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撞擊點不對所以氣囊沒爆?

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
"沒撞到撞擊點"
"沒撞到撞擊點"
"沒撞到撞擊點"

撞到貨車大車公車 車頭潛近大車下
有這種結果不意外

問題不在BMW
問題是寶島台灣政府沒有嚴格先進的規範大型車輛需有跟一般轎車相容的保險桿
土炮車體滿街跑沒人管 島民只能自求多福
"車商表示,原來這款車是可潰縮式車體,因此就算車頭損毀如此嚴重,安全氣囊不一定都會爆開"

喔~~ 嗯...? A......
這年頭車商只要會賣車就好...
當初看到"iDrive"就覺得BMW是想當汽車界的APPLE想瘋了,
所以一定要有個iDevice。

果然還學到iPhone4的精隨......
iPhone4拿的姿勢不對就沒有收訊,
現在白藍徽撞的角度不對就沒有安全氣囊的保護。

所以無論有沒有綁安全帶,開白藍徽的時候反應要很快,
萬一煞車煞不住或者快被撞上的時候,要先控制撞擊角度或被撞角度以策安全。
敬請認明 phantom_ethan 正確拼字。 phantom_ethan 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Sleeace wrote:
"車商表示,原來這款車是可潰縮式車體,因此就算車頭損毀如此嚴重,安全氣囊不一定都會爆開"
喔~~ 嗯...? A......
這年頭車商只要會賣車就好...


哈~對啊!看到這段,真是給他三條線!
不過,不曉得會不會是記者只取部份片段的說法而己!

但~如果車主繫上安全帶,就算氣囊沒爆開,還是很有機會全身而退的!

但水箱都破了,Sensor還沒反應來爆氣囊,的確讓人很懷疑,會不會本根是壞的!
這種事不處理好,以後還是會發生。
訂個國家標準,賣場需把這種撞完後氣囊沒爆的1:1照片貼在明顯的地方,並且賣車時就需對著這些照片告訴買方,哪些情況下會發生撞完後氣囊沒爆,善盡告知義務而且車商一定對自己賣的車有信心,所以也不用怕告訴買家實話。


都是車主不對
沒撞到撞擊點 所以車子氣囊沒爆
下次要對準 才有得賠


"車商表示,原來這款車是可潰縮式車體,因此就算車頭損毀如此嚴重,安全氣囊不一定都會爆開"
可潰縮式車體這不是T牌神車標準用語嗎??怎麼出現在B牌
照新聞上面的說法, 假如這種撞擊不致於引爆氣囊的話, 那這位車主應該沒繫安全帶, 因為假如有繫安全帶,

車在撞擊後, 安全帶會整個鬆掉不會再拉回去原狀, 這種是一種安全措施, 讓駕駛或乘客要逃離車子的時候

不會被安全帶纏住.

我不懂, 為什麼原廠沒有把真相講出來. 因為直接看安全帶就知道有沒有繫了.

doco0454 wrote:
撞擊減速G力不夠吧。就小弟所知,氣囊整顆含感測器是在方向盤上,而不是在保險桿上,只要減速G值超過設定就會爆。...(恕刪)

是減速G值沒錯啦,可是現在的G-sensor都是壓電元件,大部份都安裝在中央扶手下方車身鈑件上的SRS CONTROL UNIT,裡面設有兩個門檻,超過兩個門檻的減速度才會引爆,這樣可以減少誤爆,況且這位車主如果繫上安全帶,應該不會直接把頭撞上前擋吧.....
至於doco0454大說的SENSOR在方向盤上的車種,是第一代的機械式SRS,這種SRS拆裝要很小心,有個安全PIN要先插好,但是應該各位大大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吧。

這台車明顯是軟撞擊,沒有瞬間減速的發生,車上的鈑件跟結構幫他吸收大部分的能量,所以減速慢的情況氣囊的SENSOR沒有感應到需要通電引爆氣囊被動保護乘員,這種門檻我們稱為第一道門檻,安全代會主動預縮,用第一道的裝置保護乘員。

我處理車禍現場時,只要看到車子有打轉或是車頭的零件碎爛,大概人都能全身而退,因為撞擊發生時能量一定要被消耗掉,端看是誰把他消耗掉,如果車鈑件沒甚麼事情,撞擊直接到大樑的話,車內的人大概都定桿了吧~
我覺得大家都想得太複雜了。

應該只是單純的沒繫安全帶,

然後又不知道沒繫安全帶氣囊不會爆,

所以才會撞到頭胸。

現在這年頭無知又喜歡上電視的人越來越多了。

凱揚 wrote:
至於doco0454大說的SENSOR在方向盤上的車種,是第一代的機械式SRS


哈,拍謝,人老了知識卻沒有與時俱進,真是慚愧了。謝謝您的說明。

凱揚 wrote:
我處理車禍現場時,只要看到車子有打轉或是車頭的零件碎爛,大概人都能全身而退,因為撞擊發生時能量一定要被消耗掉,端看是誰把他消耗掉


說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