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輪的放置位置有所限制
大部份前驅車都喜歡把前輪位置放在引擎位置的下方,這樣可以增加前輪的抓地力,不過車輛在不良路面時的彈跳感會很明顯
反過來說引擎在前輪之後的車種(即前中置引擎),車頭彈跳感會比較不明顯,過彎時推頭的情況也比較輕微
其實我不該把歐系和日系這種論調給扯進來講,這會讓人混淆
以前的車系是這樣,但現在的車廠在設定前輪位置時,大都會取個平均值,擺放在車頭和駕駛座2者中間為多
不管任何一種配置,都還是需要其他的硬體來搭配;這樣車輛的協調性才會出來
而不同的底盤調校和設定會造成另外的特質
例如"純後驅傾向"和"類後驅傾向"
樓上大大所言的ALFA.CITROEN 這兩品牌的車種,都有操控偏"類後驅傾向"的評價
不過所謂的類後驅傾向其實就是在玩後輪的抓地力
所以輪胎極限臨界點的掌握會更顯重要
大家看車輛評比一定常聽到balance 這個名詞
彎道致勝關鍵在於車輛的balance
就像運動員一樣;最強壯的運動員不是一定拿的到冠軍
擁有最佳協調性的運動員才會拿到冠軍,空有一身蠻力不一定有用
賽車也是這樣,各項要件能夠均衡的整合起來,一般都能夠拿到好得成績
Jaku wrote:
ms61aki -大...(恕刪)
當然車廠設計車輛時,是先決定引擎在決定搭配的變速箱,最後在來考慮傳動軸擺放的位置
單獨挑前輪位置來說,會很容易讓人產生很多誤解
但就前軸位置影響車輛轉動軌跡這點,我想是毋庸置疑的
Jaku大 所舉的例子,其中Supra 和 GTR 是縱置直列後驅(四驅)沒錯,但它們的前軸位置並沒有很前移
請參考下列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26451865@N03/2480669647/
http://www.flickr.com/photos/celsydney/2832311061/
又350Z是v型引擎 RX7是轉子引擎,並非是縱置直列引擎,前軸擺放位置卻較前移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vage_land_pictures/2113657586/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edenuna/2571398525/
V6引擎和轉子引擎的體積都比較小'長度也沒有縱置直列引擎那麼長,但卻也將前軸位置擺放的較靠近車頭 (這2種長度算短的引擎都可以非常逼近駕駛座,各位也知道引擎位置越靠近中心對車輛轉向越有利),況且BENZ'BMW也是有很多V型汽缸的引擎,但是前軸還是設計的頗靠近車頭的
那我又想提問一下Jaku大 ,我們常見的貨車和箱型車,前軸位置直接設計在駕駛座的下方,它是屬於前置引擎還是中置引擎呢 用意又為何 呵呵
又Jaku大 提到WTCC BMW E90 比賽車 車高設定前低後高的問題(其實WTCC E46也是如此)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一般比賽車都是設定前輪較後輪高一指或半指,這是為了車輛入彎時重心轉移平衡的問題
在車輛操控技巧中,有一種很高段的操控技巧叫 Trail brake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803636
這種技巧的目的在於讓前後輪胎過彎時獲得最大抓地力,車手過彎時重踩煞車,車頭會下潛,前輪抓地力會提昇,車輛重心會往前方移動,後輪抬升 抓地力減少,車尾略往外側滑動幫住轉向;此時原輪胎前高後低的配置會變成一條水平線(前後輪懸吊高度變同高)
又車頭入彎後搭配跟指退檔,利用引擎的牽引力讓車身重心回到車輛中心以利車身通過,最後車身通過彎頂點時稍補油門,讓車身重心向後跑,後輪穫得下壓力輪胎抓地力恢復接著快速出彎
各位看F1時一定很常發現有賽車在過彎時後輪鎖死冒白煙的情況,不是車手衝過頭 剎不住,而是Trail brake沒做好,進彎車速太快導致煞車踩的太重而導致後輪鎖死
說來簡單但整個過程只有約1秒半~2秒半的時間讓車手反應並動作,過彎車身重心保持不是那麼簡單,要能利用車心重心特性來協助過彎更是難上加難,過彎不是你膽子大 硬幹' 蠻幹就過的快!!
回到正題,那為何WTCC BMW E90 比賽車卻要反其道而行??? 車高要設定為前低後高??
那是因為WTCC多是高速彎,過彎時的時速都很高;前軸靠近車頭高速較容易讓車頭抬升,所以車頭設定要低一些
假設今天有一個很重的長條物體,你要把它抬起來,請問你要從物體中心抬比較輕鬆,還是從物體的兩端把物體舉起會比較輕鬆??
空氣力學也是這個道理,除了車頭灌入底盤的風壓之外,輪胎高速轉動的慣性形成的氣流,也會讓車頭抬升;所以各位看DTM的比賽車,輪拱上方都會切割一條一條的氣孔讓風壓得以排出;以前日本JGTC的作法更是輪拱後方是一整片的空洞....
因為這個因素,造成E90 比賽車(前軸較靠近車頭)前車高要設定的比後軸低一些以減少風壓竄入,讓高速時前輪抓地力可以好一些,並減緩車頭抬升的情形,而其他比賽車種就比較沒有這種現象(指前低後高)
且這是在錙銖計較的場地賽才這樣設定(追求輪胎最大抓地力),一般的車種還是保持前輪稍微高一些 這樣在入彎踩煞車時 車身重心會比較容易協調,除非你喜歡入彎時後輪滑滑的那種感覺
(專跑0~400加速的比賽車也是前低後高設定,而且高的誇張,這類型比賽不需要過彎,只要直線風壓竟量減少竄入底盤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