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單車熱潮已過",其實要看你用哪種角度來看"騎乘單車"這項活動, 有人把它當"流行", 當"話題" , 當"社團" , 當"休閒" , 當"運動" , 也有人把它當"身份象徵"..... . 以我當例子, 多年前一開始騎乘單車其實是誤打誤撞, 當時家理只有一輛16吋生鏽且很重的小摺(六速變速), 因為和老婆吵架分居將近一個月(當時年少無知的我, 現在回想起真是不應該, 對不起老婆!), 所幸利用每天清晨與假日就騎著它趴趴走, 體重當時是83kg(我是把騎單車當成紓壓工具, 因為每天回家沒人陪我對話), 騎著騎著, 距離就越騎越遠, 還從中壢騎到淡水(當時都是隨便穿穿搭涼鞋背個腰包就出門), 一段時間後,發現體重有變化(是我母親發現的, 還被罵神經病!), 而且臉頰兩旁都是安全帽拉帶的曬痕, 我發現運動其實是一個"養成的習慣", 這個習慣每天或是持續週期性去做, 基本上就好像吃飯拿筷子一樣, 很平常且不可欠缺的動作, 結果換大哥也加入我行列.
每天清晨就帶大哥到處騎(趕在7:00前回家, 還要送小孩上學),週末假日就往石門騎(一樣是16吋小摺), 過一陣子大哥換第二輛MTB(當然我接收他第一輛SNAP-24), 喔~~果然不一樣, 從接收這輛SNAP-24我才把騎單車視為"運動+生活", 就開始我每星期的中壢=>石門=>環湖公路==>復興=>角板山=>羅浮=>羅馬公路=>關西=>台3線=>中壢 , 結果越騎越有心得(體重從83KG=>72KG), 換挑戰宇老大滿貫與拉拉山北橫, 當然這其間我大哥又買了第3.4.5輛的公路車(買一大堆放在家, 是要開車行嗎?).
或許有人會問: 騎單車,啊就是一直踩踩踩, 不會很無聊嗎? 告訴你不會! 很有成就感, 山裡的原住民小孩都會一直幫你加油, 平地遊客開車上山也會停下車問你哪裡騎來的(通常問完就是一句:哇~~), 你會發現每次遠離塵囂到山裡騎車, 已經不再是騎車而已, 而是懷著去看看朋友的心態在踩踏著每一圈, 不是只有我每星期上山, 還有很多車友(有騎單車的, 也有騎重機的, 也有上山露營的, 也有獨自路跑的)都和我一樣在做同一件事, 熱潮有退嗎? 喔~不好意思! 我們的不叫熱潮,而是"習慣". 我常和山上的員警說: 住山下的羨慕山上, 住山上的羨慕山下, 好奇怪喔! , 在每一次的旅程, 都可以有不一樣的收穫, 真的!
我只是喜歡飆腳踏車…
用自己的力量所踩踏出的速度,感覺很不錯~
水!!!!
深有同感
騎車~~遠離塵囂
自己一個人清靜觀賞風景
一家人騎車~~~歡樂時光
愛騎車~~真的被騎車的時光所吸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