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啦!

我聽小開說你100-200有11秒

很不錯的成績

油冷加上去應該是更快


恭喜啦!!
Porsche會快不是馬力大!而是煞車強!
一點小疑問 bmw不是追求50:50配重

那換成carbon引擎蓋之後 不會變成前頭太輕嗎?
espzion wrote:
一點小疑問 bmw...(恕刪)


搶答:所以要連後廂蓋也換成carbon的啊
espzion wrote:
一點小疑問 bmw...(恕刪)


前引擎蓋跟後行李箱蓋都有換啊!

雖然說原廠組的引擎蓋應該是筆行李箱蓋重啦!不過小弟認為這種不是太大的差距,
應該對於比重的影響非常微小,至多就是變成49:51的差距。

簡單的概算一下,E92 335i車重1485 KG,我們算整數1500 KG好了。
50:50理論上就是750:750,當配重變成49:51時,相當餘735:765,
中間已經整整差了30KG。

小弟個人的看法是前引擎蓋後行李箱蓋都換Carbon的話,頂多就是735:740這樣的差距。
離50:50是非常接近的。

以上屬於推論數據,因不清楚原廠組和Carbon改裝件的真實重量,僅就E46 M3 V牌Carbon
套件來做推算基礎。

參考看看唄。
姐夫....
離你越來越遠了.........

裝也不通知一下......
好一起吃便當..... 撲.....

espzion wrote:
一點小疑問 bmw...(恕刪)

50:50 只是一種對於車子比重重視的設計
但實際上還是會有很多誤差
比方說加油前後比重會有變化
旁邊有沒有載人...
那些影響都比換引擎蓋、後廂蓋來的變化大

主要是.............這個引擎蓋....真漂亮
JEFF哥的車子..上次在嘉年華我有看到!!!
說真的那是我看過最殺的...棒!!
很正!!!!個人認為..應該是全台最殺的335!!!
個人覺得車頂carbon化的減輕功能...對於車輛操控助益更大(E46 M3 CSL即是嘉例)
因為重心降低...也就是說...只要有辦法弄的到套件...這就是下個"計畫"了...

而carbon hood&trunk除了輕之外...最大的功能就是美觀(個人觀點)
另外就是hood部分...當初幸好有option vents(散熱孔)...

vent=負壓區...車輛行進時...會將引擎室內的熱空氣帶出達到散熱的效果
當初還沒上改裝oilcooler時...跟有改裝加大油冷的車友一起跑

油溫甚至比車友的車還低...
BMWBeginner wrote:
搶答:所以要連後廂蓋...(恕刪)

+分...嘻嘻
Assassin5 wrote:
姐夫....離你越來...(恕刪)

3哥...好想念你的K管喔...說也奇怪...我覺得你的K管...是我聽起聲浪最好聽的一支(與其他K管比起來)~真的!!!
還是你都捨不得"催"...
topgun0309 wrote:
JEFF哥的車子.....(恕刪)

阿哩阿豆...
改低太屌哩~

眼睛都快張不開哩...........

全車用料都經過精心挑選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