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業務沒什麼好可憐的 現在一台車動輒1~2百萬 當然要精挑細選 難不成要買了才後悔嗎~~
開10公里 跟開20公里 每一公里都是為未來那幾十萬公里做打算
雖然說去式駕3次真的會有點不好意思
roser wrote:
尋車月記 6/27...(恕刪)


一堆鍵盤酸民真好笑~口袋空空連看車都不敢去看只會酸人家試車真可悲~

人家車廠提供你試車本來就是算在成本了酸民在替業務擔心啥?

好好的一篇心得試車分享不知道是在酸啥?

買幾百萬的車不是買幾百塊的玩具車怎麼就不能試到自己滿意呢?

對了~差點忘了~酸民們是連展間都不敢走進去的魯蛇~哈哈
業務還要感謝你試車,讓他練口才練功夫。

不過樓主應該要排版一下,內容很難閱讀。
如果原本就是篤定要買車,當然要多試試差不多價位的各式車款,
開了10年左右才有一次換車的機會當然要好好選擇
試車服務也是業務展示自家產品優點的時機

一般人沒有要購車真的還不好意思走走遍展間說要試車吧!
liang1229 wrote:
樓主認為 BMW 330i...(恕刪)

試了330覺得太硬,試了320但動力不足?應該是330是運動化懸吊的關係
樓主 這種文章, PO在 自己 FB 就好了

內容 空洞

沒什麼重點.
真好奇樓主最後到底會買哪台車
如果沒有特殊喜好哪一個品牌,試乘也是很正常的
以台灣市場來說雙B一直佔有領先地位,銷量也好,品牌價值觀感也好
有些車廠勢必需要端出牛肉,用比較低的價位、高配、優勢的動力輸出來吸引消費者買單
更高端的品牌你想都別想,一推選配,例如保時捷等
至於開起來有沒有不一樣,答案每個人都不同
不然福斯早就因為CP值屌打進口車市場
福特銷量早就應該超越雙田
cheng1008 wrote:
如果沒有特殊喜好哪一...(恕刪)


台灣典型選擇是
1. 跟報價最便宜的買
2. 跟黑絲業務買
趙德倫 wrote:
試了330覺得太硬,試了320但動力不足?應該是330是運動化懸吊的關係
我去買遊艇時也跟老闆說....快艇覺得太晃,試了遊輪但速度太慢!
我想全球去試試,有沒有速度像快艇,舒適像遊輪!
這不是矛盾,什麼才是矛盾!
不是不能試車,試車也該有理論認知,被酸不是他拼命去試車,是他理論不合乎邏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