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mera wrote:
犯德 M系列報價都比AMG 跟Porsche 貴上一成,如果有M系列有專屬的保養廠我可能才會掏錢買,不然也學Porsche 來個空車基本價壓低,再來用選配的這種方法銷售也比較能接受
曾讚 wrote:
這沒意外
就有像M3 M4
弄些少哩程的一年車進來了
水貨還有一個佔便宜的地方是配備。配備拿掉進口然後說售價便宜很多其實未必公平。
以美規M3為例,空車+DCT+基本merino皮+金屬漆約67xxx美金,台版標配的音響,抬頭顯示倒車攝影(executive package), 主動頭燈(lighting package),主動懸吊這些加上去,車價立刻多10%,拿掉完全無損於飆車。
水貨如果拿掉配備本來就可以少賣40萬台幣,拿掉金屬漆再省3萬台幣。
如果以二手車進口折舊躲過奢侈稅,折舊差幾十萬配備差幾十萬奢侈稅差30萬,不就立刻比台版新車便宜超過100萬???
但不代表水貨商抓的毛利就比較低,畢竟利潤是看替代方案而不是成本低就一定賣比較便宜。
事實上網路上的2014出廠水貨或多或少都比空車多一些配備,而價格都訂在超過400萬。
好,總代理新車M3/M4訂價的確太高,但M2是不是?
德國售價M2+DCT~60000歐元,台版標配金屬漆,主動頭燈,音響,導航,免鑰匙,腰靠,倒車攝影,
這些配備加上去已經約65000歐元,賣319
合不合理? 拿Porsche德國售價來比
Cayman S空車+PDK售價66900歐元,台版358而且要漲啦
希望這樣的分析能讓各位對於M2的訂價改觀
cross R wrote:
1M 是真正的M carM2...(恕刪)
M2生產
這個地方寫:M2將從2015年生產到2020年!
足足要生產個5年!
屆時我看別說幾千台,生產個10萬台都有可能!
之前1M是E82生產期末期才被開發出來,所以只短短生產不到2年的時間!
加上1系列的M car原本就要被命名為M1!
但車子都開發出來了~BMW才想到這麼一台用剩菜剩飯(引擎是N54 ,底盤來自M3, 車身是E82)做的M CAR怎可以跟它們的開山始祖M1同名?
幾經討論後才命名為1系列M COUPE~簡稱1M!
因此也造就這台小車是唯一後方僅有M銘牌而不是一般的M6 M5 M3!
1M的後繼車種由於已經改為2系列,因此就稱為M2;所以1M的後繼車種~是有,但1M這名稱就會跟M1一樣~將成為歷史!
在美國,現在E82 1M的中古車售價還挺高的!而且數量很少!
有許多人打算收藏!
反觀台灣,現在1M的中古售價已經比新車便宜約100萬左右,是台灣人不懂限量車的價值嗎?還是.......
ajuggrukuma wrote:
M2生產這個地方寫...(恕刪)
ajuggrukuma wrote:
這個地方寫:M2將從2015年生產到2020年!
足足要生產個5年!
屆時我看別說幾千台,生產個10萬台都有可能!
之前1M是E82生產期末期才被開發出來,所以只短短生產不到2年的時間!
加上1系列的M car原本就要被命名為M1!
但車子都開發出來了~BMW才想到這麼一台用剩菜剩飯(引擎是N54 ,底盤來自M3, 車身是E82)做的M CAR怎可以跟它們的開山始祖M1同名?
幾經討論後才命名為1系列M COUPE~簡稱1M!
小阿維 wrote:
國外網站說生產到2020可是業代跟我說限量110台
業務的話聽聽就好,沒幾個真正專業的
上面大大提到的1M 原則正確,但是我無法認同剩菜剩飯的說法,1M 一開始就被廠方設定位測試未來小型baby M car
的試金石,全球限量幾千部而已(當然因為當時一系產品週期只剩一年)但是相比之下機械結構與車身部品相較現在的M2
可以說是相當有誠意,S54 雙渦輪是專屬引擎(非N54)當時135i 早已全面換裝N55
說是試金石,那是BMW 長期計劃的一環,停產小型雙座位的 Z4 由小型四座位coupe 取代
至於車尾僅一個M 字 其實早有前例......記得 Z3 Z4 的 M coupe 嗎
台灣限量110台 鐵定是指2015年生產的頭批車(2016年式),我甚至認為2016年也不會只有這110台
總之
我看好M2 會全球熱賣
alton502 wrote:
這麼好的車為何沒入選2016 80000美元以下的十大好車,反而還是M235i入選???
\那時候M2 根本還沒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