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太輕
輪胎太細
上卡鞋
都是讓你減肥失敗的可能
原因是你消耗的不夠多 騎的太輕鬆
即使你騎的再快
消耗也遠遠比不上騎一台龜速騎不快又很重的單車
先排除心跳條件
在下說個實際例子給你參考
在下曾經跟一個騎公路車騎從大甲到日月潭來回 約200多公里 有爬坡有下坡
中間我吃掉不少食物 可樂約3罐 健達巧克力5個 水袋喝掉2個 中午吃2個便當
不管我怎麼算一天卡路里常常超過5000卡以上
因為我肚子餓就是想吃東西
但是陪我騎的 有上卡鞋 輪胎又細 途中見他輕鬆騎不累
也聽他說他也想減肥 但是都效率不高......
常常說很羨慕我吃不胖......
原因不在於我吃不胖.....
原因是 我的騎的車是前後避震 避震不可鎖死 前叉行程200mm 後避震行程220mm
輪胎比公路車寬3倍多 車重超過20kg
整車重量約公路車的3倍多 以公路車 車重6KG來算
又加上在下無上卡鞋 必須浪費約30%無作用的功率
外加一個背包裡面有補給品 一背就是2~5公斤
裡面有吃的 補胎 打氣工具 等等
這趟來回花約快11小時
陪公路車騎一樣的路線 消耗就是肯定比別人多
而不只是比別人多一點 而是比別人多出 "倍" 來算的
而在下心跳常常180~19X在騎 也是大家常常說的無氧區間狀態
有需要看心跳來減肥嗎!?
那種說法只是控制在最有效率的減脂速度
但 有幾個可以維持這樣單調的運動方式!?
但是我還是在半年內瘦下30多kg的體重
但飲食不但沒控制 還加倍越吃越多
最後變成只能用少騎車來減少飲食份量來節約荷包
在下騎單車的運動方式是 以目的地來看的
例如說自家騎到那裡 自己找個目標地點
盡可能選遠一點的地方
時間盡量距離遠一點的地方
這時候回程硬給自己騎回去
體重自然就減少了
用地點距離來運動 不要用時間來運動
這點才是關鍵 很多人運動算時間
時間到就直接收工
這樣運動幾天後 身體一習慣 更別說減肥了 頂多只能維持
如果以地點來算 你騎到目的地可能已經累的像條蟲
你也是得逼著自己騎回去 這時候運動時間不但直接變長
整段路不會都是平的 有爬坡有下坡 如果你選整路都平的
在下奉勸你 想懶就別減......
要讓運動條件變成不連續的強度 爬坡有高有低 才是有效率的
這樣身體才不會產生習慣現象
不知道版主看得懂在下表達的意思!?
運動不要想輕鬆 也不要傷害到自身為前提下
盡量選擇對自己喜好又能耐心持續的運動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