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依下..公路車騎多少以上就大概就是在騎行情的了.有聽過幾種講法..有人說6.8萬的公路車跟1.20萬的公路車騎起來都差不多..實用性的話大概擴充到10萬上下就足夠了...請問真是這樣子嗎..-----------------------------以上是常見的月(週)經文又出現了-----------------------在下對機電有些經驗.有做過可信度簡單的實驗請參考.目前的數據是 :一定差很大.
實驗裝備:1. 單車 : L 車-3K 的賣場車無避震,重12.6KG VS H 車- 50K 的雙避震大廠車,重12KG.2. 同一組動力 360 瓦的中國製單車電動改裝套件.3. 德國製 "SCHMLZE" 的充電器, 功率計. 精度 0.001/V.0.001A..算有罷了.4. 韓國製 "MEGA" 的充電器, 功率計.精度 0.001/V.0.001A..算有罷了.****** 暫停,出門 ******
大概知道作法了之前大陸有廠家的實驗報告有類似的用馬達直接帶曲柄然後由後輪功率計算有效功率傳送比例不過有缺點拉一是車體幾何造成的人出力損失看不出來二是圓能劃的好不好和車子關係很大 , 但用馬達帶是看不出來的三是雙避震造成的影響 , 圓劃得好影響會很小 , 馬達劃的應該連阿壯都比不上吧不過這樣已經差很大了只是當時那是大陸產品的測試一點感覺都沒有這次看到有叫得出名的車參戰比較有感覺喔PS.其實現在大陸做測試水也灌很少的比如CBD250標配PZ30化油期及歐I進排氣 標16PS軸上馬力拿到引擎用這配置去馬力機測真的是 13PS輪上 16PS軸上人家也沒很沒良心的標19.5PS因為只要用一期排氣管及老運動狼進氣就有16.3PS輪上 19.5PS軸上了所以按之前看到的東西我記得差有15%喔你測的應該差更大因為當時那也只是一部爛車和一部比較不爛車在測而已
回 3 樓 : 沒那麼簡單,那容易介入 "先入為主" 的預設結果.回 4 樓 : 沒那麼麻煩,要動用太多的資源,這只是簡單的實驗請參考.----------------------------------------------------------------------1. 充滿電池.以 25 公里定速行進.3K 車26 公里後降到 23 公里. (電門全開時速 31公里).50K 車36公里後降到 23 公里. (電門全開時速 35 公里).2. 供應 200 瓦電力續航力,定速 25 公里,電門全開降到 20 公里:3K 車 31 公里.50K 車 43 公里.1 & 2 測試地點 : 阿公店水庫提防單車道.****** 以上為平路測試 ******平路測試結論:同一個人騎高檔車不論極速或續航力比平價車好.(請注意是高檔不是附帶名牌的高價).****** 吃飯皇帝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