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mas wrote:
根據國際自由車協會的規定,後輪的煞車一定要裝在右手側,否則是不合乎規定的。原因是,比賽時用到後變的機會很大,萬一在撥後變速桿時不小心壓到煞車,也比較不會有立即翻車的危險。不要懷疑,M牌的單車在參加職業賽時,也是乖乖的將後煞車改到右手去,因為這樣才是真正合乎安全的做法。
結論是,左前右後才是真正安全的配置喔!
習慣才是重點吧!
不曉得國際自由車協會的規定是那一年這樣開始規範的。
我只會騎單車,所以我的身體經過數千次的煞車體驗告訴我,單車最有效的制動力來自於前輪。
所以我用右手寫字,所以我用左手煞前煞車。我也常請車店幫我調整我的煞車間距。
安全,是來自於知識的分享與經驗的內化。那些團體也只是訂個他們認定的標準。
如果真的是那麼強制性的右手煞後輪,是不是叫左撇子去摔車。
モーニング娘。最高!
kk167mt wrote:
去買一台公路車就知道...(恕刪)
什麼是國際規格,國際慣例,意思是指全世界各國都是這種配置?
為什麼要提出罰則←意指強制執行......難道左後右前就不能騎車????
為什麼要提出所謂的『國際規格』來規範台灣左後右前是不對的??
kk167mt wrote:
去買一台公路車就知...(恕刪)
我的登山車和公路車都是左後右前
----------------------------------------------------------------------
另外自行車和機車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台灣現有和早期的交通工具
1...電動自行車
2....30cc引擎腳踏車
3..機踏車...良伴50→附腳踩的機車

以台灣現有12xx多萬輛的機車,數量比自行車多,使用機車的時間和頻率都比自行車高
煞車的左後右前的使用習慣已定型,很多人都是同時在使用機車和自行車
舉這麼多生活例子就是要強調....不要用別的國家的用法來看台灣。
就一直覺得大家是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吵!
最後,大家都會以『習慣成自然』來作結語,而沒有任何答案!
可是,大家可知道要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需要花多久的時間與經驗嗎?
對一個反應很快的人,『左前右後』或『左後右前』根本不是問題,
他只要一騎上單車,停幾個紅燈,馬上就能會意過來,自己目前所騎的單車,
煞車是如何安排,甚至連煞車力道都能立即適應!
問題是『大部分的人』是屬於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養成固定『習慣』的,
對於這些人,你們是無法用『反應快速的人之思考』去對待他們的,
一下子『左前右後』,一下子又要『左後右前』,真的是會把他們整慘。
而觀察許久的人就會發現,以為『左後右前』是煞車系統的人還是最多的,
因為這種經驗是他們從小就培養出來的,再加上其他的經驗,
如騎速克達機車,右手一定是煞前輪。後輪則是左邊或是腳煞車。
所以,『習慣成自然』之中的『習慣』並非大家認為的那麼容易改變。
我自己雖然是屬於兩種煞車方向都能適應的人,
但所擁有的單車,卻都改成『左後右前』。
理由很簡單:單車不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騎,還有其他的親人、朋友會借用。
千萬不要聽廠商說:這是國外規範,或是XXX研究顯示.....重點是,騎車的人是自己.有可以摔車的人也是自己.要讓車子來符合我們自己的習慣,而不是讓自己去符合車子的習慣.
我是支持左後右前(跟機車一樣),因為這是我的習慣.而所謂的習慣,就是不經大腦思考...就能作出反應的...稱為習慣....有人的說法是反射反應
我記得...反射反應...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
當然,如果您已經練到不用大腦思考,就能在自行車上做出右後煞車 & 左右分配力道的反應.那...我恭喜您.您是高手...習慣了,也不需要再改回來了.
所以重點是:你自己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