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只有兩個討論點:
1)鄉下地區的租金與購屋成本比例。 如果一間房子只要300多萬,但一個月租金卻要個一萬五,那已樓主現在的經濟帳況,或許貸款買一間房子,貸款可能都比租金還低,那其實買房是比較划算的。
2)樓主糾結的,是手上這一百五十萬的現金,是要拿來當購買房子的基金,還是買車子?如果只是怕孩子被雨淋,如果平常不用車,那載孩子上個學,是要開多好的車子才安全?那如果是想說,假日出去玩會淋雨,那也可以去出車呀?總之,拿孩子會被雨淋,當作是購屋的動機,似乎就有點牽強。
如果我是樓主,我會先考慮租金跟房貸的差異性,如果可以以最小的房貸額來抵租金,那我會先買房。至於手上的一百五十萬元,我會拿出一百萬來做投資,剩下的五十萬當作備用生活基金。
至於孩子出門被雨淋?我覺得是小題大作!30年前我們出門上學,哪個不是穿雨衣、雨鞋,假日出遊誰有能預測天氣?真的怕就是輕便雨衣帶著,乾衣服一套帶著,孩子很快地就大了,有父母在一起淋雨的感覺,可能還勝過高級轎車。
真的很在乎,那就買一台好的國產車!當然,如果真的國產車的安全性,讓你完全吃之一鼻,那就乾脆不出門,要不連討論也不,直接去牽一台車回家就是了,我想後者應該是你想要聽到的答案!
faxio wrote:
買房子比較好 ...(恕刪)
這其實是一個謬思!以現在五都的的高房價,先買房其實是貧窮的開始。
先看看富人怎麼賺錢的--- 資金 -->銀行 -->融資給客戶繳房貸-->賺取利息-->資金
再來看看窮人怎麼花錢的 --- 微薄的薪水-->買房子-->跟銀行借錢繳房貸-->薪水扣掉房貸本息-->剩下無幾
當銀行放貸的資金月大,意味著賺取的利息越高。相對的貸款戶貸款的金額越高,時間越長,繳的金額也就越多,這其實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是若干年後,銀行除了投資的本金還在,卻賺取了一大堆的利息,可相對的,貸款者花了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剩下一間陳舊的房子不動產,手上卻沒有任何的閒錢可以享受生活。
所以買房與否,最主要是要考慮,你要花多少利息與本金,如果居住的生活條件是必須的,那其實只要房貸的利息低於貸款,那買房就相對的是合理及必然。反之,要是房貸的利息遠遠高於租金,那就會把身上所有的錢,壓在一間只能住卻不能買賣的不動產上。
當然,一定有很多人,享受了房子漲價保持的效果,這點不能否認。可是,如果同樣的一筆購屋資金,累積多年的投資後,其實獲利和,扣除房子的維修、年份折價,以及各種稅金,報酬率往往不亞於房價的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