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造價動輒幾億元的頂級工業品要是這么容易仿制,以臺灣這種“海盜王國”出身的背景,為什么不去做?
就以中國太原重工集團研制的那臺世界最大的鏟斗式挖機機為例,售價超過10億元新臺幣,臺灣不妨仿制幾臺,賣到大陸去,那不是賺翻了,怕就怕臺灣連最那兩條重達幾十噸的履帶和那個合金鋼鑄造的鏟斗都生產不出來吧?
還有歐米伽、勞力士之類的世界名表,高仿A貨多數都是由臺灣香港仿冒集團從瑞士進口機芯,用高仿外殼、表帶組裝出售的。

不過說到臺灣制造的假貨,最出名的要數臺灣偽造的人民幣,每年數以億計的流入大陸金融市場,擾亂金融秩序,不知道這在臺灣算不算赤裸裸的犯罪行為。




2008年10月,臺灣警方在高雄查獲一個偽鈔工廠,查扣面額100元的僞造人民幣計1億元,半成品4500萬元,另外還有一批僞造的大客車回數票,許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據悉,該僞鈔集團據點設在高雄偏遠山區,集團成員分工詳細,以生産線制作僞鈔,從印刷、描版、制版都有專人負責。圖爲臺灣警方查獲的大量百元人民幣假鈔。







說到潛艇更搞笑,大陸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制潛艇,從核潛艇到AIP常規動力潛艇都能生產。至今已經裝備了上百艘。而臺灣海軍裝備的居然是兩條美國二戰時期淘汰下來的老古董潛艇和兩條30年前從荷蘭進口的海龍級潛艇。

臺灣喊自主建造潛艇已經喊了幾十年,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見,反而要花上千億元新臺幣去跟美國買潛艇,平均每條常規動力潛艇價格高達14億美元,超過美國最先進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艇價格實在是搞笑。


臺灣海軍792號潛艇



中國研制的039宋級常規動力潛艇,經常在日本領海附近出沒。



MIT既然比MIC厲害,不妨造幾條潛艇出來看看嘛。



lgg214 wrote:
不要再扯了,

食衣住行大家狂用日貨,

汽車也狂買日本車、日本零組件,

對日貿易幾百億美元逆差,

大多是來自哈日族們拼命貢獻的結果,


你好可悲

生在資訊發達的台灣竟然想法和中國憤青一樣

台灣是以進口原物料再加工出口的國家

消費產品佔進口的比例並不高

更不要說是光只計算日本商品

然後

日本國民所得高,商品貴

卻還能保有競爭力讓台灣人愛用

這是我們要學的

學來跟中國競爭

有什麼好生氣?

低所得中國用低價劣品讓台灣人愛用

是在拖累我國生活品質

中國商品使用週期短是危害環境

更不要說造成台灣國民的失業率大增

台灣企業的投資金額都投資在中國而不投資在台灣本國,用低價繼續生存而不思研發升級造福國人

中國危害之烈

難道要等你也失業你才能覺醒?

osteowuu wrote:
樓上匪區同胞那些都是...(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真好
那些充其量只不過是仿製
還好意思說研發?
光看大陸的汽車之前外型仿冒就是一大笑話了
台灣不是研發能力不好
只是太多原因限制住台灣研發的能力
而且台灣只是個小島國
並不需要每種東西都去鑽研浪費錢
台灣有自己的強項
要比傳統重工業
台灣雖然比不上大陸
但是光半導體產業
大陸不知道有多少技術還有公司都是從台灣過去的
光這幾天新聞報導的恐龍蛋
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大陸貨看來
我相信版上很多大大一定都不敢買中國製造的bmw
花同樣的錢
我何必買品質比較差的東西?
陳建忠 wrote:
這位大大說的真好那些...(恕刪)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上攜帶的探測設備,請問以臺灣半導體工業的研發水準,能研制出哪幾樣?



臺灣人總是以井底之蛙的眼光來看大陸,難免會鬧出很多笑話。
說起半導體水準,臺灣人總以為自己比大陸高,
殊不知臺灣的晶圓代工、LCD\LED\DRAM等產業說到底都是空殼產業,
這些產業的核心技術絕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國、日本手裏,
臺灣每年要嚮美國、日本支付大量的專利金。

僅以臺積電投產的12寸晶圓生產線為例,耗資幾十億美元,
而其中絕大部分資金都是用於購買美國、日本晶圓生產設備的資金。
生產晶圓的光刻機、離子註入、封裝等核心設備,臺灣根本沒有辦法研制。

而大陸早已具備光刻機等生產技術,中國上海中微半導體公司研制的45納米光刻機早已打入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12寸晶圓生產線。

中國的半導體工業從上世紀50年代起步,僅比美國晚幾年時間。早在195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就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模擬式電子計算機。1973年,北京大學、北京有線電廠研制的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150機研制成功。

而那時臺灣還處在農業社會嚮工業社會過度的階段,張忠謀引進美國生產線創辦臺積電,還是要等到1986年事情。

由於長期受到國際封鎖,中國早期半導體工業的發展,為中國研制的彈道導彈、核潛艇、衛星、鉅型計算機提供了關鍵零部件,也為中國電子工業打下了基礎。

說到電子工業,可以分為民用和軍用兩類,其中軍用電子產品由於苛刻的使用環境,因而對電子產品的品質提出了嚴苛的要求,例如坦克、戰鬥機等武器上的電子零件可靠性要求,就絕非是普通民用電子產品可比的。

例如臺灣每年可以生產上千萬塊LED顯示屏,而IDF戰鬥機上的6寸座艙顯示屏確要從以色列進口,而大陸的軍工研究所早已研制出10寸以上的戰鬥機座艙顯示器。其中技術差距可見一斑。

再如臺灣中鋼和中船曾經研制過萬噸級貨輪,而研制潛水艇就遇到了極大困難,其中潛艇電子設備也是困擾臺灣潛艇國造的關鍵問題之一,臺灣自身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研發實力。而大陸研制的潛艇電子設備早已裝備到各型潛艇上。

由上可以看出,臺灣只有由美國日本進行技術轉移的晶圓代工能力,而缺乏關鍵技術的開發能力。這方面跟大陸這種全面發展的科研體係相比,有著很大差距。





中國嫦娥一號衛星上的太陽能帆板,在面向太陽的時候需要承受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而背對太陽的陰影部分需要承受零下上百度的超低溫,此外還有太空電磁輻射等影響因素,因此對產品要求非常苛刻。請問臺灣半導體產業能否研制出同類產品?


2008年珠海航展上由中國軍工研究所研制的座艙一體化寬屏顯示器


重慶郵電學院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 3G手機核心芯片——通芯一號。與採用0.18微米工藝的TD-SCDMA 3G手機核心芯片相比,通芯一號具有功耗尺寸小、成本低、多內核結構、擴展阩級方便等優勢。


真正要講到科技研發水準,臺灣差大陸幾條街,慢慢追吧。







脆弱Bruce wrote:
你好可悲

生在資訊發達的台灣竟然想法和中國憤青一樣...(恕刪)


更可悲的是你,

一面向日本倒,

還想顛倒是非,

不知道自己被日本人當成軟骨頭的次等民族,

竟把茅頭指向對岸同屬華人的中國。

有本事你就像韓國人硬起來,

把愛用日貨的錢拿來多支持自己同胞。
someona881 wrote: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恕刪)

若是持續轉新聞就不必了
中芯的65奈米喊了很久,報價也低,就是沒人投單
大陸的新聞可以信一半
lgg214 wrote:
不要再玩文字遊戲了,
日本對小小的台灣享有的貿易順差,
照比例遠遠高於美國跟中國,
你講的日本人採購,
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台灣人、台灣產業大量採購各種日貨才可怕!
何因?
台灣人的哈日奴性造成,
食衣住行,
樣樣哈日,
還認為理所當然。

不小了,某日系電視業者從台灣採購面板
工廠在大陸
一年數十億美元
產品全部銷往美國同日本
不過貿易順差計入大陸
兩岸貿易順差不過300億美金
這一家獨佔幾十億

lgg214 wrote:
台灣人、台灣產業大量採購各種日貨才可怕!


台灣業者最會省錢 能省的省,不能省的想辦法省
若不是日貨C/P值較高
才不會買日貨

lgg214 wrote:

就是長期被日本人掐住咽喉的實例,
犧牲台灣的研發能量不培養台灣的人才,
卻讓日本人浪費我們的研發經費,
所以越來越落後並依賴日方,
讓日本人予取予求。

您少來了
若培養台灣人才可行
為何不培養?

無祖國商人
自會尋求最佳costdown路徑
您如何看待採購大陸零件,美國零件.聘請大陸同美國工程師?
someona881 wrote: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恕刪)

能研發出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商用化又是另外一回事
lgg214 wrote:
有本事你就像韓國人硬起來

日韓貿易也是日本順差
左岸憤青喜歡講韓國人不買日貨
lynx3D wrote:

左岸憤青喜歡講韓國人不買日貨...(恕刪)



脆弱Bruce wrote:

小型國台灣進口中型國日本的技術/半成品然後外銷到全世界賺全世界的錢

這叫雙贏...(恕刪)


有人就是喜歡買日貨(哈日),

還急別幫人戴上“憤青”帽子,

講那麼多,

你就直接承認不買TOYOTA、HONDA、SONY、SHARP、MITSUBISHI、、、、、,

不吃MOS BURG、吉野家、xx拉麵、、、、、,

會軟骨頭,

渾身不自在就好了。

還買TOYOTA、HONDA、SONY、SHARP、MITSUBISHI、、、、、,

吃MOS BURG、吉野家、xx拉麵、、、、、,

去賺全世界的錢呢?

日常生活從自己作起,

少讓日本人隨便賺我們的錢就好了,

不用在那邊眼高手低,

盡講些不著邊際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