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弟的踩踏,都是在雙腳任一邊的踏板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施力,這時候另外一隻腳則幾乎沒有用力.這樣下來,股四頭肌很容易疲勞,效率不高.小弟上下班必經的QueensBoros bridge 用這種方式剛開始從三檔 (Dahon八速摺疊車),爬到橋中間就得換二檔,到橋頂就上氣不接下氣的換一檔. 幾次下來都沒改善,抓不到訣竅. 前幾天靈光一閃,搭配心中想像圓的方式之下,效率已經大大提升,可以從入橋處到橋頂從四檔起跳,最後才換成三檔.
什麼方式可以在體力還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改善那麼多的效率呢?說簡單點就是"平均施力".也就是不管腳踏在哪個位置,左右腳的施力都要差不多.這樣可以將施力平均在腿部的各個肌肉中而不會只集中在特定肌肉(我的例子是股四頭肌靠近膝蓋處).所以小弟的心得就是,當腳踏從最低點要升到最高點的這段過程中,腿部也要施力"主動抬起",而不是被動的被帶動抬起.
以上小小心得,還希望各位有經驗的大大給予指教修正和建議,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