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手了一輛2004年的Vios作為工務代步車,動了想把Q5 SB45換掉的念頭,本來很排斥電動車,但既然是第二輛休閒用車,用到的機率會很低,既然不常開充電頻率也低,所以覺得試換電動車也無妨。試駕過Audi Q4,雖然Level 2等電控技術有跟上新世代了,但內裝整體覺得很無感,後來改試iX2,內裝和駕馭感受有比較熱血,加速很快,但像在坐高鐵般,沒什麼感覺,當天又試了X2 M35i,本來只是好奇感受差別度而已,不試還好,上高速公路大腳油門那個換檔回火模擬聲浪,就算不是真實聲音但還是好爽啊😅 加上那個有發光logo的跑車椅,整體內裝又更戰鬥,於是就下訂它了...

新車目前入手不到一個月,老實說爽度很高,但可能因為Vios開一陣子了(以前除了日本旅遊租車從沒開過Toyota),突然覺得車子越簡單,就算是Toyota的1.5自然進氣四速自排,撇開安全性和性能不說,操駕回饋感受反而更直接,更有機械樂趣感。
M35i很有力,行駛起來快又絲滑平穩,但感受就是隔靴搔癢.....一樣,好像在坐高鐵,少了那種機械回饋操控感,能感受到一絲絲那些喜好老車玩家的感覺了...
加上科技功能選項一大堆,還真懶得研究,覺得基本需要的幾個功能摸熟,其他就不想管了🤣
X2 M35i入手後初步感受
文章關鍵字
很有個性的車
kaneyu64
外觀就見人見智了,我第一眼在路上沒有很喜歡,但藍色加上M35的性能套件就好看多了
最近也是剛交車,能文能武的車,搭配回火模擬聲浪開起來很爽🤣
kaneyu64
真的很爽
現在BMW車,幾乎都是線控裝置,包含煞車踏板,簡單說BMW的駕駛座,跟遊戲機上的模擬器是差不多的裝置,當然車身的動態回饋,模擬器是無法與之比較。

BMW在電控設計製造及運用,真的非常強,車輪滾動的方向,運用四輪的輪速(霍爾)感應器竟可以判斷出,輪胎滾動方向,進而控制環景顯示車身往前後時,自動變換車前或車後影像(截至現在唯有BMW,M.B目前尚未使用),而其他車廠的前後鏡頭切換依據,都是檔位開關。
BMW也是最早推出依方向盤轉動角度,畫面會顯示不同角度影像(模擬攝影鏡頭轉動),這與其他車廠只顯示(固定影像)是切線完全不同。

X2雖然是前驅模式為主,全車系均配有電子差速度(eLSD),完全消除前驅車固有的推頭效應,這除了有更好的過彎性能,也降低及改善了前驅車成員,比較容易暈車現象,當然這是要付出代價,後輪來令片磨損速度超級快,方向盤轉動次數及角度越大,磨耗速度越快(約1-3年,比前輪來令更快很多),但換到是更好的過彎能力及安全性,過彎方向盤轉太大時,失控或HighSide機會,發生機率微乎其微!

BMW的精準操控性,在X2上,也沒因前驅模式而降低,反而更有人車一體之感。
kaneyu64
專業[拇指向上]
低速時蠕動感很明顯嗎(雙離合器)?
LEi
bmw mdct 低速輔助 (LSA)完全不會有蠕動感,除非車子有問題
大鼻
[讚]
恭喜入手美車一台
kaneyu64
謝謝[微笑]
BMW的DCT(雙離合器),除了傳動效率高外,故障率也超低,搜尋一下,就會理解。

多數車廠的雙離合器接合反應,都有些慢,而BMW DCT反應與AT幾無差異。
這顏色超帥👍
kaneyu64 wrote:
M35i很有力,行駛起來快又絲滑平穩,但感受就是隔靴搔癢.....一樣,好像在坐高鐵,少了那種機械回饋操控感


我開m340i 有一樣的感受,後來我去試m2,指向和底盤的感覺就直接許多…
4月初我太太跟樓主一樣換了一台X2 M35,
迄今2個多月,我也來說說感受。
優點
1.椅子的包覆性很好
2.變速箱沒有一般雙離合器的頓挫
3.車內安靜
4.車高適中,空間適中不侷促
5.動力足夠
6.都市駕馭輕便靈活

以上這些優點如果去掉廠牌,
是不是覺得很不像在形容BMW

缺點
1.沒有傳統BMW給人駕馭感受,人跟車是分離的
2.高速公路及山路給駕駛者回饋模糊,沒有信心
3.電子設備控制方式多樣但太繁複,不直觀
4.倒車聲音太難聽

我個人對它的結論:
是一台很好的家庭用車,
家庭主婦會喜歡,但不需買M35,
這動力和它的操控感完全不搭

不過我太太喜歡就好,
我只說不要選輕油電或電車,
因此就決定M3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