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foxfox wrote:
成本和運費應該也是一個大因素吧.
台灣的雙B好像都是原廠國繞地球大半圈進來的. 美國雙B在南卡和阿拉巴馬都有工廠直接生產, 因為美國對100%原裝的好像也有什麼稅之類.
運費............很便宜! (德國到台灣, 一台車不到一萬元)
美國的工廠, 也只有生產少數車型.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競爭者便宜, 妳想賣貴也很難吧!
台灣貴, 這又是品牌忠誠度的問題......
Fair G 0/1 ISOFIX - An extension to the BMW child seats.
當然,如以美國當地抓車的成本+所有稅費,一定覺得很好賺。但念頭一轉,不想讓人家賺,而自行進車的話,會便宜多少?其實,運氣非常好的話(無須調校,打通關;所有驗車一次通過),一台車商價230萬的車大概省個15~20萬沒問題。但是,萬一有一點點閃失的話?時間成本...?如果交給專業代辦人士的話,這20萬的價差可能只剩下10萬了。划得來嗎?我覺得一台車讓水貨進口商賺個10來萬,應該是相對合理的"勞務報酬"。
可惜,因為市場考量,台灣代理商不願介入這塊市場。否則,將車價壓低在200萬內,又可享有代理商至少2年的保固;豈非消費者之福?
就像代理商零件供應,不曉得是只能跟德國製造商買,還是直接從零件製造商購買,那價差可能就更大
商人在商言商,都會去尋找最大利益,台灣人更是翹楚
政府的稅收是固定,代理商向製造商購買,量大自然購買金額必會降,在一般製造業生產,只會一再降低製造成本
降不下來最主要的應該是原物料上漲,才有可能會提高售價,通常越後面購買金額只會低
代理商賺的一年自己就會預估,如果又經營保養廠,那雙重利潤就大的多.
以純賣車而言,代理商一年廣告費用,是要賣出去多少台車子才能補回,如果又不做廣告,利潤可想而知,當然也是會考量其公司從其他利益所得平均支付,如果沒有那就又更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