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BLOG
何謂速比?
上一篇: 何謂齒比?
之前講過齒比的概念,但其實對于不同輪徑的車子之間,僅以齒比是很難作出比較的,所以這裡又要引入一個更重要的概念速比。
簡單的解釋是:大盤踩一圈,車子前進的距離。
即是:齒比X車輪直徑=速比
(其實正確來說不是車輪直徑,是圓周,但因為不同外胎尺寸有異,所以用直徑比較好)
其實速比才是更能準確比較不同單車性能的指標。不論是怎樣輪徑的車子,在速比面前都是公平的。速比數值越高,理論極速就有可能越高;速比數值越低,理論爬坡性能就有可能越強。這樣一來,各種不同輪徑的車型之間,也就有了橫向對比和參照的理論依據。
以Dahon Vector和Giant XTC為例:
Dahon Vector:大盤39T/53T,飛輪11-36T。最大齒比為53:11=4.81;最小齒比為39︰36=1.08。
Giant XTC:大盤42/32/24T,飛輪11-36T。最大齒比為42:11=3.81;最小齒比為24︰36=0.66。
看起來好像是Vector速度高而XTC爬坡好吧?但當你考慮到速比~
Dahon Vector:最大速比為4.81 x 20 = 96.2;最小速比為1.08 x 20 = 21.6。
Giant XTC:最大速比為3.81 x 26 = 99.6;最小速比為0.66 x 26 = 17.1。
結論就是XTC無論是速度和爬坡都比Vector好。
這時就應該澄清一個常見的誤會:
小輪車一定慢於大輪徑車。
其實這是不對的,小輪車雖然車輪小,但它們可以透過增加大盤齒數和縮小飛輪齒數和得到和大輪徑車梳近的速比,所以市面上有60T的大盤和9T的飛輪供改裝。同樣地,公路車大盤和登山車飛輪的組合在小輪車成車上很常見的原因就是廠商希望改善小輪車的性能。
60T大盤
當然小輪車的改裝提升是有極限的,不過要超過一般登山車已經有餘,而小輪車由於車輪慣性小,加速性能相較優異,在起步或短程要超過公路車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不要覺得小輪車就一定比較慢了。
最後有一個速比計算器~
http://bicycle.0123456789.tw/
誠心建議,還是想清楚之後再重寫一次吧
這一段讓我不禁的搖頭
paulwongkwan wrote:
其實速比才是更能準確比較不同單車性能的指標。不論是怎樣輪徑的車子,在速比面前都是公平的。速比數值越高,理論極速就有可能越高;速比數值越低,理論爬坡性能就有可能越強。這樣一來,各種不同輪徑的車型之間,也就有了橫向對比和參照的理論依據。
拿Dahon Vector和Giant XTC對比,我更搞不懂你到底是在比什麼
這兩台車的應用領域打一開始就不同了 = =
---
對了,關於用詞部分個人有點小小的建議↓
簡單的解釋是:大盤踩一圈,車子前進的距離。
即是:齒比X車輪直徑=速比
將速比這個用詞改成『傳動行程』,在理解上會比較直覺性
以及你的傳動行程算法
與其用齒比相乘輪徑得出96.2、99.6這種需要透過多次換算才能得出移動距離的數字
而所得出的數字又無法對應所有種類輪胎
不如用齒比相乘外胎輪周
如53/11齒比套用451輪組的1.25胎,4.818181X1.465=7.0586 (踏板每踩一圈行進7.0586公尺)
以及42/11齒比套用26吋2.10胎,3.818181X2.068=7.8959 (踏板每踩一圈行進7.8959公尺)
這樣可以在使用不同種類車胎的情況下既直接又清楚的算出真正的傳動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