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拿過台北市政府製作的自行車手冊
看完以後...我僅有"無言"二字
就一般民眾認知
您們認為一個好的自行車手冊應該具備些什麼呢?
騎乘基本禮貌-->沒寫
轉彎時應打手勢-->沒寫
於自行車道上勿並排.並且應遵行靠右行駛-->沒寫
於一般道路應小心來車.行人-->沒寫
多所著墨的只有..."騎車應注意安全及禮節"的字樣
但是卻不直接告訴人民
什麼是當做.什麼又是不當做的
花大錢印製
實質上是毫無意義!!
卻只會宣傳自行車上捷運的使用方式
壓根是捷運公司賺錢的文宣吧?
河濱自行車道手冊
則令人更加無言
除了一張很大的圖把台北縣市的河道以及自行車道畫清楚外...
背面就開始採分段簡介
騎乘的總里程是相加不起來的
因為不提供中間銜接段的里程說明
對於每個自行車的進出口
也標示得令人難以理解的
若不是住當地的人
絕對看不明白!
也極有可能受其指示而迷路
多所著墨的..是賣力宣傳租借自行車
但是內文對於租借辦法支字未提
詢問相關單位
是否另有租借手冊
是沒有的!
人民難道都很聰明
都不需要教育或是學習嗎?
賣自行車的
不可能每個老闆都很厲害也都很好心
會告訴咱們
騎車要注意些什麼.基本上路需要具備什麼
機車好歹有考照.為了考過好歹看過一次交通規則
自行車有嗎?
有機車駕照的人或許可以期望都沒忘記
沒有機車駕照的呢?諸如孩童或是家庭主婦.長者?
政府實在應該做點事!!
實際上...我認為推動自行車考照制度
是極有必要的!!
恢復像以往有自行車牌
失竊率也會比較低吧?
不過就只是頭牛~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切~~~~
好吃鬼 wrote:
這條路我下午才經過而已,裡面不乏戴著漂亮的安全帽,穿著整齊車衣的車手並肩並行.......還競速咧,
劃線有什麼用?不遵守還是不遵守阿,呵呵,該是相互尊重的時候了。
你不覺得只有這一段有劃中間分隔線..其他沒劃線路段讓....併排騎士跟小朋友以為單車道就是『他們的單行道』嗎?
今天假如大部分路段都已經劃中間分隔線..縣市政府就能大聲呼籲+貼告示排『禁止併排』..並派志工糾察隊勸導..這樣不是很好嗎?如果拿少部分沒品騎士行為來模糊『中間分隔線』的優點...這樣有意義嗎?
我個人認為:絕大部分單車騎士都是愛好大自然、溫文儒雅的和平使者..對那些喜歡『併排』的只要貼出告示排『禁止併排』+志工糾察隊勸導=這種『併排』壞習慣很快就消失。
到達店家(介壽路與橫溪路口)還不到1點半 店家說包子要到2點半才有,於是就買了10個手工黑糖饅頭,放入我的後座保溫袋中,那包子呢?去鶯歌買"宜蘭包子吧,於是繼牘驅車前往一樣保持平路時速30KM,跨越三鶯大橋,到達陶博館附近買了10個宜蘭肉包,改走鶯歌樹林白行車道回程,此時天空鳥雲較黑一點,風勢也變大了,於是降檔將轉速拉高逆風而行,保持騎速約20 KM,遇前方有車集結(不管是大人小孩,小孩騎車不穩,大人一樣會佔道而行),
降速:降之與對方等速
觀察:觀察前方騎車穩定性與動向
併入:併入前方車陣之中
察覺:使前方車陣查覺到你的存在
超越:待車陣作好準備,車道已空出後超越之
海放:海放???說笑的啦!!!!
超越後我即回到我向車道,靠右行駛,再度拉高轉速保持騎速約20 KM,逆風而去,到家了一按門鈴,此時響起我女兒的應門聲:是誰阿?送包子.饅頭外賣的,我答覆著.....
騎車,怎麼會有大人騎.小孩騎.休閒騎.專業騎.通勤騎.快騎.慢騎.....!!!!!!不過是會騎.不會騎.認真騎.隨變騎.安全騎.危險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