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diator wrote:
這個說法不對哦,事實上只有過不了的超跑會去調整供油程式,剩下的都是去給工研院做測試而已,就算加上許多配備,車價也不應該比國外高出那樣多,原廠安裝那些配備成本是便宜到你難以想像的,別再以訛傳訛了
不是只有超跑車種油耗問題才會需要去調整供油程式
因為不同國家的汽油品質不同,很多引擎細部的零件都需要經過測試調整...
因為不同的氣候,所以許多材質上都需要重新選擇,這些也要測試...
因為不同國家的噪音標準值,排氣聲浪也要重新設定
許多在原產地車型所使用的零件耐用度,因為不同地點所衍生的問題...
這些都要在銷售國當地經過嚴格測試之後
車廠會依照銷售國當地的需求看是要另外開發生產還是找現有替代零件來使用
要不然車子賣出去發現因某個零件造成保固問題...車子是要全面召回....
我們公司三個月前引進一台全新美規Caymann 2.7
原車送ARTC測噪音標準居然不過??
複測時還要我們提出改善計畫,然後要環保署認可後再次複測
這些難道不是成本嗎??
舉個例來說,某車款在國外版本是沒有配備前後雷達,
但因應台灣的市場需求,上市的車款是要有(至少選配)的...
但是倒車雷達並不是找出幾條線路然後保桿鑽個孔....這樣就好了
這個因為牽涉到保固的關係
你必須確保這樣產品在台灣附加之後,不會影響到原車電路設計上並造成瑕疵...
並且要能保證在使用之後一定程度的時間內該產品一定的品質
在一開始開發階段會需要找10幾種同類型產品來測試...
台灣氣候潮溼....颱風又多...停車位又小...
結果一個倒車sensor可能會因為被一個不小心碰撞而導致short...(耐用度

HID頭燈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能這樣說量產之後這些零件會變得便宜
但是在開發測試階段呢??
這些都是成本....
感慨阿~感慨
難怪平輸生意大家搶著做...
Ans: 您知道去年2006水貨車商倒了幾間嗎? 較有名的例如車界聞人李三連 (曾經代理Smart微型車), 他所經
營的王者汽車去年9月收了; 新竹順鎰(Acura水貨) 惡性倒閉; 台中也有幾家水貨車商跑路, 甚至有車商轉行,
showroom改裝潢後, 做起日式唰唰鍋; 台中還有幾家水貨車商周轉不靈後, 連關稅都繳不起, 放在海關保稅倉
的demo car無法提走, 只能以流血價批給同業; 台北樹林的群上汽車, 算是北部有名的大盤, 之前也做很多美規
Benz, 但從去年底就改做國內歐系車交流買賣, 很少做demo了; 甚至幾家水貨車商大盤直接把在台庫存認賠殺
出, 因為他們不想繼續在台灣這個沒搞頭的市場玩了, 他們要去南中國闖一闖, 其中一位高雄大盤商的老闆跟我聊
的時候也說: 台灣真正有消費力的中產階級現在都在大陸了, 他們在大陸工作, 他們的子女在大陸唸書, 他們的家
庭在大陸落戶置產, 他們買車當然也是在大陸開, 他們以前留在台灣的車, 不是賣掉就是送給在台親戚, 既然他的
客群都到大陸去了, 那他還在台灣撐什麼呢? 這位老闆說: 還留在台灣的所謂中產階級, 有很多已經因為不景氣,
外商撤資, 裁員, 失業, 雙卡效應, 授信緊縮而成了新貧階級, 養不起雙B而賣掉, 改開國產車的大有人在, 還有客
人跑來跟他盧價錢, 1部04年E200K從152萬盧到138萬, 還想要貸120萬, 結果貸款下來, 頭款18萬卻拿不出
來! 這位老闆說: 在大陸, 我擺出來的demo car很少超過2個月還賣不掉, 即使不提供保固, 大家還是搶著抱現金
來買, 反觀台灣, 要零頭款, 零利率, 72期, 要保固 ....., 您還會認為在台灣 "平輸生意大家搶著做" ? (之前很多
投資水貨車生意的金主, 目前不是把資金轉去做新店內湖的房地產, 不然就做融資公司, 或進出大陸股市, 沒人要
再搞水貨車生意了)
---
No. 02, To: mj_hsiao 閣下
有40+% 是稅金...
Ans: 關稅1.218x貨物稅1.25x營業稅1.05-1= 59.87% (2000cc以下)
關稅1.218x貨物稅1.30x營業稅1.05-1= 66.257% (2001cc以上), 皆尚未計入每年5月要繳3%公司綜所稅!
---
No. 03, To: yenchee 閣下
35000*1.05(港口費)*1.21(3000cc進口關稅)*1.3(3000cc貨物稅)/0.7(30%利潤)*1.05(銷售稅) ......
Ans: 1.05(港口費)... 這好像錯了! 這是營業稅(91年起國稅局為杜絕進口人轉賣進口標的卻未開發票繳營業稅
而請海關代徵; 但此行政命令有2大缺失, 缺失A: 如果進口人是自然人, 自然人無法於進口標的轉賣時開立發票,
且海關預徵之營業稅無法當進項稅額, 扣抵自然人每年5月申報個人綜所稅之"一時貿易所得", 可能造成一筆進口
貨被課2次稅; 缺失B: 如果在民國92年進口1部車105萬含5萬營業稅, 到民國96年才以63萬含3萬營業稅賠售,
則進口人需依煩瑣程序向國稅局申請將2萬元的營業稅差額退回, 且民國92~96這4年, 國庫也不會對這預徵之5
萬營業稅補貼利息!) (結論: 我們納稅給國家, 卻被官員拿去養出一堆這種貨色的公務員來糟蹋老百姓, 尤其國稅
局裡這種貨色的公務員特別多, 他們都認為做生意每筆都是賺的, 那會管你賠售! 賠售是你家的事! 而海關代徵營
業稅更是台灣奇蹟, 這行政命令基本上違反聯合國"公民和政治權利公約"裡的"無罪推定原則"; 台灣在朝的政客
們不是天天在那兒鬼叫要加入聯合國? 卻放任底下的公務員違反聯合國公約, 野蠻地侵害老百姓權利, 海關代徵
營業稅的預設立場就是=你們進口人每位都是會逃漏稅的! 我們老百姓在國稅局眼裡都是未來的罪犯! 國稅局不
思改進查緝逃漏稅的技術, 只想用海關代徵營業稅來便宜行事, 真是亂搞! 那今天如果我當警政署長, 對於防治
性侵害案件只想便宜行事, 乾脆下個行政命令=凡我國境內12歲以上男子, 皆需把生殖器拆下交由派出所保管,
直到蒙主寵召之日發回! 這樣一定能杜絕性侵害案件!) (那天等我有空, 一定要去高等行政法院告財政部, 非把
這衙門的招牌告到東倒西歪故障為止!)
Ans: /0.7(30%利潤)*1.05(銷售稅)...30%利潤怎來的? 1.05(銷售稅) 則是重複計算了! since it's 營業稅!
---
No. 04, To: lovecandy0619 閣下
所以說台灣加入WTO以後, 0關稅也是不可能的囉?
Ans: WTO的宗旨並不是零關稅, WTO旨在調停, 仲裁不合理的貿易障礙 (TBT, techincal barrier of trade),
以利國際資源(包括資金, 技術, 原料, 人材)的流動, 達成自由貿易之境界, 所以WTO的功能偏向一個公正仲裁
的法院; 零關稅的概念比較容易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實現, 因為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通常
只是地區性的, 成員少(不像WTO有150會員國), 故運作容易, 幾個會員國基於經濟利益的交換, 或做為外交談
判的籌碼, 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只有USA, Canada, Mexico三國)之會員國其農產品互為零關稅, 所
以FTA的功能偏向一個利益交換的立法院!
---
No. 05, To: javakaka 閣下
Ford Focus ST 320萬日幣,合台幣約90萬 (台灣賣104萬,約1.15倍)
Ford Fiesta 196萬日幣,合台幣約55萬 (台灣賣61萬左右,約1.09倍)
Mini Cooper S 6AT 308萬日幣,合台幣86萬 (台灣賣153萬,約1.78倍)
BMW 120i 353萬日幣,合台幣約99萬 (台灣賣153萬,約1.55倍)
M.B C200 460萬日幣,合台幣約129萬(台灣賣212萬,約1.64倍)
很明顯就可以知道,政府黑,代理商更黑…兩個都是兇手, 尤其是一些名牌車的代理商。
Ans: 您的精彩比較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 = 千萬別買 MB C200, 要買Ford Fiesta? 罵政府黑也好, 罵代理商
更黑也罷, 但發洩情緒完, 也可以嘗試分析一下政府跟代理商黑在那裡, 讓我們參考看看! (我罵國稅局, 我也
具體舉出它行政荒謬之處)
---
No. 06, To: Candywayne 閣下
水貨商來價高,售價低,量少,稅沒少,可是還可以小賺‧
大家都說關稅降了,可是原廠代理卻反而大大的漲價‧
原廠代理少說賺20%,其實是30%,美國車商只賺6萬台幣‧如台灣只賺6萬或讓他多1點10%那車價是不是..
Lexus在美國同配備只比較便宜一點,可是在台灣卻便宜一大截,Lexus都還可以有暴利‧
Ans: 水貨商售價低......那是因水貨商9成以上是進中古車, 您看過水貨商進C200 W204全新車來跟DCT拼嗎?
大家都說關稅降, 可是原廠代理卻反而大大的漲價......如關稅是決定車價的唯一因素, 您的質疑才有邏輯可言!
如台灣只賺6萬......價格非你我決定, 是市場決定! 如閣下能"喊水會結凍", 可跟中油嗆"98無鉛只准你賺1毛/升"
Lexus都還可以有暴利......數據為何? 幾%的暴利? 相信板上各位前輩期待的是具體的討論, 而非憶測式的發言!
---
No. 07, To: gladiator 閣下
十年前一台S320的離岸價格是台幣7X萬 ......
Ans: 閣下可提出完稅證明以供佐證? 由此證之貨物稅欄可反算此車FOB價! 我倒很想知道這車是否真如此賤價?
這個說法不對哦,事實上只有過不了的超跑會去調整供油程式 ......
Ans: 閣下真的懂車嗎? ArseneLupin 發言中肯又專業, 您可要跟他多多學習才是! 怎可說他不對呢? 我舉個例
子好了, 您知道Benz配備碼K06代表什麼嗎? K06代表著污染控制依循FTP75模式, 概因德國當地銷售的Benz
是以EU模式(平均時速較高)設定污染控制標準(德文: Abgas-Norm), 但對於其他國家使用FTP75模式(平均時
速較低)做污染控制者, 賓士原廠就須調整成K06, 就我目前掌握到的資料, 包括中國, 巴西, 南韓的總代理Benz
車都調成K06; 不只Benz, Audi車也有這樣的設定, 我也實際用VAS5053調整過1部Audi S4 2.7 V6! 幾乎各
大車廠都有一個Homologation Division, 就是在處理這些東西, 您認為Benz不需要用研發經費來養這單位?
---------
每次我看到汽車論壇有人提出 "台灣的進口車關稅課的好重哦", "雙B在台灣賣得好貴喔", "其實雙B在國外沒有
這麼貴" 云云, 我就很感嘆, 問這些問題的人, 似乎在這號稱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 並沒有自我提昇到"資訊對等"
的層次, 無法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我看, 我就總結解答如下:
1) 嫌車貴? 我拜託你不要買!
雖然我是從事汽車相關產業, 但我已離開汽車銷售很久了, 目前擔任技術職, 負責一些特殊車輛的幕後工作; 以前
聽一些銷售人員在聊, 車主來盧價錢時, 最喜歡用的說詞: 可是我預算規劃只有xx萬耶! 去! 買不起就不要買啊!
什麼人玩什麼鳥嘛! 今天如果我去Modena Motori Taiwan的展示間跟他們的Sales盧價錢時說: 我很想要買
F430耶! 可是我預算規劃只有30萬! 人家肯定會認為我是來亂的, 30萬買1片前檔都不夠(Lambo Murcielago
前檔1片自義大利空運來台就要41萬, 不含安裝!) 預算不夠自己要檢討, 買不起也別充胖子, 別搞到只繳前3期車
子就被抓回去!
台灣不景氣, 造就了國內零售秩序的變態發展, 及消費者對投機利益的更大期待! 所謂零售秩序的變態發展, 例如:
"我現在要買Toyota Yaris, 請問各位大大有什麼東西, 配備, 贈品可以凹?" 相信這種月經題大家在各大汽車論
壇都有看過, 我個人很厭惡"凹"這個動詞, 這種消費者的心態就是不明究理地貪, 當然想成交的sales就投其所好,
送這個贈那個, 這種消費者跟阿呆一樣自認賺到了, 等到交車一陣子後, 才發現別人有3次免費保養, 自己卻需自
費, 別人有完善的售後服務, 自己的車因為配備凹過頭, Sales一交車就跟你相敬如"冰", 這真是自作自受, 至於
配備,贈品凹一堆, 讓我不禁懷疑這阿呆車主到底是要買車還是在買配備或贈品? 再說所謂的對投機利益的期待,
例如: "喂! 我在Yahoo拍賣上看到04' BMW X5 3.0 只要75萬元, 賣方說現車在新竹, 非權利車事故車, 邀我
帶訂看車, 你覺得可不可以買啊?" 我碰到這種腦殘人士的問題, 心想: 你要請鬼拿藥單, 就趕快去吧! 這種行情
別說是你, 我要是承德路上的車行, 三更半夜也要抱著現金趕到新竹盤這台車回來! 這種貪便宜的人, 心中的邏輯
就是: 我最聰明! 別人都比我笨, 我可以買到特低的行情! ..... 真的嗎? 套一句我檢察官同學常說的笑話: 有那個
小偷犯案時會想到自己可能被抓? 他犯案時心中只有要偷的東西, 也自信不會被抓!
2) 台灣政府的進口車關稅課太重, 好黑喔!
政府收了一大堆稅, 有沒有搞建設造福百姓, 行政效率有沒有提昇以杜絕納稅人的錢被浪費, 這是國內執行面的
問題, 例如我上面文章痛罵國稅局不思改進查緝逃漏稅的技術就是一例; 而關稅則是涉外的國際政策面問題, 兩
者不能混為一談, 不能因為感受不到國內柏油路面品質有明顯改善, 就指責政府進口車關稅課太重, 這種民粹式
的論調, 根本無法幫助我們瞭解問題! 關稅議題, 必須從大戰略的角度去思考, 因為國際貿易中的商品流動, 並非
只有汽車一項, 小到鈕扣, 大到波音客機, 都是貿易標的, 因為地理條件, 自然礦藏, 教育養成, 典章制度, 民族習
性.....的不同, 每個國家的工商業自成一格, 造就各個國家於國際貿易中, 自有其專擅的產業, 也有其弱勢的產業,
德國人會造車, 美國人做飛機, 南韓人造貨櫃船, 巴西人種咖啡, 比利時人做鑽石切割, 荷蘭人賣鬱金香, 瑞士人
做鐘錶, 英國/蘇格蘭釀威士忌, 法國有發達的觀光業, 泰國人種米及海鮮, 中國人做鞋子, 日本人精於家電3C,
如何調和這些國家之間的貿易利益衝突, 達成長期的平衡 (互不出超或入超), 才是重點! 而關稅這時候就扮演
"法碼"的角色, 力圖使天秤達成平衡! 我們對德國擅長的車子課徵高關稅(及貨物稅), 德國不也對台灣的聚酯纖
維徵用了高達29.5%的反傾銷關稅? 台灣政府課進口車高關稅也不是只單單可以保護國內汽車產業, 以上面的
例子, 台灣也可把進口車所收的關稅轉為給聚酯纖維工業作出口補貼, 所以我建議, 這些只會抱怨台灣課進口車
關稅太重的人, 有空多多去國貿局後棟舊大樓的2樓圖書室看看, 裡面有很多日內瓦WTO總秘書處固定每週五
寄來的資料, 有英文, 法文, 西班牙文版本, 都是在講貿易爭端解決, 或會議記錄; 這圖書室有對外開放, 裡面有些
WTO資料還是我當初在那裡見習時我親手整理過的!
3) 經過我的計算, 一部xxx車不過只要250萬元, 可是代理商卻要賣到360萬, 真黑!
我的建議仍然是 ......嫌車貴? 我拜託你不要買! 要不然你就自己進, 反正現在阿貓阿狗只要拿自己的護照就可以
報關進口, 沒什麼難度或門檻; 但你要自己有把握驗得過車可掛牌, 驗不過你就挫著等吧! 君不見連BMW 318Ci
E46這種一般車噪音都驗不過, 明年起NOx排放降至0.077kg/km時, 我看會有更多水貨2手車掛掉, 而驗不過的
車要退運國外,已繳的關稅及營業稅不能退, 已繳的貨物稅須證明進口標的未曾使用過才可以退, 退稅時效五年(可
電洽基隆關稅局本部02-24202951#1418陳先生或吳先生), 要自己進車, 建議各位先把規格弄好, 別搞1部
Porsche 996 TT或2001 Boxter 2.7 5MT 進來卻驗不過噪音,Porsche的RR配置跟雙B的FR 配置不一樣,
光是訂做一套Porsche的低噪音排氣管就要運用大量的短尺寸管及繞引擎室的精密手工, 報價絕對嚇死你!
我一直認為, 計算1台進口車的成本, 然後批評代理商多麼地黑, 賺暴利等等 ..... 是一件極其無根據也無建設性的
事! 任何1位宅男坐在電腦前, 點點滑鼠敲敲鍵盤, 到各網站逛, 就自以為很清楚1台進口車的成本, 別阿宅了吧!
既然大家那麼會算, 那我請問, 30%的毛利是怎來的? 你們有去Frankfurter Wertpapierboerse查過Benz
的上市財報嗎? 還是你們跟德國海關(www.zoll.de)連線, 知道每部Benz德國出口FOB價? 30%的毛利本身就
是憶測, 而後套用的公式更是讓人啼笑皆非! 我必須趁機會在這裡替DCT講句好話, 所有代理商跟台灣海關申報關
稅, 沒有比DCT更乾淨更規矩的, 我手上至少有30張DCT的進口完稅證明(自02年~06年八月), 我也都研究過,
我也很清楚關稅總局六樓驗估處(塔城街13號)是如何執行核價程序的, 所以請大家放言批評抱怨進口車貴之前,
先用點腦袋把功課做好, 進口車貴是事實, 但沒人逼你買, 即使你今天算出一部Ferrari F430的成本是台幣300
萬又如何? Modena Motori Taiwan 訂價就是1080萬, 而且沒現車, 你要排隊訂車, This is the way it is!
Take it or leave it, got it?
價格非你我決定, 價格非車商或消費者決定, 是市場決定! 畢竟車業在台灣算得上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