
過失別說都沒有,有人因為貴姪女的行為而受傷,說她沒過失,這很令人信服。
必須有出血的準備了。
但是過失是可以相抵的,
對方難道就沒有過失,這是可以討論的,
重點是目擊證人的說法了。
注意!!

看他有沒有告你~

我有遇過被撞 想說和解就算了

事後過了幾個月收到了一張法院通知

想說不理他 過沒多久結案 因沒理他等同默認 賠了4X萬

被撞還要賠錢 所以~白目的可以不理他 但是有心機的就要注意了

話說王妃被狗仔逼車撞到昇天都無罪了

沒有碰觸到 一率歸自摔 法律是這樣的~

所以~於法 過失傷害? 或許可以成立 但是對象決不是你

以下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想~

看看可以提告的對象..........

可以是 自行車店家(沒調整好煞車)

可以是 制造煞車皮的(品質有問題造成煞車鎖死)

可以是 國家(路做的不好~導致摔車)

可以是 自己(小朋友跌倒就可以嚇到自摔.....)

可以是 老天爺(反正有任何不順心的事 一率都可以牽拖祂下去的)
請不要單指老人

路上你說的這種人多的很,

也不都是老人

也不是所有老人都像這些爛人一樣

一堆路上囂胚的都是年輕人

自己問題發生事故靠腰靠杯耍流氓大小聲的也一堆...

一點小傷獅子大開口

真是...

想要這麼多錢是吧

那就下一次撞你撞重一點...

apple320 wrote:
我自己不管是騎機車或...(恕刪)
我家的狗..平時溫訓..某天突然發神經...衝出馬路做勢要追機車騎士...

害機車騎士自嚇跌倒摔斷手腳...真的斷一隻手和一隻腳...骨折
狗嚇到趕快回頭溜掉....也沒碰到那騎士


我花30萬和解..雙方都很痛...

www.autobear.tw歡迎您來聊車
我看不用管他,
檢察官大概會直接不起訴吧,
能不能反控對方誣告就不確定了.
可以的話應該給他個教訓
Test
假設,整個過程都百分之百如樓主所描述。在法律層面已經有很多網友提供參考意見,所以這部分我就沒必要多說了。以下言論我純粹是從道義、情理的層面提出想法。

我是覺得,大家也不要太快將對方當作貪婪、壞心的人,假如今天換成你是那位中年人,或者那位中年人是你的家人,你又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今天發生這件事情,對雙方面來說都是倒楣事。那位中年人會摔車畢竟是因樓主的小孩摔車所引發,雖然這有因果關係,但我並不是說這個因果關係代表樓主方面有錯,因為那位中年人自己的應變處理能力恐怕也很有問題,才導致自己摔車,所以不能將責任一概推到樓主方面。我個人是認為,樓主確實有必要就道義上面負起部分的責任,例如關心、慰問、幫忙出點醫藥費,相信樓主原本似乎也是這麼想的,只不過,對方在後續對話上的內容讓樓主感覺對方疑似有想要敲竹槓、獅子大開口的樣子,所以才會上來尋求大家的意見。

我是認為,既然在法律上已經沒有太大的顧慮。不過同時我們又不希望這個社會變得冷漠、無情、自私,所以還是應該要跟對方把話說清楚些,開門見山,用誠懇而且直接的方式把後續處理談清楚。我們姑且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揣想一下對方的心態和想法,首先當然會覺得自己很倒楣,騎個單車在自行車道閒晃也受傷,不索取一些賠償怎麼會甘願?而且人總是很容易刻意逃避自己的責任(例如自己的應變方式有問題)。我猜他們會問樓主的職業應該是對於要索賠多少金額自己也沒個準,想說先了解一下樓主的家境再提出要求的金額。這個部分很難斷定說他們是抱持好心還是貪心,因為有可能他們會因為樓主有錢所以多要一些(貪心),但你也不能排除他們有可能會因為樓主的家境不好而少要一些(好心)。所以這個部分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回到雙方的溝通上,最好能用不卑不亢的態度讓對方清楚知道樓主你是在"道義"上面有誠意幫忙負擔部分的醫藥費,但你無法接受獅子大開口(什麼不能工作、精神求償、交通費用之類的)。如果對方識好歹的話把話講清楚應該就不會有太多非分之想,但如果對方還是貪心不足索求太多的話,那就隨他們去告吧,反正對方在法律上也討不到多少便宜。

以上淺見,供您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