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車 - 535d遭遇GS450h!B柴車隊對上GS軍團!


xinchun1980 wrote:
看來平衡報導的責任就...(恕刪)



水~~~~
I am Enjoy wrote:
哈哈...本來討論5...(恕刪)




所言甚是~~~尤其是最後那句,Enjoy大
各位大大, 可以私訊給我remap的店家嗎.謝謝.
15151515151515
在公道上, 我覺得要把 自然進氣引擎 又是 自排 的 G37S 發揮出最高戰力並不容易.

G37S 最高戰力是在引擎轉速5000~7500轉+高終傳比的變速箱,(最好再用高流量+RE晶片+排管,把高轉馬力逼出)
但是高速公路遇到慢車,油門一鬆掉, 轉速一掉出5000轉, 又要再急加速時, 就是小小罩門.
這種3XX匹馬的N/A車, 對付市面一般車種, 當然有絕對優勢,要對抗渦輪車, 則要知道渦輪車特性.

B家柴油低轉有大扭力, REMAP過高轉也極利害,
就算遇到慢車轉速掉下,
但是柴引低轉扭力大, 油門一踩速度就又跟上來,戰力極強. 適合公道多變路況.

碰到B家柴油大軍, G37S 一定要用駕駛技術維持在高轉速, 發揮N/A引擎高轉特性, 避開N/A+自排的罩門, 才有可能發揮水準.

525d 就算re過, 馬力也很困難看到300匹, 因有大扭力為後盾, 面對多變公道, 遇到3xx匹的NA車 也能抗衡.

一台100~200 13秒的A車,
一台100-200 15秒的B車,

A,B車看似性能有差距,
公道上
只要B車全油門先走,
A車想一下再跟上(想一下+退檔+拉轉速..就已經2~3秒過去了),
A車就算P-BOX實測比較強, 但在公道上不一定追得上.

我自身開RE過2.0T汽油渦輪車, 碰到2.0柴渦, 也是要一直維持2.0T汽渦在中高轉速的動力好球帶, 才有把握去追擊.
如果不知汽柴特性,2.0T汽渦也不見得追得上2.0柴渦.

LU660104 wrote:
在公道上, 我覺得要...(恕刪)




見解精闢的一段文章
有道理...所以才要交交朋友測試看看~~

當然公道上...誰少踩煞車誰就快....但是又不是賽道...所以玩玩就好!!

我跑的原則....不跑路肩....不開遠燈.......盡量不切別人車頭...單純靠選道優劣!!

路上跑輸過一台SLK55, 極會鑽, 但是也跑輸過車友的增壓SWIFT, 都是車多的時候, 所以不是為了證明高速公路誰會鑽~~ 我心臟太小..不敢~~



來交個朋友比較好~~~~


I am Enjoy wrote:
哈哈...本來討論5...(恕刪)


請問Enjoy大,

G37的"REMAP"是上增壓嗎???還是單純改晶片變更輸出與突破電限??

有緣開過幾次,也是難以忘記的車種之一




-

另,不知B柴REMAP後對引擎負擔會否太過加重or其他副作用?
or大家用了都頭好壯壯,那當然是要改的了

這樣看下來會覺得好像B牌不該買汽油,跟一般想像的不太一樣
Toyogawa wrote:
講句中懇的話~
G35加速過程的確刺激熱血,我也曾以原廠未改G35幹掉一堆BMW 3.0 NA的車...

123d加速~未re都要7秒,當然不是G35的對手,不過過200後(其實應該說~180以後,123d就可能追越G35),我認為123d後勢看好,尤其是我曾經過25.5格.而G35我踩到穿過車底版了,也只到24.5格...

re過的525d...曾跟著我的740Li(E66)一起以25.5格遨遊了幾秒,便以26格左右的速度離我而去!
現在我開了台油電車,只比省油~不比加速(恕刪)


Toyo大,

我跟您報告一下當天的好夢實境。

小白I跟我一路相伴,兩台原廠未改的G37S與X1 23d,
馬力相差120,足足一大級距!
但小白I車重加多載一人約多80~90kg(修正)。我扭力僅多4、但2000轉就峰值。
兩位駕駛都不是菜鳥,但一樣對路況不熟

起步加速我有被稍稍拉開,證明G37S 0-100加速的實力。
而高速領域越靠近錶底,我也感受到23d的無力感。(尤其對照前面的M5
但沿途變換車道或踩停再加速(小白I副駕駛說都在二十格以上,我是沒空盯著錶)
我卻覺得23d表現的更敏捷且輕鬆!

所以本來小白I在前,但途中一個轉身我不知為何超前 然後兩兩相伴到終點。
(小白I有再嘗試超前,但剛好沒成功
我不至於會這樣粗糙的以為23d可以比G37S快!
但我認同小白I副駕駛下車後的評語:G37S要甩掉原廠未改的23d沒那麼容易

當然,我相信23d去re完後,將更有餘力去糾纏300多匹馬力的車




xinchun1980 wrote:
幫我們辛苦的小白說句好話
那天夢中
一直維持在二十多格的小白
底盤穩定度也是不錯滴
夢境中本體感覺只有十五格

手腳並用的部分作用是增加視覺豐富度
並造成副駕駛眼花撩亂的夜盲效果...(恕刪)


xinchun大,

合併樓上119F留言,
以下是我們兩台車當天一路好夢醒來後,我整理後的分析:

1. 帳面:
G37S最大優勢:多120匹馬力!23d最大優勢:少了乘客共輕80~90kg(修正)

2. 帳下:
23d扭力馬力峰值各出現在2000及4500,走停轉彎不易掉速。
這是汽油車難做到的。得靠控制檔位吊高轉去彌補。

3. 駕駛:
一樣路不熟,我吃虧在待罪之身,前面沒擋箭牌我要分心注意不敢衝盡。
所以途中M5閃掉慢車跑走之時,是我最皮皮挫的時候
小白I吃虧在為了吊高轉,手腳並用很忙,不知有沒降低專注力

所以整體下來,起步小白I拉開了距離,但23d一下就貼上來。
一路緊貼相隨,降速變換車道之際、23d利用G37S轉速掉下的失速間隙超車!
後段兩者都維持在高速,但小白I已難以拉出瞬間差距再超車了!
尤其23d轉速起降之間靠扭力銜接不易掉速,而動態變換間則更能展現BMW底盤的優勢。

所以B柴渦輪因較沒有高速疲軟的問題,配上優勢底盤操控,
汽油車與汽油渦輪的馬力優勢則易被抵銷,甚至需要更高度的技巧與繁雜的操作支撐,
如一邊快速換車道一邊手撥換檔吊轉速,才得以相隨緊貼!
但只要一個失神、產生掉速間隙,就可能前後易位!

至於我試駕G37S的操控感想,後面繼續補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