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chubby wrote:
其實訂價策略是參考Benz的訂價...(恕刪)
前幾天去看F30,和業務在聊,漸漸覺得其實在台灣,雙B的定價除了參考彼此相近似的車型外(當然也會考量其他競爭品牌,如Audi, Lexus),要重要的他們還有個共同的對手--美規平行輸入。以F30 335i為例,在美國全配售價大約150W台幣,但如果自辦進口,加上代辦車商約10W的淨利,大約總車價也會來到NTD290~295W,相較飯的目前335i的NTD310W牌價及折價空間,就非常接近了,在這樣的條件下,我相信大多數的車友在考量保固之下,都會跟總代理買。同樣的現象其實套用在Benz上也是相同。
這也是為何我們很難在水貨商那裡找到全新的雙B車款,因為價錢根本沒競爭力。但或許你會問,政府課稅並不是只課水貨商,總代理進車也是課一課的稅啊?沒錯,但總代理和原廠直接拿車是用批發價拿的,絕不是我們在美國或在歐陸看到的市場零售價。尤其Benz, Audi在台灣現在己經是原廠直營了,那他們在台分公司的取得成本一定又更有競爭力。這也是為何自從台灣賓士入主之後,飯的在BMW的牌價上往往不一定會訂的比賓士低,而實際成交價上,Benz又比BMW有更大的殺價空間,所以現在飯的如果要和Benz或Audi打價格戰,可能受傷的會是自己。
至於批發價和零售價的差距,這我們就只能推估了,小弟也是開歐美線貿易公司的,我想BMW原廠給飯的的批發價相對是零售價的成數,應當也和一般歐陸廠商相去不遠,但,抱歉小弟不能講多少折,太敏感了,不過大家可以去觀察為何高速公路上條伯伯都愛用BMW 520,而沒有任何國產汽車業者會去挑戰(裕隆可是馬友友概念股,別忘了);再參考520d在歐陸的零售價大約在NTD150 ~ 160W來看,應該心裡就有底了。
以飯的在台灣很優秀的表現,原廠在批發價上應該會給予很不錯的折扣(台灣BMW銷售數量肯定比香港高),但台灣BMW牌價卻相較香港高出許多,我想主要原因除了香港稅率較台灣相對較低之外,總代理(或在台分公司)抓的Margin也是高了一點,而雙B敢抓出較高的margin我想主要也是考量水貨車價格壓不下來,有恃無恐,另外就是考量台灣市場2B1A競爭激烈,任何一個車款在新上市蜜月期之後,免不了都要來個一波波的促銷活動,所以初期牌價也一定要保留一點空間。
總之,就目前要入手雙B來看,還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入手時機很重要,多打聽多比價也很重要,畢竟不論是BMW還是Benz,他們在訂價上都還保留了很大的空間,要不要給折扣,要不要做促銷,其實只是時間點的問題。
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