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後方被追撞,前方氣囊不會爆?

就小弟不才所知,其實台灣車廠是有嘗試與其它單位合作開發【安全氣囊】,以自行生產來價低需向國外廠購買的花費,車廠是那一家,你猜---是台塑(看過一則新聞 Matiz在工研院自行撞擊測試)。合作單位是那一家,你猜-----是中科院(沒錯,是負責國軍軍火開發的中央科學研究院

以現在來看,安全氣囊好像沒什麼了不起,是呵,沒什麼了不起,您知道能獨立完成商品化的有幾家嗎?(其實-----我也不知道有幾家),但我知道的是 安全氣囊的部分組件--火藥包,就已經有很多學問在裏面了,如何製造穩定(從溫度0'C~70'C ,溼度沙漠到海島),壽命10年。
...待續
~
3121 wrote:
德國名車也不過爾爾,為什麼就算有了六顆的氣囊還是發生的這樣的意外呢?(恕刪)


總比國產車聯側氣囊都沒有的好吧~
怎麼不說如果沒側氣囊兩人早已歸西呢?
國產車連爾爾都差一級~~~
拒買三星.拒買htc
..................誰說只要後車撞前車一定是後車的錯,許XX的車違規在先,而且他把車停在路肩,車身有一半佔用慢車道,大貨車司機也沒超速,依刑法緊急避難原則,是完全沒有責任的,頂多有點良心去慰問一下送個豬腳麵線就偷笑了,基本上還是許XX的駕駛太不應該.
沒超速也要保持安全車距吧,不是嗎?
大家都是臆測而已
那也來臆測一下
車輛先前先撞擊到護欄此刻由於是側面撞擊
只有側邊氣囊有爆開
撞擊後車輛停放在外車道和路間之間
車輛熄火無法發動
車主正準備下車逃離
解下安全帶
被後方閃避不及的貨車追撞
後方追撞並無法讓前方氣囊作動
而側邊氣囊於前次碰撞時已經爆開了
總不能要他報第二次吧
沒爆開的氣囊根本沒辦法保護乘客
如此發生不幸
我並不覺得車輛結構有何問題
問題是要追查第一次為何先撞及護欄的原因?
大貨車駕駛問題應該不大
看來只好努力的祈望受傷者能平安無事~~

最好是國泰平安啦~
bluejan wrote:
沒超速也要保持安全車...(恕刪)



保持什麼距離?那位快往生的的小姐的車從頭到尾就不是再同一個車道上


你保持再多的車距也無法避免突然出現在妳面前如同從天而降的車


結果還沒出來,車禍的部份就先到此為止,



倒是我覺得記者問她有沒有毀容要不要整形?


也不是什麼腦殘問題啊,她本來就是靠臉混飯吃的藝人,在商言商,如果她長的爆醜


她根本不會有知名度,連出道牙膏廣告都不會有人找她拍,

倘若她完全康復以後還有復出的打算,我想有沒有毀容應該是很重要的問題吧

至少可以說是目前僅次於身體健康且未來能否繼續賺錢的關鍵


問題可能是出在記者問的時間及表達的方式

問題是大家批腦殘但又有另外一批大家又很愛看,

而這兩種大家還經常重疊


一堆人猛批啥車不安全,就像電子花車

結果還是一堆人狂買

結果車商做到世界第一大


西瓜畏大邊,記者也是一樣

如果記者秉持原則朝向歐美看齊,一改超專業方式報導

然後電視台每天賠兩百萬,那些媒體人給你養好不好?


我實在不知要不要支持台灣媒體,所以我都不看電視了





金鞍美少年 去躍青驄馬 牽系玉樓人 繡被春寒夜
看來以後車上也要加裝黑盒子了

到底有沒有繫安全帶?是撞到內側護欄後自行解開的嗎?然後再受到後車撞擊?
安全氣囊是在哪次撞擊中爆開的?為何有爆?為何沒爆?

當時會往外車道衝是駕駛反應過度?還是撞到護欄後反彈?


很多狀況都還不清楚,在這瞎說也不會有什麼結論


老實說我挺怕藝人破像後的後續新聞,希望她不要有事才好
先不管是不是大卡車司機的錯

我想任何一方都不希望交通事故的發生

在那種晚上想要用很快的速度閃避是很難的,人家是大貨車,不是小車子.

sydneyboy0528 wrote:
為什麼國產車商願意給10萬元的DVD影音系統而不願意給成本不到10萬元的6顆氣囊???
就是因為有你這種"自以為觀念正確"的消費者...

沒錯,自己沈溺於國產車"又便宜又好,組裝好,隔音好,配備佳"的自慰幻想
硬說國產車很安全的消費者大有人在,無怪乎台灣的造車工業水準也無法提升到什麼境界...
國產車真的便宜?麻煩看一下各國當地同行車售價上面有什麼配備在來講...組裝好跟隔音好這句話,更讓人笑了,這是今天最好笑的笑話之一...今天沒人在吐嘈安全帶的重要性,是有人把自己的選擇,當作是跟外國注重生命安全者一樣等級的,然後又掰出一堆笑話這才好笑
樓主你勇於點破這種愚蠢的觀念,需要極大的道德勇氣,小弟給你加分先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