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喜欢远足,爬遍了小小县城周围仅有的三座山,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就习惯的称之为南山、东山、北山,家住在北山山下,所以最常去的也就是北山了,连绵的一片,这也是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必到的地方,而相对远些的南山,因为稍陡,去的次数也不多,另外比较喜欢的就是东山了,相比只有矮草的北山,东山就显得丰富很多,有酸酸甜甜的沙棘,成群飞舞的蝴蝶,多到你闭着眼睛都可以捉到她,还有回荡在树林中伙伴的笑声。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开了家乡,那块长辈们认为贫瘠的土地,来到了更为广阔的森林,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没有了炎炎烈日下拂面的清风,河床边甘冽的泉……

工作了,可以不用再伸手和家里要钱,正值青春年少,埋头苦干的同时,心底也响起了野性的呼唤~~再也不能驻足公园,想起了草原上的蓝天,蓝天上白云淡淡……




从此加入了户外运动的行列,我的单车,我的水水山山……

小时候就想着自己骑车回老家,那时只有十四五岁,虽然感觉自己很大了,虽然爸爸口头上很支持,但是因为老妈的极力反对,还是没有行程,当初对于我来说遥远的两百多公里。
第一次骑行,被车友带去十三陵,全程一百三十公里,长长的路上尽是机动车的轰鸣,虽然没有加入自行车协会,但是还是跟着享受了一下会员的待遇,两元钱参观了航天博物馆,瞻仰一下经过战争洗礼的各式飞机。感受了骑行的乐趣。



再次出行选择了戒台寺,连续六公里的连续上坡,对于我这个从来不喜欢锻炼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挑战,害的我不敢继续前行去往潭柘寺,而是选择去青龙湖游泳,后悔就是这个样子,原来潭柘寺不在远方,只在我的一念间……
第三次是我熟悉的地方——香山,来过多次了,可是骑车上山还是第一次,高度、坡度使我还是没能骑上去,不过推车看风景也不错啊!




从此我又找到了逃避喧嚣的方法,我在运动,在动中寻找安静,静得可以听见枫叶落地的声音,而身体疲惫的好处是我可以酣然入睡,不用在梦境中继续挣扎。
如此反复,十三陵、香山、南北戴河、温榆河畔,北京的周遭那里能没有我们的足迹,单车到不了的地方,我们就徒步,这也是我要开展的项目,深深回味“行者无疆”。





走过的有泪水,也有快乐,我用手中的相机将它们定格,当我们再看这曾经的笑脸的时候,虽然已经白发苍苍,可那欢笑好似还在耳边回荡……




亲近自然,解去心灵的羁绊
何惧人生苦短
生生不息,我们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