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單車固定式練習台, 第一天架設好後上去騎30', 效果很好.
可是練習後發現輪胎屑飛濺, 清理頗為惱人.
輪胎會磨損應該是滾動阻抗所造成.
除去輪胎的特性不談, 減少滾動阻抗就可以減少輪胎磨損.
下列幾點可以等比例減少滾動阻抗損耗的功率,
[減少後輪與轉子間的接觸力]
最好是剛好產生足夠的摩擦力讓後輪可以帶動轉軸, 不至於滑動就好.
[減少滾動阻抗係數]
打足胎壓, 保持接觸面光滑...
[降低輪胎轉速]
調高磁阻+降至輕檔.
另外, 如果後輪與轉軸有滑動現象, 則摩擦力直接作用在兩接觸物體, 損耗會更明顯.
所以後輪要能夠帶動轉子, 轉動而不滑動.
同樣的道理, 上練習台就不要碰煞車了!!
當然輪胎耐磨性各有不同, 有些廠牌對旗下不同系列的輪胎會比較說明, 可以參考看看.
SFHMan wrote:
剛買單車固定式練習...(恕刪)
個人騎訓練台的經驗,會噴屑噴的嚴重的,大多是輪胎與滾筒咬合不夠導致。
因為咬得不夠緊,所以輪胎會多打滑,多摩擦下來的結果,就是胎皮更熱變軟被咬起來。
相信如果路感更舒適更軟的胎,情況會更嚴重。
所以後來都會在旋上滾筒時用手轉轉看,試試看是否會有輪胎打滑的情形。
也會因此發現,有內胎的輪胎,基本上都會有形變...也是小弟打算入Tubeless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只煞車傷胎,忽然的大功率輸出那一下也會喔。
騎訓練台,小弟也是會立姿練習抽車的(車不動,人動),主要是練習拉提輔助踩踏。
順順的踩,順順的提,輪胎也是不會打滑的...但是如果大力輸出,就會啾啾叫了。
以上,小心得~
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經驗和解決方法.
我個人的三次經驗如下,
#1. 後輪與轉子接觸壓力大, 踩踏時間30', 輪胎屑飛濺嚴重, 數量可定為10. 輪胎與轉子間未曾磨合也是可能原因.
#2. 後輪與轉子接觸壓力小, 踩踏時間50', 輪胎屑極少, 數量應<1.
#3. 後輪與轉子接觸壓力更小, 踩踏時間50', 輪胎屑普通, 數量約為2.
第三次(昨天)除了轉子螺絲轉鬆, 磁阻也加大, 造成重踩加速會產生滑動, 應是輪胎屑比前一天多的原因. 後來先加大磁阻至定位, 再試著慢慢轉動踏板, 後輪"恰好"可以帶動轉子時, 螺絲再轉緊1圈, 大概重踩也不會產生滑動了. 只是還沒有機會踩踏個幾十分鐘看結果.
第二次以後我也割了個紙箱來罩住後輪後上方, 防止輪胎屑飛濺.
至於貼膠帶換胎換輪的方法應該也不錯, 只是如果常要室外和練習台交替騎, 對懶人如我會覺得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