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以價分類的討論。

高價車很多人不會願意上三盤。 花了這麼多,就是為了重量,分秒必爭。 牽車就練到下次不用牽。

我自己不是為了重量,而是真的用不到,重複齒比很多。陡坡用抽車就能過去。
traveller777 wrote:
我自己不是為了重量,而是真的用不到,重

非新人或登山車習慣的人,用ct盤配適當的飛輪我看也可以不用牽車。
但配32T太不綿密。(但我看連抽車都不用了。)

稍有一點點點水平的,仔細想想是都用不到三盤。
但我很強的同學用"標準盤"騎爆了。要注意。考量自身狀況每個人不同。
我則是自身的問題,爬坡不可能強到哪。牽車更不行。山路休閒騎吧
我個人是不喜歡CT盤在平路的齒比配置,
但我之前舉三盤的例子似乎有CT盤就夠了,抱歉舉例失當。
RBB213 wrote:
有感而發再分享個人小小心得~
人有可能是墮落的動物哦!(或許該說適應力好)
之前騎GIANT YUKON登山車整車16kg扛上4F公寓,都不會覺得累!
現在騎一陣子GUSTO SL1公路車整車9kg,
偶爾改騎回YUKON就覺得超重
是體力變差嗎!? 應該不是,是安逸了...


潘潘愛騎車 wrote:
小弟 3500塊 騎的開心哩~
很多路段都上去過~

雖然說很重


最近有所感觸,想到這一篇,RBB213 大大說過「之前騎GIANT YUKON登山車整車16kg扛上4F公寓,都不會覺得累! 」,於是上來發表一下心得,和大家討論。

(一)
近來要轉換跑道,想到RBB213大大是從事科技資訊相關產業,而01遊記達人OPEN將大大是從事科技廠顧機台的基層人員,小弟就應徵了科技大廠的基層技術員,以為顧顧機台,設計參數即可,結果資訊部面試工程師說「我們這份職缺是要搬面板,一箱大約三十公斤,一天要放置一千片面版,所以一天要搬約二十多趟的三十公斤面板包裝貨箱,你要做嗎? 考慮清楚喔~」。 小弟也有和RBB213 大大同等級的YUKON登山車,出門騎車一天兩趟扛單車上下樓,扛16公斤YUKON登山車,是OK,但是想到技術員一天要搬三十公斤二十多趟,那真的很累人。 後來又應徵自行車零件廠包裝人員工作,人事主任說工作性質也要搬三十公斤的自行車零件。 想想,每天搬三十公斤十幾~二十趟,一星期下來,肯定累到暴,雖然經過日操夜操之後,日後要扛16KG的登山車是「易如反掌」,但假日會選擇睡到飽,不會有動力騎車運動,連假日騎士都要棄守了。

(二)
類推之,雖然不少車友認為「車很重」也能騎上任何路段,武嶺阿伯騎淑女車都很行。 但若從事粗重工作的勞工(技術員),已經辛苦每天搬重物,假日騎車OR參加單車活動 ( EX: 郵局萬人單車活動 ( 通宵<->新竹 )、環彰化賽百K、 極限三號112K、紫南宮99.9K、陽金三P、汐碇平溪四P、雙武爭峰...) 還要以18KG的通勤車OR單速淑女奮鬥,那應該會想吧?


Paulbiker wrote:
不論是登山車、公路車、通勤車、折疊車....等等,不以功能面來分,就以車價來分,
在01總是常常有一群人勸敗,什麼兩萬五以下的車騎不動;什麼一萬以下的車是回收車

(三)
因此,買單車看用途,在河濱騎車運動,16KG的GIANT YUKON登山車、18KG的通勤車都是可以選擇的。但若是參與高強度的單車活動,例如:極限3號公路100K自行車挑戰賽,那應該要考慮選擇輕一點的自行車(例如 : laihummer大哥的GIANT TCR)。 進一步的更高賽事殿堂,像「環府城自行車大賽」,甚至在簡章上規定選手要使用公路車。

極限3號公路100K自行車挑戰賽
laihummer wrote:
極限三號公路112K,一點也不輕鬆...
早上七點集結出發,太陽公公已露臉,熾熱的陽光下騎乘,

laihummer wrote:
今天的活動真的爆熱,
怕中暑,全程除了進入補給站外,沿途雜貨店、檳榔攤我共買了四瓶礦泉水。
回程太陽更大,騎到80K後,汗水直直下,連內褲都濕了,幾乎快沒力氣了


(四)
景氣不佳的情況,大家都想省錢,像版主大人一樣初接觸自行車運動的新人,在選擇單車上,一定會徬徨不安,不知道自己要選擇什麼,深怕買來之後不是自己想要的,這是可理解的。

然而,在01單車版有資深經歷的前輩,他們就非常了解自己的需求,會推薦進階版的商品。

於是,就形成兩派的意見。

總而言之,依照騎車的路線強度,自己的使用頻率,來選擇。 就如同,不抽菸的人,也不會去買香菸來抽,想抽菸的人,即使對健康有傷害,還是會花錢買香菸。


註: 在報紙上,有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廣告,表示一年省下香菸錢,能買冰箱、電視機、高級智慧型手機,其實省下香菸錢,也能買高階公路車。



isohera wrote:
(恕刪)一週練不到2天的=>賣場車都是浪費


這句話稍嫌過份囉,我身邊有朋友一周只能相約一次騎乘活動
他們工作都相當忙碌,也很珍惜騎車時的時光
他們也並非專業騎,但這句連賣場車都是浪費聽到她們耳裡,
你認為會作何感受

scotblue wrote:
這句話稍嫌過份囉,我身邊有朋友一周只能相約一次騎乘活動
他們工作都相當忙碌,也很珍惜騎車時的時光
他們也並非專業騎,但這句連賣場車都是浪費聽到她們耳裡,
你認為會作何感受


那我加個註腳
錢賺很多的不在此列....
土城加藤鷹
Paulbiker wrote:
三、五萬到兩萬五的等級,我覺得可以稱為專業訓練入門款,但是也不建議初學者就買這
個等級,除非你家很有錢,無所謂!這是有興趣要從自行車領域去體會更深的門檻
級數,或是以此當作單車等級目標停點級數,就此打住!也不錯的選擇。

四、兩萬五到一萬的車價等級,我覺得這個等級,就是集娛樂、育樂、休閒、運動、健康
等等的中級選擇,視個人的經濟狀況來調整,這個等級的車,真的就很好騎了,不
可能會騎到怎麼樣,那些說法太過『專業』化了,不須要老要叫人要買多貴的車子。

五、一萬到五千的等級,這真的就是初學者的選擇了,騎出興趣再來升級,或者騎車是通
勤、休閒和娛樂,買便當、當交通車,誰說不行呢!

六、五千以下的車種,也算是初學者的選擇,但是一來可能真的是以休閒、短程代步為主
,這個等級的車,也不是不能騎,別說的太誇張,但是拿來参賽,是比較辛苦的,若
是拿來比賽就可能會鬧笑話了,保養也很重要,但是滿街都是這種車,也別看不起它,
有很多人拿它來環島呢!...(恕刪)


我自己有一台520HD,好幾年前買貴的,算你說的第四種,其實滿不錯騎,也完成環島.

我台老婆的 mta-51 當時應該買51000,算你分類的第六種,我也不是沒幫她騎去改快拆做調整有的沒的,我騎過所以我知道,這台根本沒有那麼慘,我老婆之前也常跟我跑當日一百到外縣市玩,我以騎過520的體驗來掛保證,這種價位的根本沒有那麼不堪,不過就是車架以外零件用料較低階所以便宜,但是騎乘上是OK的,環島也沒問題.

至於第三種,我當初有個同學聽說我在騎腳踏車,劈頭就問我買多少,我說美利達18900,他就說他買的也是美利達"4萬的",我問他啥型號,他說不出來.

像這種鄉下好野人,其實給他一台四萬或是四千的都沒差,對他們來說,價格就是型號,至於用了啥料,那些英文看不懂也不想了解,反正騎一陣子也是丟在倉庫,只要價格說出來能"尬"贏人就好了.

對這樣的人而言,可能一輩子因為花了這筆錢而在嘴砲上無往不利,生活中到處跟人講到腳踏車價格,都是完勝.

但是在騎乘所帶來的好處(健康)以及心理成就(比如環島)方面,這種人所得到的卻根本是零.
通常新手問會遇到推坑可能都是沒有講清楚自己的需求跟預算

我個人經驗覺得2萬是一個分水嶺、4萬是一個小分水嶺、7萬是一個分水嶺
再上去10萬以上的組合沒研究

Paulbiker wrote:
四、兩萬五到一萬的車價等級,我覺得這個等級,就是集娛樂、育樂、休閒、運動、健康
等等的中級選擇,視個人的經濟狀況來調整,這個等級的車,真的就很好騎了,不
可能會騎到怎麼樣,那些說法太過『專業』化了,不須要老要叫人要買多貴的車子。


第四點 + 1 ,原價2W登山車服役中…
但換公路車的小惡魔一直在放毒氣…
可能會換到第三點的公路車~
我是第四等級的,
買的是美利達的登山車,挑戰者270,
還不是石門水庫寶山水庫羅馬公路到處跑= =
我覺得雖然價格有差異,騎起來會比較快比較舒服,
但體力才是基本因素。

有錢的話,當然往上升級啦,不過目前這樣已夠了。
scotblue wrote:
這句話稍嫌過份囉,我...(恕刪)

是非常過份

isohera wrote:
那我加個註腳
錢賺很多的不在此列....


越說越過份
真的很自以為是
錢少又沒很多時間騎車的人連一周騎一次的資格都沒有嗎?
要花多少金錢買車
要花多少時間騎車都是個人的事
你憑啥定資格?
原來騎單車是那麼偉大的事喔
還得有資格
就算是吧
又憑啥你來決定?
你一周騎幾天?
該不會是三天吧?
還是一周騎七天,但每天只騎十分鐘?
比車比配備比腿力還不夠
現在連時間也要比
真是有夠無聊
那麼愛比
在賽場上拿獎牌才有意義
不然練車時間比環法選手多很了不起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