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參與台北縣 off road 公共練習場規劃

各位好,我是在台北縣政府服務的squeez,目前正參予台北縣河濱自行車環境提升計畫,
在車友們的協助下,經過幾次踏騎問診,我們對河濱自行車道的環境優化等議題有了更直接的掌握 ,
在改善車道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能盡量照顧到不同車友族群的需求,以營造一個多元化的自行車環境,
讓台北開始為[打造一個自行車樂趣城市]做好準備。

在新店溪西岸的河濱開放空間,大約在中安便橋段(下圖西岸黃色區塊),我們規劃了一個[主題式運動區],
其中有一塊約30*50公尺的基地,我們認為可以設計為off road的練習區,
讓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嘗試不同的自行車樂趣 .

[邀請]參與台北縣 off road 公共練習場規劃


這個主題式運動區目前已進行細部設計階段,
基於[使用者參與]原則(這樣才能設計出使用者真正需要的環境)
我們想邀請off road的車友群族參與設計討論,在設計定案還有修正空間前,來打造一個對的方案 。

但必須說明的是, 河川開放空間受水利法規範,所以相關設施規劃設計都有一些法令的限制,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個想像力無限的方案,而是必須考慮法令,維護管理,經費成本的務實設計 。


這是我們目前的細部設計

[邀請]參與台北縣 off road 公共練習場規劃

有興趣的off road的車友,可以在板上留言給我們,或互相知會,如果大家有參予的興趣,我們來安排各位車友跟設計團隊的對話,讓使用者意見落實在設計方案中。

因為相關工作都還在往前推進,建請有興趣的車友在下週三(7/23)前確認參與意願,我们可以安排7/25(暫定)到現場討論。

squeez wrote:
各位好,我是在台北縣...(恕刪)


土坡場 ?

即使現在單車活動正夯,很多縣市的土坡場地依舊荒草雜生、廢置數年 ....



感覺上改成這種 Pump Track 場地,不但樂趣多而且可以學得很多OFFROAD的基本操控技巧
同時 Pump Track 比玩土坡的競速、飛躍動作安全很多 ~



在 PUMP TRACK 場地練習是完全不用踩踏,身體就有如車身的動力彈簧一樣,運用身體與單車的借力、使力、收力,玩熟了後很自然的就能輕鬆面對障礙地形,在offroad中的騰躍動作也會變的更優雅




建議squeez大大和版主聯絡,把這篇文章置頂!難得看到這麼有sense的政府人員,大家應該重視及珍惜!
要設計off road的練習區,那一定要找北臺灣OFF RAOD團的大大們,一起來討論的啦..........
找到一些資料,版內貼過了,換貼到這邊來大家集思廣益一下

-------------------------------------------------------------------------------

非常高興能聽到這樣的消息,場地雖有先天上的限制,
但有想打造另一單車族群的活動場地,給大家

首先建議是細部設計可否放個大圖的連結,因為看不清楚內容的文字。
很想參加現場討論,不過7/25(五)要上班無法前往,殘念...

之前在[聊聊天]您心目中OFFROAD單車公園是怎樣的?
意見七嘴八舌,或許不成熟,但有些想法可以參考看看。
稍微整理一下之前大家的建議
1. 有單位(人)管理認養、維護、常常補土、清垃圾、這樣場地才會長久。只管蓋,不管維護,後果堪慮。
2. 帶著相關規劃人員,走一趟目前有的場地實際看一次(如中福宮、阿昌林道...)。
3. 邀請實際有在騎車的老經驗的車友(如小飛俠、小胖哥都表示願意提供意見),參予規劃或試車。
4. 場地的規劃佈置是要可以改變的,讓新手與高手能夠共存的場地,隨著大家技術的成長或是比賽。

再來附上cd1970兄提供的,
西雅圖利用高架橋下方建造而成的單車公園(隸屬於county park,的一部份屬於政府公園體系)
場地設計施工的一些照片與路線規劃圖。
一步步建造的步驟,施工單位可以好好參考。

規劃圖




地形解說素描












施工照片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