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hsing wrote:
其實在動態反應方面I...(恕刪)


媒體上面的比較可以當作參考
只是小弟擁有IS250 6年的時間,最近也試開過幾次IS300H BMW316 116的經驗
個人覺得IS的操控仍是不如3系列的,3的油門換檔反應更是快很多
IS一定要拉高轉速才勉強有3系列的加速感

剛性底盤也明顯有差,最明顯的是IS在進停車場上下坡道都可以聽到
車身變形拉扯的聲音,3則不會有,高速行進時IS的穩定度也不如3
兩台車內裝我都拆過,拆3系列的難度要比IS難上許多
3系列的鈑件非常厚實密合度高,且卡栓的接合很緊密
IS較為輕薄軟弱
兩車本質還是不太相同
要是小弟有閒錢可以養車,可能考慮換台BMW420或220I來玩玩
lexus_sky0066 wrote:
媒體上面的比較可以當作參考
只是小弟擁有IS250 6年的時間,最近也試開過幾次IS300H BMW316 116的經驗
個人覺得IS的操控仍是不如3系列的,3的油門換檔反應更是快很多
IS一定要拉高轉速才勉強有3系列的加速感

剛性底盤也明顯有差,最明顯的是IS在進停車場上下坡道都可以聽到
車身變形拉扯的聲音,3則不會有,高速行進時IS的穩定度也不如3
兩台車內裝我都拆過,拆3系列的難度要比IS難上許多
3系列的鈑件非常厚實密合度高,且卡栓的接合很緊密
IS較為輕薄軟弱
兩車本質還是不太相同
二代IS250在操控性上確實與3有一段差距,但我想你並沒有試駕或拆解過強化許多的三代IS250。你試駕過的IS300h則是被電池的重量拖累,總車重比316i多了約300公斤,是油電車先天上的物理障礙。

有關IS250與3系列的操控性比較還可以參考Edmunds日前所作的IS250 F-Sport vs 328i M-Sport line評比:
http://www.edmunds.com/bmw/3-series/2013/comparison-test.html?SID=20xlil79bvh&kw=flexibletexttool&PID=6153894&AID=10364102&mktid=cj260233&mktcat=affiliates

"Where the Lexus does trump the BMW is in steering feel and precision. We'll say it again: The 2014 Lexus IS 250 F Sport has better, more precise, sharper and more communicative steering than the BMW 3 Series."(Lexus贏過BMW之處在於方向盤的路感與轉向的精準度。我們再重覆一次:2014 Lexus IS250 F-Sport比起BMW3系列擁有更好、更精準、更俐落並更具回饋感的轉向系統。)

不過IS250的引擎動力已完全跟不上時代了,這是它的致命傷,只剩下高精緻度的優點。
blhsing wrote:
二代IS250在操控性上確實與3有一段差距,但我想你並沒有試駕或拆解過強化許多的三代IS250。你試駕過的IS300h則是被電池的重量拖累,是油電車先天上的物理障礙。(恕刪)


我並不覺得三代IS 250比二代IS250有強化多少
何況本人的車已經改了TEIN CS避震 CUSCO引擎拉桿
F-SPORT前後防傾桿,RAYS鍛造圈TOMS底盤拉桿 PSS18吋胎,操控還會比三代IS250差嗎?
就是對操控要求才會去改這些東西,但事實上還是沒有BMW那種韌性沉穩的感覺
況且新GS450H GS250我也都開過了,應該不會不知道差異吧

車身內外鈑件日本車目前看來都沒歐系車那麼厚實緊密,最新IS300H IS250也是一樣
IS300H我也都拆過,跟舊款IS250沒什麼差別,甚至更單薄好拆.會知道是因為剛好朋友在做汽車音響
現在車會愈改款做愈好?其實都錯了,組裝用料最好的反而是最早的IS200

lexus_sky0066 wrote:
我並不覺得三代IS 250比二代IS250有強化多少
何況本人的車已經改了TEIN CS避震 CUSCO引擎拉桿
F-SPORT前後防傾桿,RAYS鍛造圈TOMS底盤拉桿 PSS18吋胎,操控還會比三代IS250差嗎?
就是對操控要求才會去改這些東西,但事實上還是沒有BMW那種韌性沉穩的感覺
況且新GS450H GS250我也都開過了,會不知道差異在哪嗎

車身內外鈑件日本車目前看來都沒歐系車那麼厚實緊密,最新IS300H IS250也是一樣
IS300H我也都拆過,跟舊款IS250根本沒什麼差別,甚至更單薄好拆.會知道是因為剛好朋友在做汽車音響
現在車會愈改款做愈好?其實都錯了,組裝用料最好的反而是最早的IS200
如果底盤的開發進化只需要換換避震、加個拉桿就好的話車廠也不用花這麼多錢和人力在這上面了。你所做過的零件升級多少是有幫助,但整體的車輛動態調校並不是簡單地一次把零件都個別升級就好的,而是要花上許多時間與人力不斷地測試與嘗試才能找到能達到理想動態表現平衡點的零件設定與設計組合。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至於日系車的鈑件設計得容易拆解維修,在能達到同樣具競爭力的車輛動態表現的情況下我實在看不出來這樣的優點為何會被說成是缺點。
lexus_sky0066 wrote:
我並不覺得三代IS 250比二代IS250有強化多少
何況本人的車已經改了TEIN CS避震 CUSCO引擎拉桿
F-SPORT前後防傾桿,RAYS鍛造圈TOMS底盤拉桿 PSS18吋胎,操控還會比三代IS250差嗎?
就是對操控要求才會去改這些東西,但事實上還是沒有BMW那種韌性沉穩的感覺 ...(恕刪)

裝了一堆拉桿&改了避震還追不到BMW沉穩韌性的感覺
那是因為您沒有把Advox避震裝上去呀
雖然我是看過3代GS裝Advox,車主覺得比E60 5系列還讚
2代IS的Advox裝上去有沒有一樣的感受我就不知了
樓主我跟你講拉, 有沒有開過雙B?台灣人最愛雙B,沒有就買雙B
買了一次就知道雙B是這麼一回事, 車好沒錯, 保養
較貴不提, 五年後陸續的修車費用肯定比L牌高

若樓主是3~5年換車盡管買雙B或以上, 你買來
要用10年的, 後續保養修理改裝L應該較便宜

男人都有雙B夢, 像小弟是嚐過知道後, 嗯好⋯
我不是有錢人, 買L就很好了

ariete wrote:
裝了一堆拉桿&改了避震還追不到BMW沉穩韌性的感覺
那是因為您沒有把Advox避震裝上去呀
(恕刪)


這根Advox避震裝上去就能有BMW駕馭的感覺
真有那麼神奇的話我還真願意嘗試看看啊!
blhsing wrote:
如果底盤的開發進化只需要換換避震、加個拉桿就好的話車廠也不用花這麼多錢和人力在這上面了。你所做過的零件升級多少是有幫助,但整體的車輛動態調校並不是簡單地一次把零件都個別升級就好的,而是要花上許多時間與人力不斷地測試與嘗試才能找到能達到理想動態表現平衡點的零件設定與設計組合。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至於日系車的鈑件設計得容易拆解維修,在能達到同樣具競爭力的車輛動態表現的情況下我實在看不出來這樣的優點為何會被說成是缺點。(恕刪)


好的操控當然要這些底盤零件升級才有可能提升,
三代IS用的原廠KYB黑桶避震器 19MM防傾桿 17吋鑄造鋁圈 ER33輸胎 雙活塞煞車,車廠再精心調校就會有多好操控嗎?我真的不相信!
有點常識的都知道一台有改底盤的一代IS隨便都可以海放2 3代沒改的IS
就像玩汽車音響的人不花錢升級喇叭 線材 擴大機,靠原廠兩光喇叭來精心調教 會有多大的提升?

我說的並不單是容不容易拆解維修而已,而是鈑件的厚實緊密程度,愈厚緊密當然愈難拆解
找些例子:最鬆散好拆依續是SOLIO CIVIC6=>一般國產車=>日本進口車=>歐系車
愈密合厚實的車子換來的就是更好的鋼性紮實的行路性,反之則零零落落異音一堆
IS有它的好,但這方面比起歐系車仍然有一段距離
我沒這個迷思,所以同價位我不買E250和528i,卻買GS450F版。同樣的人,4代GS社團還不少。
聽到路人巴拉巴拉心裡會不會不爽?當然不會,我哪能在乎天底下無數土包子的想法...



LeonYu0401 wrote:
甲:這台是新款IS耶,還蠻好看的!

乙:這台多少錢啊?

甲:200多萬!

乙:頭殼破洞!花200多萬買一台高級TOYOTA!

如果你買IS之後某天當你聽到路人在討論你的車子的時候,你一定會後悔當初為何沒有買BMW!(當然!我並沒有排斥L牌,只是說真的,價錢差不多,為何不買雙B?)


PS:很多車友都說沒有品牌迷思,但聽到這些話而心理不會不爽的到底又有能幾個?
如果樓主這輩子沒買過雙B,建議還是就直上BMW吧

畢竟BMW是大部分男生的夢想之一,避免過不了多久又要上來問一次

而且雙B畢竟是生活周遭大部分人認定的主流品牌,或許感覺可能有點庸俗

但是舉目所見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不是嗎?

另外如果真的要拿LEXUS來比,真的建議樓主不要考慮這一代的IS

上一代的外型好多了,這一代車尾那個斜切下來的梯形,把整台車的視覺效果都弄小了

感覺的就像是剛最近剛推出的VIOS,加上那個像日本鋼蛋卡通造型的水箱罩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跟LEXUS形象的差異感,如果要選,建議還是選ES系列以上

不然就是BMW 3系列,相對看起來成熟穩歛多了,相信這樣的形象也可以讓車子可以多開幾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