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真的差這麼多?感慨阿

不要在那兒靠呗 wrote:
十年前一台S320的離岸價格是台幣7X萬 ......
Ans: 閣下可提出完稅證明以供佐證? 由此證之貨物稅欄可反算此車FOB價! 我倒很想知道這車是否真如此賤價?

這個說法不對哦,事實上只有過不了的超跑會去調整供油程式 ......
Ans: 閣下真的懂車嗎? ArseneLupin 發言中肯又專業, 您可要跟他多多學習才是! 怎可說他不對呢? 我舉個例
子好了, 您知道Benz配備碼K06代表什麼嗎? K06代表著污染控制依循FTP75模式, 概因德國當地銷售的Benz
是以EU模式(平均時速較高)設定污染控制標準(德文: Abgas-Norm), 但對於其他國家使用FTP75模式(平均時
速較低)做污染控制者, 賓士原廠就須調整成K06, 就我目前掌握到的資料, 包括中國, 巴西, 南韓的總代理Benz
車都調成K06; 不只Benz, Audi車也有這樣的設定, 我也實際用VAS5053調整過1部Audi S4 2.7 V6! 幾乎各
大車廠都有一個Homologation Division, 就是在處理這些東西, 您認為Benz不需要用研發經費來養這單位?


朋友多年前已經從海關離職了,就算在要拿的到也很難,要知道進口車壓低成本的手法不單單是批發價,還有把許多配備與汽車分開進口之後在台灣組裝,這在車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我只能說相不相信隨你,反正大家覺得便宜就好,貴又不是貴到我,沒肥到我才是我覺得難過的地方.

你說的那個東西我不知道,不過俗話有云術業有專攻,又言隔行如隔山,我是知道所以才會提出反見,汽車從無到有好歹我也參與過幾年,我也舉個簡單例子好了,一般來說法規都是以幾期為準,目前台灣走的是歐洲的EURO IV,只要能夠排氣與油耗符合,確實是不需要調整供油程式的,而會進口到台灣的都一定是在當地有符合與台灣相同的環保法規才會進口,我想沒有廠商會笨到在台灣實施四期時,卻進口三期的車子,在工研院使用中油供給專用的測試油品狀況下,需要重新調教供油程式的機會微乎其微,超跑是因為特殊法令規定個關係,所以才會常常碰到需要調整供油程式,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調整供油程式不過是個治標的方法,實際上整個引擎變速箱跟車體的搭配,還有使用正確的觸媒孔徑與貴重金屬配方才是過法規的方法,而這些對應各國油品的調教都是由汽車系統商來做負責,產品保固也是由系統商來做保固,除非是車廠自己本身開發系統,否則這個成本都是在系統商身上,系統商本身都是依照合約要求收取定額開發費用,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部份,有錯還請指教.
javakaka wrote:
Mini Cooper S 6AT 308萬日幣,合台幣86萬 (台灣賣153萬,約1.78倍)
BMW 120i 353萬日幣,合台幣約99萬 (台灣賣153萬,約1.55倍)
M.B C200 460萬日幣,合台幣約129萬(台灣賣212萬,約1.64倍)


終於還是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在下之前就曾貼這個主題,結果被版主依"破壞代理商名譽"刪了

其實日本跟台灣的進口車價差不多

可是~"某些"代理商的車~就是硬比日本貴了一半

還有~各位,槍口請指向 政府關稅 及 代理商

還有~各位,槍口請指向 政府關稅 及 代理商 ....... 這種民粹口號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宏觀視野? 您是要選立委嗎?
可以學那些候選人 ...... 我們應打倒政府及代理商, 你們說丟嗯丟啊? (台下歡聲雷動~ 丟啊! 丟啊! xxx凍蒜~)
我建議您可以直接去DCT, 汎德, 永業, 太古, 標達, 品爵的公司大門口發起拒買運動比較快啦!

我也很討厭某些代理商, 但要看到罪證確鑿, 再指控他們; 而非補風捉影, 憶測, 看到黑影就開槍! 就像我指出汎德
偽造出廠證, 也提出相關"直接"事證! 這樣版主也不敢刪您的文章!


--------------------------------------------------------------------------------
Mini Cooper S 6AT 308萬日幣,合台幣86萬 (台灣賣153萬,約1.78倍)
BMW 120i 353萬日幣,合台幣約99萬 (台灣賣153萬,約1.55倍)
M.B C200 460萬日幣,合台幣約129萬(台灣賣212萬,約1.64倍)
-------------------------------------------------------------------------
這是"直接"事證嗎? 這能證明什麼? 願聞閣下指導吾輩, 謝謝!
dvw同學~這版上的汽車進口成本問題,不會有更專業過你的啦~甚至相關汽車資訊,你也是數一數二滴~讚!sunflower同學上~
sunflower
不要在那兒靠呗 wrote:
No.01, To:...(恕刪)



不要在那兒靠呗 大大:

您的精闢解說 真是太五體投地了!!
1.叫你們經理出來 2.在地下室大喊 50路
關稅...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是..代理商的利潤..以及消費者的心態....
應該也是左右車價的因素之一.....
例如...如果車商每台的利潤要賺30萬(這是扣掉管銷成本)....
如果原廠調整或是匯率調整......一般是漲的多...降的有限....
加上虛榮心作祟..一台bmw320..如果不到100萬.可能有錢的大爺就不買了..因為會有太多一般人買...
那就失去獨特性..別人也會不知他收入不錯....
所以...就算bmw320一台賣300萬..也一大堆人買....
就我來說...我若是台灣總代理...我一台bmw320一定賣300萬....
況且我還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相信嗎???
有時...市場是被創造的...
咦~ 雜工?! 真巧,我也是打雜的耶!



不要在那兒靠呗 wrote:


高就? 我只是個跑腿打點張羅特殊車輛事宜的雜工啦!

Best,
Henry.
阿勳2736 wrote:
關稅...可能是原因...(恕刪)


況且我還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相信嗎???
有時...市場是被創造的...

---------------------------

閣下觀點有見地! 有時...市場的確是被創造被形塑出來的, 尤其是賣方(生產者)對供需情勢以 "供小於求" 的方向
操作較為多見, 例如PP名表, LV名牌包, Lambo跑車常以 '限量'版 '特仕'版為號召, 做出市場區隔, 以求高價成交!

謝謝您與吾輩分享這觀點!
阿勳2736 wrote:
關稅...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是..代理商的利潤..以及消費者的心態....
應該也是左右車價的因素之一.....

就我來說...我若是台灣總代理...我一台bmw320一定賣300萬....
況且我還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相信嗎???
有時...市場是被創造的...


說真的,忘了好萊嗚電影那套
市場不是這樣看的

代理商當然要有利潤,長期而言最少要比市場利息高吧,否則拿來存銀行或者丟到貨幣市場不就得了
任何資金要冒風險就要冒的有價值

你如果是車商,最大的敵人不是你的消費者,是你的競爭者
競爭者才是決定你能不能生存的關鍵
saab、volvo的車為何叫好不叫座?因為有強大的競爭者
大陸市場那麼大,怎麼那麼多台商死的很悽慘?
因為競爭者也更多啊!

你一台bmw320賣300萬,我跟你打賭市場規模馬上被mercedes和lexus吃光光
市場可以被創造,沒錯
但仍然要冒很大的風險


另外
本來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市場就會有不同價格
在產油國,油便宜的不像話
在沙漠,水可以賣的比黃金貴
不同的需求就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
台灣雙B比較貴,除了關稅外,最大嫌疑犯絕對是我們自己,不是代理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