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後方被追撞,前方氣囊不會爆?

pitt563 wrote:
大哥你說國產車用手焊...(恕刪)

印象中是在汽車技術網看到的
有位車有發問如何提升車身剛性(大概)
就有網友(好像是LANCER 改EVO的那位)提到直接換美規喜美的車台比較快
原因就是 美規喜美用機器點悍
和台規喜美的人工點悍相差明顯...
Lattech wrote:
呃, 這位網兄, 國...(恕刪)

機器跟人工的問題我再另一篇回復了

我不是說過機器悍的會比較齊一嗎
人工悍的絕對不可能會跟機器一樣準確
至於扯到法拉利的話....
如果這些台裝車都賣一樣的錢再談論吧..

至於側撞測試有沒有汽球差很多的新聞
我肯定U-CAR有(因為我是在那看到的)
http://auto.big5.enorth.com.cn/system/2003/08/26/000621107.shtml
依我研究車子那麼多年個人還是覺得歐系車真的比較安全,但前提還是要繫好安全帶
天空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gtr11082002.html
很有趣的討論
謝謝各位提供各方的意見
不過我從這件事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我想是從今天起我會檢討我平常的開車習慣
畢竟安全最重要 錢可以賺 命只有一條 而且不是你自己的
如果真的出了什麼事 會早成很多人傷心難過. 因為這樣更要小心
我也開白色MINI 最近也不是很順 可能最近的白MINI犯太歲
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又下新聞標題
"許瑋倫乘座Mini Cooper 國道警:是經常發生事故的車種"
因為01不能轉貼新聞,所以就不PO了

台灣人往往都不能從經驗記取教訓,許瑋倫這次的死調查報告還沒出來前,的確不該在否定MINI大作文章,特別是撞擊四顆星的車子.
MINI的名聲也可能因為這次事件一併被媒體搞臭,就像當年的VOLVO暴衝事件一樣.


希望許瑋倫在另一個世界做個快樂的天使,最後一次看她演的戲是雙璧傳說

ariete wrote:
其實Soong大的理論有點缺陷
一個沒通過撞擊測試的車,只是代表他沒接受一個認證
並不代表他不安全
如果你要說一台車沒有通過撞擊測試就是不安全
國產車是有依據一定規範生產的,跟國外生產廠簽的約是一樣的甚至更嚴
不要把它當紙糊的...(恕刪)


照你的邏輯,那要【認證】幹嘛?
你家瓦斯器具也無須國家安全認證,
大樓蓋好了也無須消防安全驗收,
高鐵直接通車算了…。
真不知道你是不是電視看太多了,
學那些官員和記者打官腔~

ariete wrote:
我們現在買的進口車
接受撞擊測試的也只是從生產線上的某一台而不是我們現在開的這台(畢竟撞壞了就沒得開了)
依照Soong的想法,我們車也沒有經過"真的"撞擊測試呀
為什麼我們相信他是安全的??
因為工程是有一定規範的
依照這個規範所生產的東西它可以達到這樣的表現
所以我們拿其中一樣來測試就可以代表全部的東西都達到這個表現
既然國產車也是簽別人原廠的約來生產的
焊接點強度和版金強度也測試通過了,基本上車體結構強度是可以放心了
沒有辦法選很多氣球是真的很爛
但是氣球不是萬能,也不是安全的保障...(恕刪)


請你將先前的文章看清楚一點,
沒有人說【氣囊是萬能的】,
所有安全設備都是一點一點的增加安全係數,
你可以自己不注視,
但不要再用歪理自慰了。

手機或電腦由不同國家代工,
產品的精細度就有差,
那你覺得車子呢?
如果國產的規格跟國外一樣好,
那為何不敢測試一下?
如果有漂亮的數據,
那宣傳成本與效果遠比拍攝一堆【幸福房車】的廣告強多了吧!
(就我所知,國產車有在台灣測試過,標準比歐洲低,結果卻拒絕公佈~)
國產車安不安全我不敢說,
但沒有安全測試數據給消費者看之前,
你們這些人憑甚麼替國產車辯護?
這是最基本的底線,
唯有這樣的堅持和論點才能促使國產車商重視車子的安全性。

我不討厭T牌的車子,也喜歡H牌的操控,
但是這些在國外測試風光的車子,
拿到台灣後卻丟掉一堆安全設備。
買個冷凍豬肉都要注意有沒有CAS認證,
買個國產車卻可以沒有任何安全測試的數據,
吃到壞豬肉,頂多住院幾天,
但是車子安全性卻直接關係到許多生命的存活,
我真的不知道你們為甚麼要昧著良心替國產車的安全辯護呢?

我希望這些重視安全的車主,
能站出來讓大家多認識車子安全性,
政府和廠商沒有給我們正確的安全觀念,
那就靠我們自己去一步步去推廣,
透過嘴巴跟親友講,
透過網路跟陌生人說明,
如果台灣所有的車子都有歐美基本的安全設備,
也許每年可以減少幾十個人死亡,
減少幾十人癱瘓或重傷,
這樣就讓上百個家庭免於破碎,
更是關係到上千人的命運…。
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
拯救生命於無形~。

Soong
有些感慨,當有人認為歐洲車很貴時,沒錯~它的確很貴,可是如果歐洲車能在你發生意外時,哪怕只是增加1%存活率,你會發現,多花的100萬其實竟是如此的便宜划算(反過來說:人命真是不值錢,因為往往絕大部份的人情願去跟死神賭一把而去省那100萬),因為"生命是無價的"


很喜歡SAAB的廣告詞"SAAB對安全的努力令人尊敬,因為生命無可取代"



據我所知:SAAB是目前唯一在車上配備黑盒子的車子,就像飛機失事要找黑盒子去判讀原因是一樣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藉由判讀去修正車子的安全防護,讓車子更安全,全車系5顆星不是喊假的
昨晚一位好友開車回台北,
也是碰到一位駕駛擦撞路肩,彈回車道,
在我朋友的前面打轉,
零件散落一地…,
他整個人嚇呆了,
因為當時他車上載著父母(他要結婚,回南部送喜帖),
完全沒有可以反應的時間,
(但他知道不能急煞車,不然他的老車子一定打滑,再被後面的車子追撞…)
沒有擦撞到肇事車輛真的很幸運…。

他是很安全開車的人,
駕駛技術也不錯,
大概覺得自己不會遇到車禍,
就算遇到也應該避的開…。
這次的經驗後,
他不再鐵齒了,
也開始考慮我平常跟他提醒的安全觀念。

你可以規範自己的開車行為,
卻無法預測旁邊的車輛是否如此,
許多事情沒遇到之前都很鐵齒,
但遺憾的是,
當你真正遇到後,
恐怕也沒有機會再鐵齒了~

Soong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神劍闖江湖 wrote:
有些感慨,當有人認為...(恕刪)

也看過別種說法
saab 和 V 出廠的車輛中
有一定數量之車輛裝有黑盒子

先進國家目前對 追撞 都沒有 國家標準
小弟推測可能因為追撞的相對速度較小

目前似乎只有 lexus LS460 和 RX
配備有
偵測到 即將發生追撞前
前座座椅頭枕會先行出來接住人員的頭部

Rear-End Pre-Crash Safety System
mantle wrote:
這讓我想到了以前有看過Discovery 有撥過關於求生的節目,裡面有提到萬一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故障了,你要怎麼處理?答案是"待在車上,不要解開安全帶,也不要下車,打電話求援",似乎這個觀念要多宣導一下....

這個觀念? 你應該要講清楚狀況吧?
這個狀況應該是車子故障停在行車線上, 而且應該做的動作第一個應該是打開警示燈才是.
1. 打開警示燈, 拉上手煞車, 自排車置於 N 檔, 手排車至於空檔
2. 保持繫上安全帶狀態, 打電話請求救援
3. 如果沒有行動電話, 那就靜待救援, 留在車上, 勿下車.


如果今天車子可以開到路肩, 那麼動作就應該是:
1. 打開警示燈, 拉上手煞車, 自排車置於 N 檔, 手排車至於空檔.
2. 車上所有乘客由護欄側下車, 包括駕駛也是一樣, 並且越過護欄站在高速公路 "外", 距離護欄數公尺
3. 駕駛打開後車廂取出三角架 (此時如果有另外的乘客, 應該請一人警戒提醒駕駛是否後方有來車接近)
4. 將三角架置放於距離車子後方至少 100 公尺處
5. 回到護欄外, 打電話請求救援
6. 救援車輛抵達前, 絕對不要回到高速公路 "內" 或是滯留在車上
7. 救援車輛抵達後, 仍然對後方來車保持警戒
8. 車輛故障排除後, 請救援車輛駕駛協助警戒, 取回三角架. 如果車輛故障無法當場排除, 必須拖吊, 則於拖吊車作業時協助警戒. 等拖吊作業完成後, 取回三角架, 然後隨拖吊車離去.
人生?大哉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