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KE這樣騎著騎著也破10,000KM了,在1.0即將消失之前,寫篇廢文來紀念一下
UBIKE破10,000KM紀念
個人生活工作圈都是在北北桃之間移動
自從有了UBIKE之後,就立即愛上了這種在城市間移動的方式,不管是上班通勤或者是外地的出差
只要是借還點位置、天候狀況、路況、時間許可,就會盡量使用UBIKE來作為交通工具
(公司人資都知道我的差旅費是最低的)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提早下車,再悠閒的慢慢騎到目的地
加上有攜帶碼表的習慣,也就這樣一筆一筆的記錄下來
聚少成多,UBIKE里程數居然是個人所有單車裡面最高的,還遠遠的超過第2名的公路車
自認是UBIKE的重度使用者,特別說明一下,使用UBIKE都是在周間上班日做為通勤用途的一部份,假日運動的話就是騎自己的車了


紀錄工具
硬體 BRYTON310
自己有BRYTON 310及320碼表,當然是不可能騎個UBIKE還會加個固定座,所以都是放在背包或者口袋中記錄軌跡。
UBIKE破10,000KM紀念
320雖然有較大的螢幕,但因為320設計有2顆按鈕在背面,放在背包或者口袋中會因為跳動而觸發,所以紀錄幾乎都是由310擔任。
碼表的缺點就是開機後總要2-3分鐘後才抓的到GPS訊號。雖然可以用直接用APP來記錄,但還是習慣使用傳統碼表。

軟體 STRAVA
STRAVA大概是單車車友最多人使用的APP,強大的分析及記錄比較能力應該是大家喜歡用的原因,如果沒有要特別的關注成績或者找人PK之類的,免費會員應該就很好用了。
而STRAVA中可以設定多台單車,分別記錄每台車各自騎乘的資料,所以我的UBIKE騎乘紀錄也就是從這邊來的。


最討厭遇到的
有車不能借、無車可借或者無空位可還
這三種狀況讓人最幹的應該是有車不能借,就是一堆空車被鋼索鎖著,看的到借不到。
這真的就考驗UBIKE調度的機動性了,這種狀況在上下班時段某些熱門站點特別容易發生,除了嘴巴念個雪特之外,也就只能現場等待或者趕緊找附近其他的站點去。
這在UBIKE越來越普及化的狀況下是越來越嚴重,希望可以補足調度人力,總之每個工作人員都辛苦了。

置物籃丟了一堆垃圾
這就真的公德心問題了,個人不精準的統計以飲料咖啡空杯空罐之類的穩居冠軍之位,
再來就是拆掉後的包裝紙氣泡墊之類的,大概就是去領個包裹、網購後立即拆箱享用後的遺留物。無奈


如何選擇好騎的車
檢查煞車及輪胎應該已經是大多數人借車前的習慣了,就不再贅述了,以下分享個人選車的小技巧
反轉踏板一圈
借車前先踩踏踏板,讓它反轉個一圈
踏板是連動鍊條的,所以這個方法可以快速的知道鍊條運轉的順暢度,如果鍊條轉動充滿著卡卡不順的聲音,那有很大的機率騎起來也是卡卡的
這個檢測尤其是針對1.0系統有效,1.0系統要退場了,ubike公司好像是已經放棄維護了,經常會借到車況不佳的車

避開桃園2.0
新車理論上是會比較好騎,但事實如此嗎?不一定
桃園ubike2.0是所有縣市中最晚上線的城市,2023年底才開始有2.0車款
初期上線短短的時間內就遇到5台車明顯組裝不良的車
2台座墊是歪斜的(2.0的座管是快速上下設計但左右角度不能調)
2台龍頭轉動會去卡到管線
1台前煞沒有完全釋放(還特別把編號記下來03-02341)
上面的車都可以騎,但騎起來就是不順,所以現在只要有可以選擇的狀況下,就刻意不選桃園2.0
雞排身為世界第一大單車製造商,這樣的品管實在讓人搖頭


哪一站周轉率最高
機捷A8長庚醫院站
這邊的行政區域屬桃園,但基本上已經跟新北林口連在一起了,這一帶新社區發展得非常快,一直往周邊擴充,人口眾多對於UBIKE使用量也就大
這個站點雖然有很多車柱,但一班捷運靠站往往就可以消耗掉10+輛車,而且這邊是直達車與普通車同時進站的,所以經常看到APP上有剩餘一堆車輛,但往往瞬間就掛0。沒掛蛋的有很大機率是故障車輛
而這邊很奇怪,附近其他站點偏偏又有段不近的距離,經常在這邊思考著要現場繼續等,還是放棄走到其他站點,著實讓人無奈。
而這邊在2023年12月才開始有2.0的。


發生過意外嗎
解鎖人生首次搭救護車進急診室
發生過一次,但一次也就夠受的了
那是一個雨後地面微濕的日子,北車附近,騎的速度自認有點快了,也剛好是柏油與水泥路面的交界處,轉彎時當前輪壓到水泥路面的一瞬間,立馬倒車肩部重摔路面。整個人是痛到一直哀豪。路人幫忙叫了救護車送中興醫院急診,幸好的是骨頭只有錯位而沒有斷裂。
因為這件事情也休養了一個多月沒騎車,而日後騎車也安份多了,還是慢慢的騎安全第一。
UBIKE破10,000KM紀念


最想要設站的點
北車及機捷A1站
這一大片區域內包含了北捷、台鐵、高鐵及機捷,每天進出的人流量應該是勇冠全台的。
但這邊所有的UBIKE站點全都是在周遭外圍區域,進出站到UBIKE點都要走上一小段路,並不像其他的捷運站只要一出站立即可換UBIKE走人。
而這片區域內明明有廣大的腹地可以架設站點,也絕對有廣大的使用族群,但為何不設點就不知了!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情嗎?

高公局下面
是的,沒錯!就是高速公路局
UBIKE破10,000KM紀念
就在高速公路上的路邊,其實有個轉運量非常大的公車站(行政區域是泰山),說給人家聽都覺得不可思議。林口開出的公車,每班都停靠這,這裡可以快速的轉往雙北非常多的區域及林口、桃園南崁...
上下班尖峰時段公車靠站密度是非常的驚人。
通勤族都是把機車停在下方泰山路上,再穿越修車廠走到高速公路上
而這邊最近的UBIKE站點在泰林路上的泰山國中附近(站點叫台北花園廣場社區),走路實在太遠了啊。應該造福一下需要出入泰山的通勤族


如何申請設立UBIKE站點?
超簡單容易的
曾有成功申請設立2個站點(共花了3次程序)的經驗來分享一下
公司附近UBIKE站點都要過馬路,路口又很大紅燈又很久,上下班總要走上一小段,對我這種重度使用者當然要想辦法解決
在老闆同意下用公司名義去申請(老闆只要求不要在正大門口就好),於是就發函給台北市交通局(不是UBIKE公司喔,不要搞錯對象了,其他縣市或許主管機關不一樣),掰了個需求者眾多、支持環保永續...之類的檯面話(其實是為了自肥)

第1次
同時申請2個站點,希望在公司左右兩側都設立,反正就亂許願亂槍打鳥的概念
大約1.5個月後承辦人聯絡場勘,承辦人會自己聯絡好里長,也是在這個場合頭一次見到里長。整個場勘過程約10分鐘解散。
1周後寄來會勘紀錄,同意在公司左邊設立,其實這也在預料當中,2中1,已經很好了。
之後就大約2個月的等待期,來施工架設是完全沒通知的,是同事看到告知才知道架好了喔!
事後觀察使用率還蠻高的耶,咦,公司內騎車的人應該不多啊,附近也沒有住戶...使用者哪冒出來的啊?

第2次
每次使用都要走到公司左邊,距離有點遠+偶會借不到車+懶,於是過半年後再度提出申請在公司右側也要有站點。
很快就被回復打槍,理由是附近已有其他站點了。

第3次
怎可這樣被打敗,不屈不饒再檢附圖面載明各站點的距離,各站點使用族群分析,再度去函。
這次就跟第1次一樣了,等場勘1.5個月+等會議紀錄1周+等施工2個月
所以公司左右兩側都有站點了,超便利的

所以整個申請流程相當的容易的,一點也不難

與UBIKE本身無關的訐譙
橫衝直撞的電動車
科技進步產品發展,電動機車與電輔車的分界越來越糢糊,
電輔車動力主要還是要靠踩踏來啟動及驅動(個人認知,從來沒騎過),也就比較偏腳踏車類型
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自行車道上都充斥著那種連踏板都沒有的『電動機車』,然後後面掛個什麼「檢驗合格電動自行車」.....仗恃著電池強大的POWER用遠超過25的時速快速從旁邊刷卡,我想大家一定有種很幹的感覺
請我們英明偉大的政府可以拿出魄力改善一下現在自行車道的亂象

提供安全跨越淡水河的自行車道
以我個人來說通勤騎最短的路線是中興橋
但上下班的中興橋就像是執行神風特攻任務一樣,尤其是下班時段往三重方向
每次要上橋前都要一再的深呼吸.....好....衝
自認腿力已經不慢了,還是被機車族怒罵過4次
這邊唯一安全跨越淡水河的路線是台北橋,但要多繞3公里
可不可以多一條安全的自行車道啊


對UBIKE的期許
加強調度能力
前面有說過了,上下班時間某些站點經常會發生借不到車或滿柱無空位的狀況。好像也在媒體上看過好像是人力不足的關係。
這些狀況對於分秒必爭的通勤族

加強維修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座墊反轉就表示此車故障,等待維修人員前來處理。
或許是1.0即將下線的關係就放給它爛,2023年中旬後,1.0的車況品質急速下降,就常發生的就是氣壓不足,不是破胎0氣壓,而是沒有維護導致的氣壓不足,可以騎但很難騎。
下面這台車(編號台北01-01587),故障放在這個站點大概有3個月了,就不相信這麼長的時間都沒有維修人員過來巡視?也不拉回廠維修?
UBIKE破10,000KM紀念
這台01-01587已經掛在這邊超過3個月了,UBIKE的維修機制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啊!

簡易的fitting還要是做好啊
UBIKE當然不是雞排旗下的競速車款,也不會有改裝或者太多更改幾何設定的問題
但座墊高低是可以自由調整的(這個調整機制2.0比1.0好太多了)
這邊要說的是坐墊傾斜度問題,經常有車的坐墊並非水平狀態
這個是需要動用到工具調整的
維修人員會閒到調整這個嗎?實務上很難,但這應該還是要做的

加強出廠品管
雞排身為世界第一大廠,這批剛出爐的桃園2.0,組裝品質真的是不行啊。不良率太高了
不知道是不是合約履約期限趕工緣故
總之,這不應該是世界第一大廠該有的品質

還車可以免靠卡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改成這樣的模式
借車時必須靠卡,這時就綁定了使用者身分,還車時拿錯了卡也無法還車成功
於是在想啊,為何還要靠卡感應一次?
為何不當還車靠柱成功後,就自動抓取借車時的卡片進行扣款,這樣不是很方便嗎?
不知道會不會自己想太多了

UBIKE在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也希望可以經營的越來越順暢
最後,祝大家騎車都順利平安


UBIKE破10,000KM紀念
擦邊球 wrote:
UBIKE這樣騎著騎...(恕刪)

理論上當然可以做到還車免靠卡

因為悠遊卡上面的資訊也是需要去悠遊卡公司的伺服器做同步的

我猜測應該是為了避免還車時的糾紛

因為總是會有人偷騎別人借的車

這問題就跟Ubike籃子總會被當成垃圾筒一樣 無解
(別說沒有 我就有遇過騎車去新莊夜市吃東西 車子停路邊被一位阿伯丟垃圾 幸好同行友人有看到 大聲喝斥)

所以到了Ubike2.0版還是沒有取消還車需要卡片認證

但其實不刷卡也是可以還

變成下次刷卡借車時補扣款
擦邊球
ubike籃子變成垃圾收集桶還真的是無解的議題
pc8801
確實可以不靠卡,只要你確定車柱有顯示讓你靠卡的訊息就行,因為這時已結算
擦邊球 wrote:
UBIKE這樣騎著騎著也破10,000KM了,在1.0即將消失之前,寫篇廢文來紀念一下

恭喜
我粗估自己一年大約2000~3000km 左右
連原本不會騎車的老婆,時不時也會跟我騎著在市區閒逛


軟體 STRAVA

我會用台灣自製App 飛騎 Velodash 參加環騎臺北


橫衝直撞的電動車

素質問題,所以電動滑板車也一直被禁
上禮拜去五分埔才發現裡面的人電動車使用率異常高,也都橫衝直撞


提供安全跨越淡水河的自行車道

這是整個台北市普遍的問題
松山區彩虹橋以東還算可以,這兩年,彩虹橋和成美步行橋終於變單車友善了。往汐止也有在改進
以西要一直到大直橋才有真的比較好過的橋,民權大橋我還看不出來
可是大直橋下來,無法穿越機場,路況很賽,難連結到復興北路
中山北路不好
自強隧道超賽
往西區的需要一條快速切過社子島的市區單車專用道
反觀東京,幾乎一兩公里一座橋,而且座座單車友善


對UBIKE的期許 加強調度能力

台灣算不錯了
這個最影響的就是住商混和的分配
內湖科技園區全是商,晚上六點半車子幾乎全沒了


加強維修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座墊反轉

台北我倒沒注意到,我舉報的好像都有修
最討厭的是沒壞的車會被某些人故意反轉座墊,方便他之後回來取同一台車
最直接證據就是一還車,反轉座墊,就走掉 (舉報要看車柱號碼)
或是取車時,座墊轉正,騎走。。。


還車可以免靠卡

我也不懂,不過APP 綁信用卡,還車就不用再刷一次
其實還車不刷也沒大礙,下次借車刷兩次就好

多加幾個:
- 希望30分鐘內再度取車,就自動延長租車時間。現況是無法取車,所以我得用另一張卡(也會比較便宜啦)
- 2.0 電子鎖比 1.0 太好用了,尤其當我要跑好幾個點
擦邊球
CONA24對應方式就是再準備另一張卡
pc8801
電動滑板車是法規本身的問題,以前沒有法規,後來有法規了,那如果大家都用那東西在路上跑,早就已經就地合法化了吧?也就是說騎電動滑板車的只是少數人,民主就是多數說了算.
不知是不是有ubike 的人看到這篇,那台掛在站點超過3個月的01-01587收走了耶!
還有來吐槽一下桃園全新的03-02335
雞排出廠的品管真的有問題,那個BB順暢度可以過關?
真的非常佩服樓主,擦邊球 大,
對公共政策的深入探討,
並願付諸實際行動,親身參與,實踐與履行。

樓主的普世熱情,感受甚多,
一,熱心公益
二,熱情助人
三,樂於分享
擦邊球
沒那麼偉大的情操,純無聊亂寫的啦
如果是用 APP 掃 QR CODE 租車的話還車不用再掃,因為是線上結算的

如果是靠卡刷悠遊卡租車的話,因為錢包是離線的,扣款金額要寫回卡中,所以要靠把把錢扣掉吧!
悠遊卡錢包儲存在晶片內,只是交易紀錄存在線上,所以還車不刷卡的話下次租車也會先補扣上次交易金額。
pc8801
是可以不用再掃,但問題是你得有確定你有確實正確地讓車柱結算了
sn245763
正確還車會響音樂。
桃園UBIKE2.0真的大有問題
又騎到一台組裝不良的車
03-02386
捷安特工廠到底是出了甚麼問題啊???
現場組裝明顯不良,後面品管也失靈....
請問版上各位大大,

為何雙北市一直都還沒有 橘色 電動u bike 呀?
中南部及桃園都已經有耶!
騎起來真的省力多了~
擦邊球
雙北在和雞排公司簽約的時候,當時還沒有eubike這個產品,而後來的加購也沒加上這項,現在因桃園有了,有人會跨區騎進來
qdede wrote:
請問版上各位大大,為...(恕刪)


電動E-UBIKE真的是一大好用的東西。
樓主的文章我花好幾天斷斷續續地看了。
想留個言卻不知道留什麼
我想了一下是寫的太好了。
導致我留啥言似乎都配不上樓主的文采。

如果能夠有更多縣市首長推行鄉鄉有UBIKE。
那絕對是超級利多的政策。
有的時候去偏鄉真的不知道怎麼通行。
使用公車不確定性還有易用性又太低。
如果有UBIKE的話絕對是首選。
畢竟門檻低彈性高又易使用。
如果是高齡化鄉村的話。
可以多多引入E-UBIKE。
上了年紀或許比較好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