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應BMW總代理汎德汽車的邀請來到慕尼黑,除了在IAA開展前夕參加MINI品牌的發表會外(大改款 MINI Cooper、Countryman 慕尼黑發表會現場直擊 & 實拍!),另一個重點便是參加「BMW Group Media & Stakeholder Days」,也就是BMW於展前自己舉辦的品牌日與發表會;正如大家所知,BMW已在今年下半年發表了多款重量級產品如大改款5 Series、小改款X5/X6等,因此在本屆車展中並未特別強調這些車款,而將重點擺在一台全新的概念車「BMW Vision Neue Klasse」上頭。
Neue Klasse不僅宣示了品牌未來的車輛設計,更呈現了BMW之前強調的三個目標,那就是電動化、數位化以及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等理念的最新進展(electric、digital、circular),因此對於BMW來說,Neue Klasse可不僅是台概念車,而是引領品牌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重要關鍵。至於Neue Klasse到底有何亮點與新技術?當然也是所有媒體參加這場發表會之前最好奇之處。

一大早來到位於慕尼黑近郊的一處規模頗大的廠房,這就是今天活動的主場地。
- 1
- 2
- 3

活動一開始便由集團總裁Oliver Zipse上台致詞。他對於BMW今年的表現十分滿意,畢竟他們今年上半年便售出了超過120萬輛新車,對比去年成長了4.7%;不用說,快速成長的純電動車是一大功臣,上半年的銷售數字達到15.3萬輛之多,這數字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並佔了總銷售數字的12.6%。這也證明了BMW多年前便開始積極投入電動車研發的決定相當正確。有趣的是當總裁講到永續發展理念時,便有一輛2021年推出的BMW i Vision Circular在他後方靜靜地滑了過去,這輛概念車不管是整體設計、開發與生產過程中均依照永續經營的原則進行,這也是BMW的長期願景之一。

再來出場的是今年初於CES首度亮相的「BMW i Vision Dee」,Dee即為「Digital Emotional Experience」之意,顧名思義這是一輛著重在展現數位化科技的概念車,最大亮點便是可將數位內容及AR擴增實境資訊等投影至前擋風玻璃。

後方的大型投影布幕升起,今日主角「Vision Neue Klasse」於萬丈光芒中隆重登場!還沒看清車身長什麼樣子 ,車頭發亮的雙腎型水箱護罩輪廓倒是先抓住所有人的目光!

Neue Klasse經過長長走道緩緩靠近,真的會有種由未來穿越時光隧道來到大家面前的感覺!

終於現出全貌!「Neue Klasse」之名,其實是1960年BMW於低潮之際所展開的一個品牌復興計畫(也就是New Class之意),後來則是催生出經典的「BMW 1500」,並確認了品牌日後朝向運動型房車發展的角色;而這項計畫的成功,不僅拯救了當時限於財務困難的BMW,更讓品牌從此開啟了往後半世紀的輝煌歲月。回到2023年,BMW再度以「Neue Klasse」之名賦予這輛概念車,便可想見這輛全新概念車即將為品牌帶來的重大轉變。


簡單來說,Neue Klasse要展示的就是品牌的全新電動底盤平台、全新人因介面、全新的技術,總之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而與以往的概念車不同,Neue Klasse還是一個橫跨整個品牌各部門的大型計畫,BMW也計畫在未來幾年內持續針對此計畫進行大規模投資,無怪乎BMW會說Neue Klasse是他們有史以來花費最高昂的研發項目。不僅如此,BMW還在匈牙利投資了超過10億元美金打造了全新的零排放工廠,就是為了在2025年開始生產Neue Klasse的量產車款,緊接著於2026年於慕尼黑工廠投產,同年中國瀋陽工廠也會開始生產在地化車型。換句話說,Neue Klasse揭示了品牌下一代電動Sedan的樣貌,算算時間很有可能就會是新一代的3 Series Sedan?

Neue Klasse要展示的概念之一便是BMW近年來積極推動的永續理念,全車在德布勒森的新工廠(Debrecen)以新製程打造,不僅完全不使用石化燃料,更大量使用可減少碳足跡的材料和二次材料。而針對Neue Klasse的動力系統BMW並未詳細說明,僅宣稱它採用第六代BMW eDrive技術,與以往相比效率提高了25%、續航里程增加30%,至於充電速度也有30%的提升。雖然目前不知道BMW是以什麼樣的技術達到這些目標,不過對照BMW前年針對新一代eDrive的開發內容來看,大致上的手法就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材料的使用與生產成本,其中不少車廠正在研發中的固態電池模組相信也是一大關鍵。



由外觀看去,Neue Klasse很明顯地是由之前的「BMW i Vision Dee」進化而來,除了車身上幾道銳利摺線外,整體線條已經被精簡到不能再精簡,雖然這樣的設計概念與BMW現行車款有很大的不同,但包括宛若鯊魚鼻的突出車頭、雙腎形護罩、C柱部分的「Hofmeister kink」等處,都是典型的BMW風格。

Neue Klasse的車身採用一種名為「Joyous Bright」的發光漆面,看起來像消光白但卻又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黃色,

整個車頭利用簡潔的線條雕塑而成,並加入採用高對比色的深色前下巴與側裙,原廠另說明外觀部分不僅使用的材料種類大幅減少,還提升了可回收原料比例,同時他們設計出全新的組裝與拆解方式,這些特點均有助於車輛的回收工作。另外可注意到品牌Logo已經不是獨立零件,而是直接在鈑件上刻印而成。
- 1
- 2

21吋輪圈的交叉輻條設計概念取材自賽車,並經過空氣動力學的考量。

不僅前擋大幅向後延伸,車頂也採用大面積天窗讓車室擁有優異的採光效果。

C柱下方少了三角窗,以整片玻璃呈現經典的Hofmeister kink設計;另外可看到車門上並沒有門把?原來車門後半部裝有感應器,只要將手靠近即可開啟車門。


尾燈部分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裡頭也配置了層次感豐富的照明元件。


車艙撲陳就與外觀一樣走簡潔路線,整個中控台上僅配置了方向盤與大尺寸螢幕,連儀錶都沒有!


Neue Klasse採用獨立四座配置,不過這些設計都還頗為「概念」,實車當然不會是這樣。不過BMW倒是提及,未來的座艙設計會予以簡化,避免使用裝飾性的鍍鉻或皮革等材質,以降低生產過程的碳足跡。

為什麼車艙鋪陳如此簡單?因為Neue Klasse要呈現的是次世代汽車的顯示與操作概念,整個車艙藉由全新的多功能方向盤、3D抬頭顯示器,中央大型顯示螢幕等構成,最特別的就是在儀錶台前方加入了橫亙左右的全景顯示器。

全景顯示器採用了全新的平視顯示技術,可將大量資訊投射於整個擋風玻璃的下半部,這便是儀錶得以取消的原因;至於交通引導或駕駛輔助系統等資訊,則可透過駕駛前方的抬頭顯示器呈現。

新型多功能方向盤看來簡潔,但卻加入了不少帶有觸覺反餽的觸控式按鍵能夠控制中央螢幕與上方的全景顯示器。原廠說明如此設計的一大原則就是讓駕駛能夠眼睛看著路、手不離開方向盤的狀況下來操作這些功能。

至於中央螢幕部分依舊採用iDrive系統,不過可以看到整個介面與現行iDrive有極大的不同;最左側可左右與上下滑動的功能表,即是採用今年推出的iDrive 8.5之「QuickSelect 」概念。此外螢幕也採用了全新的矩陣背光技術,確保在各種狀況下都能有鮮豔色彩與高對比度帶來最佳辨識性。

隨後原廠人員也上車進行了一場實際展演,可看到他透過方向盤便可控制螢幕與前方全景顯示器大部分的功能切換;比較特別的是就像科幻電影一樣,還可直接從螢幕上以兩隻手指抓取某項內容,然後向上一滑將該內容丟至前方的全景顯示器。

中央螢幕不僅是人車溝通介面,日後也能提供乘客作為娛樂用。而BMW在多年前便已預見車載遊戲潛力,他們不僅透過AirConsole平台將遊戲帶入汽車,甚至舉辦並贊助車載遊戲開發競賽,開始為汽車創造適合的遊戲,讓BMW車主們可更輕鬆地透過手機在車上玩遊戲!

Neue Klasse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重要設計概念,那就是全車電子系統的進化。最早的汽車電子架構擁有一大堆ECU負責各自掌管劃分明確的所有功能,而後則是走向區域架構(Domain),將諸如動力、底盤、內裝等功能予以整合降低架構複雜程度,不過這些以「功能」劃分的架構有一大缺點,那就是需要大量複雜線組。舉例來說底盤域的ECU得連接來自四個車輪、避震器、方向盤等的訊號;掌管車輛燈光的車身域,則得連接前方頭燈及由後方橫跨車身而來的尾燈線組,而在汽車功能愈來愈多之下,線組的複雜程度當然也將愈來愈誇張。因此在處理器效能及訊息傳輸速度的大幅提升下,新世代的汽車電子系統正在逐漸走向區域化(Zonal),這種區域化概念是物理上的區域化,也就是讓位於車身不同位置的ECU掌管各自附近區域的所有不同功能。舉例來說,在Neue Klasse主要透過四個高效能的ECU各自負責處理各區域的所有資訊並彼此連接共享,此舉不僅降低了整個架構的複雜程度,相較以往也可減輕30%的線組重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除了i5之外,BMW還在IAA Mobility的攤位上為5 Series的PHEV車型舉辦了全球首發,動力部分擁有兩種選擇,搭配四缸引擎的「530e」搭配專為新型PHEV系統所開發的電動馬達後最大綜效馬力達到299hp;搭載六缸引擎的「550e xDrive」則擁有489hp最大馬力;而鋰離子高壓電池組配至於車輛底部,擁有降低車身重心及不影響後行李廂容量的優點,除此之外電容量也大幅增加至19.4kWh,不過由於國內市場已有汽油與純電動力因此不會導入PHEV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