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以為雙B現在開始專注電動車 開始研發 可以追上特斯拉??

這個不一定拉,
油電立基跟純電又不一樣,
這有什麼好說的,
這個NOKIA 跟 IPHONE 又是同樣的故事
ap7869858 wrote:
難道不懂很多創新技術(恕刪)



產業競爭、策略以及市場趨勢等
需要有一定分析能力與行業基礎等背景
如果要說一家公司的專利,卻連最基本情況都不了解
只是浪費網路空間罷了

"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 | Tesla"

英文還是有點用的,多看一下吧..
請到美國車系tesla版去靠夭好嗎???
ap7869858 wrote:
難道不懂很多創新技術(恕刪)


你買得起任何一款再說,回去好好騎你的兩輪吧
說真的,美國人的度量衡來說,公差是硬傷。
個人從事製造業,就十多年來看過的大大小小設計圖來說,
美國人給的圖是最隨便、精準度最糟糕的!
當國內或日本用公制尺寸,最小公差要求在0.1 mm以內的時候,
美國人給的英制設計圖要求則是0.02英吋(1英吋 = 25.4 mm),整整大了5倍。
聽廠內老師傅說,以公制來說,最小精密度是1條(0.01 mm),
而英制則是1/128英吋(約是0.2 mm),可見差異性所在~

至於專利這檔事,除了豐田的油電系統無人能及,
以至於BMW要拿引擎換專利外,
要神化特斯拉可能要再想想...
最近跑車大廠出的電動超跑可是比特斯拉強上一截,
雖說價格上依然是天價,論CP值還是特斯拉好,
但特斯拉的市場已被搶走不少,
所以最近特斯拉都在研究怎麼降低電池成本,
希望讓整車售價與目前市售的國產車相同來搶市場。

結論:別以為特斯拉多遙不可及,應該很快就被追過了。
開車去撞大貨車也是一種專利嗎??
目前也只有特斯拉有喔,其它車廠都還沒有
jeel54321 wrote:


讓我想起美國的野...(恕刪)



還活在20世紀?
我只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篇幻想文要開在BMW的討論區?
shiorizero wrote:
說真的,美國人的度量衡來說,公差是硬傷。
個人從事製造業,就十多年來看過的大大小小設計圖來說,
美國人給的圖是最隨便、精準度最糟糕的!
當國內或日本用公制尺寸,最小公差要求在0.1 mm以內的時候,
美國人給的英制設計圖要求則是0.02英吋(1英吋 = 25.4 mm),整整大了5倍。
聽廠內老師傅說,以公制來說,最小精密度是1條(0.01 mm),
而英制則是1/128英吋(約是0.2 mm),可見差異性所在~

至於專利這檔事,除了豐田的油電系統無人能及,
以至於BMW要拿引擎換專利外,
要神化特斯拉可能要再想想...
最近跑車大廠出的電動超跑可是比特斯拉強上一截,
雖說價格上依然是天價,論CP值還是特斯拉好,
但特斯拉的市場已被搶走不少,
所以最近特斯拉都在研究怎麼降低電池成本,
希望讓整車售價與目前市售的國產車相同來搶市場。
結論:別以為特斯拉多遙不可及,應該很快就被追過了。
別以為美國人做不到機密的等級,他們只是覺得在汽車上面沒有那個需要。
我也是從事製造業,工廠裡有的加工機是30幾年前從美國買來的,機器上的刻度就已經是0.001mm為單位!而當時還沒有光學尺這種東西,美國人靠純機械式的設計也能做出很精密的機械。
前陣子曾去朋友的工廠參觀,他是在幫美國加工737引擎的零件,工件做好都用三次元量測合格後才可以交貨,圖面公差都是0.0001 inch,換算成公制就是0.00254mm,而且他還只是做粗加工,之後運去美國才再做精加工。
外國媒體也都說特斯拉領先技術5~7年,但是專利通常都是綁20年
那些德國車廠不可能在那邊等專利過
而且他們可以生存那麼久一定也有強大的技術團隊
我個能看法還是比較保守 但領先個2~3年應該是有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