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5201314 wrote:
賣鬧(請用台語發音)...
就算全部照定價賣,一台利潤也不過是2成。-->真是如此!!店也不會 一家家 一家家~又一家家!開那麼多間了!!
一家成本是 如是3百萬 !!一台利潤是2成~~那現在開店的真是阿達囉!!!
(恕刪)
那就是因為很多有錢人的想法跟你一樣
以為現在單車在夯 想分這個大餅
就想開店了
光靠賣"成"車利潤絕對是2成左右而己
那賺的是什麼????
當然是週邊商品
整套配備下來 商品賺的利潤還比單車高一倍以上都沒問題
所以才會很多店家都不喜歡空車賣
那要是這波熱潮退燒
那他們要靠什麼賺????
在以前 單車還沒那麼夯時
一般傳統車店 收入一半以上都是靠修補跟賣配件
不會做修補的 要靠什麼維持龐大的開支
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隻萬元手機,通訊行了不起賺五百,看似很少,但是手機庫存容易,雖然會隨著時間
降價,但是容易變現。流動快,數量多可以彌補低利潤。
想想看你自己多久換一隻手機
而冰箱冷氣洗衣機呢?利潤沒有三五成,誰要做。要搬到客人住家,裝好水電。放店內又
很佔空間,一台冰箱店內放個半年一年很正常。自己想想看家裡冰箱洗衣機用多久了,是
否會像手機一樣少個新奇酷炫的功能就想去買台新冰箱?
腳踏車只是一時的榮景,社會上真會為輕個幾百克就砸下大筆金錢不手軟的,畢竟很少很
少數,廣大的消費者可能一台就用了好幾年,甚至流行一過就賣了。
等到年底更多店家進來之後,可能會發現情況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