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RF-Design 阿福)
上集連結 :
Mazda 6 2.2 Skyactiy-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上)

汽車設計、工程咖們的最愛。

2013年 Mazda Atenza 6(第三代)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去展場看到魂動紅新馬6實車,心裡的吶喊--->魂都被勾走了

-------------------------------------------------------------------------
NEW Mazda 6 也如CX-5拿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鏡空藍漆料色澤也十分特殊,雖沒有魂動紅美艷卓絕
鏡空藍也能空前絕後了。

在上次總代理品爵出借新馬6和朱大及前日產資深工程-TATAMI老師和台中攝影幫人眾外拍前,我先後有去台中和新竹展示門市看過實車幾次。

一部車的優劣,真的得實際多接觸,多開數日切身體驗後,才能深刻感受每個不同品牌,設計師和汽車工程師在各細節上的珠沁心裁,皆有其匠心別具巧思。
而且,它又是跟我現行愛車Mondeo MK4一樣是柴油頂級車型
同為4米8大器身型的大型房車,切身有感。

而馬自達在設計上和工程開發中,著實有它相當細膩的設計語彙和工程精血。
我們來一一剖析。

-------------------------------------------------------------------------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在新竹賞車時的汽油頂級車型(外觀與2.2D頂級車型相當)。
而汽、柴油頂級車型,幸運的能都試駕過!


◆ 流體朔型駿雅美艷超群-
新馬6的車頭引擎蓋鈑線拉伸全車的張力,猶如雌伏的獵豹躍動體態。
自2001年RX-8 Concept 概念車的設計出線,2005年RX-8量產就帶出這樣的流體朔型動線。

車體動線圖-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2001年RX-8 Concept 概念車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2005年RX-8 量產車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而來到2008年 Mazda Atenza 6(第二代),更奠定了整體的設計美學。

2008年 Mazda Atenza 6(第二代)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2008年 Mazda Atenza 6 Hatchback(第二代)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2008年 Mazda Atenza 6 Hatchback SAP + Mazda 6 Wagon(第二代)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2008年 Mazda6 US-spec(第二代)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北美的美規版,別有一番風味!
而且搭載了大家喜歡的契型尾飾管!!



在上圖例中,我繪製的車體動線圖,有將其設計語彙鈑件線條走向標出,從中可以
在與RX-8 /Mazda 6 MK2都能看到相近的腰身、葉子板、引擎蓋導引到前氣壩的
美學走向配置,且設計上一代比一代更加洗鍊。

只要是我們搞汽車原廠車體內、外觀設計或工程的咖,無不醉心於此道。

運用鈑件線條走向,讓車身光罩(光線或環境倒影在車身上,當車身移動時,這些
光影會產生流動性)
鈑件如何導引這些光和影子能流暢的從車頭順滑過車尾直至消失
,會呈現一種動態的體感律動。

良好的車身造型和工程設計,可以在車身鈑件沖壓成型,做出良好的導引線、面、角。
此設計風潮,可以說是前BMW設計總監Chris Bangle克里斯.班格爾於2001年第四代
大7問世,開創汽車鈑件光罩折射美學潮流。
運用鈑件的光影變化,取代掉傳統市售車的鍍鉻飾條的不環保設計。

而汽車流體朔型美學的鼻祖,可以說是Mazda於2001年RX-8 Concept 概念車~
2004年MX Crossport Concept(CX-7第一代概念車)奠立於全球車壇,廣為汽車各品
牌工業人士所熟知及其設計地位。

Mazda的流體概念車身設計,也帶動國際車廠相繼跟隨。


Mazda設計的演進,請參照之前發表的文章 :
Mazda汽車設計的演進與台灣銷售的更迭-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614477&p=1

-------------------------------------------------------------------------
◆ New Mazda 6 門市賞車-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鏡空藍汽油款試乘車-


張力肌肉前臉-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雙邊葉子鈑躍動的凸出線,在正視角可以產生明顯的外擴視覺張力,搭配後掠大型豹眼,
十分霸氣。


獵豹的淚眼線-
此世代的Mazda實車都如實從頭燈總成,帶出一道鍍鉻線造型與前大型水箱護照相連結
呼應,此設計,也與BMW本世代車身設計如出一轍,
走在時代潮流的尖端。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霧燈造型-
採用迴鋒勾角設計,與前下進氣壩呼應連結,讓整個車頭線條、造型全部整合連動起來,
具有十分高雅的工業設計手法,也是此世代Mazda車體造型整個的精神面呈現所在。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前上水箱護罩-
Logo汽油款採如圖內凹中空設計,柴油款採用類似現在M-Benz的亮面滴膠設計,可以說
是整體外型唯一可以區分汽、柴油款的細微差異處。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內崁工程細膩的上水箱護罩前柵-
最上翼左右兩邊採用鋼琴黑烤漆配置,手法沉穩。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上水箱護罩鍍鉻件左右兩邊射出的搭接縫。
手法與Audi水箱罩外鍍鉻框相當。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前下擾流防刮設計-
這代馬6前臉這位置設計相當具有巧思。
很少見到房車有這樣的款式設計,這也引發了我日後在設計汽車空力套件不小的想像
空間。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交錯筆鋒下的光罩順暢性-
馬自達車身鈑件這方面的設計,手法相當高。
引擎蓋摺線 / 葉子板摺線 / 車窗下緣鍍鉻件 /
車身腰線交錯線 / 外手把 / 門板下緣車身線

上述的設計筆鋒,是車身設計美學,最能吸引視覺上眼睛看物體的一種引導線條。
該線怎麼佈,法線走向,都是引導視覺方向的重點所在。
Mazda在這方面的設計已嫀至高。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汽車設計美學,在這個佈線(視覺引導線)、面(曲面、平面等鈑件面)、
角(倒R,幾度圓角,需要多少的R才會精緻,才能順暢),這三大元素,是整個設計的最高要素。
看似平淡無奇的基本,卻也是內斂最大的美學素養所在。


不亞於前臉的後尾燈面相-
紅色的上緣光條燈罩,無形中產生一道眼睛似的燈眉。
鍍鉻件的連結搭配,啟了整體精神面的呈現。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鍍鉻件能極密合的搭接在後尾箱鈑件和尾燈組表面上。
工法十分細膩。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全平貼崁入後葉子鈑件中,右下方保桿與後葉子鈑和尾燈的搭接也十分密合、順暢。
整體工程精度相當高。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雖然主要的後尾燈內圓,採用應該是傳統鹵素燈泡(官方型錄是標示led,從車身外無法
正確辨識。),但如果是採傳統燈組這方面的整體設計,能有後尾燈這樣的光照投射效果
則相當高水準,這會讓我想起Audi TT現行款尾燈,同樣雖採用傳統鹵素燈型設計,但設
計手法之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XD
並不是汽車燈具,一定得追求時下流行的LED。
日後保養換修,工程設計也必須考量維修面和消費者的口袋來務實考量進去,
相對避免不必要的堆高車價。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Audi TT II Taillight(後尾燈組)對照-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借由燈泡導光的工程運算設計,讓整個尾燈有了很漂亮的導光線條效果!
在汽車燈具的設計上,呈現極緻的工程細膩性。
Audi的設計,一直都是看起簡單,但很多極簡精心設計過後的細節卻非常講究。
例如這一代最新的Audi A3 Sedan,除了A7、A5以外,最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Audi
設計。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奧迪玩車燈真的玩上癮了!!


Mazda的設計,也有不輸高級進口車的工程細膩性!
相當值得我們作汽車開發、設計的為圭臬。


內崁的後反光亮片-
光學設計,工程面都需考量到燈組搭接車體後照射的角度。
原廠都經過精密工程計算來做配置,進而產生右邊深度較大,左邊較淺的配置。
雖然反光亮片只是用來折射光,但工法一樣不馬虎。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傳統油箱口-
馬自達的柴油款,車主需要較注意加油油品的選擇。
相對FORD TDCi車系加油口有做防呆多道閥門設計,會比較安全,較可以避免誤加汽油。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19”頂級鋁圈-
品爵引進的new Mazda 6其實相當有誠意,汽、柴油頂級都直接標配運動型19”
大尺碼輪、鋁圈組,車主省了8萬左右的愛車置裝費呀!!
相對,大尺碼的胎圈組,在道路行走,難免會比較硬調些,輪胎聲噪也較易透過
內輪拱傳達至車室中,這是運動房車硬底子的宿命,即使是雙B,只要選購運動型
M-Power / AMG硬底子,同樣無法避免這樣的異音導入,車友對汽車產品選項的
分類,要有相對的了解,並不是Mazda 6 靜音工程MHV隔音沒做好,實在是4米8
多的諾大車身,總代理直上19”絕對是物超所值的佛心腸不用加價選配的標配件呀。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前擋風玻璃採用外露式密封膠條-
車頂的焊接處一樣採用遮醜導水條。
比較新的歐洲車車頂設計,例如VW福斯皆將旗下所有車款都採行電漿熔焊或雷射
焊接的無接縫技術。(Mondeo MK4採無接縫式)
不過,這不損Mazda 6車身撞擊測試,一樣高分拿下5星。
做好焊接處防鏽和車頂導水設計,便是好的。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以下手機於保養廠房內拍攝未後製修圖,傷眼誤怪呀!)

後擋風玻璃便採用歐洲車壇慣用的膠合搭接車體。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內裝-
前客艙,從中控台有一整道的曲線至A柱連接到車門內板,產生一整道順暢設計線。
有幾道設計線走向,我將其標示出。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雖然設計元素簡單,但卻深具層次性。
整體走簡約風格配置,並不炫心奪目,而相當耐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中控台的木紋處理和方向盤、中控的鋁質質感設計,整體的塑膠導角,在R角,流暢線
條設計上,是我目前在汽車設計這塊,很少見的高端工藝品。

它並不具備像M-Benz 最新一代S-Class內裝如此的華麗,但內行的,都知道同樣是
ABS塑膠射出件,S-Class中控整體面積過大,外觀雖好看,但仔細去壓按,會發現塑
膠件輕薄的劣等感和水轉印木紋的廉價感不禁油然而生。
(以前雙B都很常見正木質或鋁質沖壓的飾件。現在雙B都一樣塞一堆塑膠ABS內裝飾板,
尤其是BMW,中央排檔馬鞍座的塑膠件,隨便壓就能產生塑膠逼哩啪啦的異音,新
S-Class的大型中控台木紋飾板也是……ORZ)

而這世代的Mazda在CX-5 / Mazda 6內裝木紋、鋁質面塑膠飾件,厚度相當高,運用
工程設計,倒出質感相當近似正鋁質或該材質的R角(圓度),暗紅色沉穩的木質,並不
華麗,但很淬鍊,並不多見。
搭配飾板表面高厚度金油層塗佈,整體質感雖精簡,但工法卻很不簡單,紮實感非常強
烈,相當具有Volvo北歐車的紮實設計韻味,並不似S-Class的譁眾取寵。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尤其Mazda 6的內裝鋁質件,做到我已經快分辨不出真偽了,塑膠能做到相當像鋁製品一樣
,真的很細膩。
其層次是我們開發汽車工業一接觸就能深刻感受強烈的優異處。
不得不相當佩服Mazda的工程設計師的手法和其零配件工序之細。


大型天窗-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天頂篷的收邊,比一般國產車好許多!!
國產車大部分亞太件在頂篷的收邊收得蠻隨便的。


三環儀表-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大型內崁屏幕(內凹設計有具備遮光效果)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同CX-5一樣的下沉設計鋁質塑膠冷氣出風口
密合性相當優。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排檔座有設計精度非常相似鋁質正品的排檔底座
排檔鞍座的倒大R曲線也非常有觸感。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作工細膩的雙逢線透氣舒壓座椅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包覆性極佳的運動雙前座設計-
具備記憶功能和多向可調整。
前駕駛座具備固定鎖孔腳踏墊,避免踏墊活動誤卡油門或煞車,操駕安全有保障。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具備包覆性的後座椅-
一派運動風格設定。
中央突起座墊,泡棉也十分柔軟,皮質觸感極佳。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座完整三人頭枕-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同Mondeo MK4後擋車頂篷上緣採內凹設計,增加頭部空間。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同級超長軸距2830mm,後座膝部空間相當充裕。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引擎室配置-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傳統支撐-
最耐操的設計。
Mazda 6的引擎蓋相當大一片,非常重。
跟VW有得”拓”。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助首席這一側,可以清楚看到採用跟FORD Mondeo MK4相同的液壓式引擎腳
這是高檔的好貨色呀!!
相當耐操的引擎腳設計。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行李箱具備同FORD Mondeo MK4全平倒功能-
在目前市售國民品牌中,日系車算是相當少見的平整和大容量。
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椅背快倒裝置。
(目前還是以Mondeo MK4後座放倒後的平整性和大容積最變態,可以躺平兩個大人。)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左右各有一個置物槽,別具巧思。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行李箱內部設計規劃相當工整。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行李箱握把設置-
符合人體工學的拉傾角度。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用內裝地毯包藏良好的後尾門桿-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箱隔水膠條-
後箱隔水膠條處理。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車身鈑件搭接-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後擋玻璃採用歐式搭接,而且多出一道導水設置的膠條,細心處隨地可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整體車內、外觀,講述如上。
希望能讓大家對一些開發面有多一些認識!


-------------------------------------------------------------------------
Mozda 6 柴油款 vs 汽油款

先談談新馬6的汽油款和柴油款差異。
兩車開上快速道路和高速道路及新竹挖得到處坑坑疤疤的慘業道路上,最令我很訝異
的是,柴油款比汽油款車室還來得更安靜。

原因別問我,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何會如此,但試駕兩車差異,便是如此。

我唯一的合理想法,就是柴油款,原廠有為其作了特殊NVH隔音處理。
詳情如何,不是我這短暫接觸的人能理解的。XD

開起來底盤調性類似,但柴油運動性格仍然比較明顯。
動力反應也是2.2D優,建議預算允許,可以值上頂級柴款旗艦,會令人驚艷。


-------------------------------------------------------------------------
Mazda 6 MK3 vs Mondeo MK4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這問題是有不少在看兩台柴油車的車友都再詢問我的。

說真的,真的超難選,兩車各有其特性。

底盤-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過90度垂直彎角中速域約50入彎、加大油門約65出彎時車身側傾抑制的實驗狀況-
車身側傾抑制很優異,底盤呈現良好的表現。
稍遜色於Mondeo MK4過彎G力的車尾跟進性,入彎到出彎的循跡性較Mondeo MK4
略差些,需在入彎時降低速度,直至出彎車尾跟進後,再補油門出彎會是比較穩妥的
循跡控制。


我們進行90度彎角道路測試,Mondeo MK4 展現了它同為Volvo S-80底盤和車身
設計結構的優勢。
可以說,它是我目前開過前輪驅動大型房車中身手最矯捷靈活的一台,繞錐前驅大車
應該很難有車能出其右。

90度過彎測試,Mondeo MK4能以極快的速度順利劃出一道彎線,並在入、出彎道,
都不需逾越中間雙黃線。(有改原廠桶身+對應原廠的艾巴短簧)


New Mazda 6 2.2柴款頂級身手已經是很硬調子的好手,並不弱。
(本身設計已是不錯的短懸運動化配置。)
但在這類繞錐彎道壓力進行下,高速出彎,必須壓出中間黃線,在控制車體循跡穩定下,
Mazda 6入彎建議放慢約於50左右會比較沉穩、安全。
起速過快,必須含煞車減速入彎,出彎道之後再補油門出去會比較穩。
要躍過這個速度,輪胎得先升級,也可能得要先學會藤原拓海的飄移技巧才能壓一般道路
90度的彎。

在底盤極限上,可以明顯感受到兩車差異。


車室 / 行李箱容積 / 空間機能變化-
在車室乘坐空間上,Mondeo MK4也較不受車身造型線條侷限,有較好的表現。

後行李箱容積,真的肚量大到沒話說,我們開發汽車套件,常把近2米的側裙或車頂架整
支從後箱連通到前座去,深度優異。
把拆分的18”鋁圈 / 胎共8顆,可以非常完整平躺到後箱連通到後座去。
可以算是怪物級能吞的大型傳統三廂四門房車。


動力反應-
Mondeo MK4 TDCi的調性,會有較明顯的渦輪遲滯,輸出力道有很鮮明的個性。
它在低速走行,動力在1700轉左右會清楚湧現,Kip油門遲滯頓一下,只要常操它,接著
反應與動力湧現算很靈敏。
高速疾行,動力輸出轉速雖有限,但持續性卻能到160後面仍湧現至180,之後力衰。
過了180之後才會清楚呈現馬力僅140匹舊款Mondeo MK4 TDCi的極限,尾速拖行約可至
210。
它有著很不錯的動力供應帶,搭配日本愛信精機的穩定6前速催動,整體反應著實令人著迷
,具備實用價值非常高的動力域。
(Mondeo MK4 TDCi在台灣市售版本有2008年初期的140匹 / 2010年新式163匹,前期
則搭載日本愛信精機6前速變速箱,後期全面搭載Power Shift雙離合器變速箱)

New Mazda 6 2.2D
雖然跟CX-5 2.2D同一具引擎、變速箱,但整體調教質感差異在起步、市區運轉差別不小。

起步具備日式車系慣有的內斂,不論汽、柴油款,起步都不是活潑型。
油門反應很穩重,開起來就是日式大型房車慣有的架式。
(抑或是新車,尚未經過馴車期,操駕反應與Mondeo MK4有了不少差異。)

在中、高速域,比較能呈現這顆2.2D的動力反應,轉速一到,它的大馬力+破40公斤米的
大扭力,會明顯遠優於Mondeo MK4 TDCi的140/163匹動力。

而在高速160以上運轉,New Mazda 6 2.2D調性走平順路線,並不激情,明顯日式車廠
針對大型優雅房車的調教方式所導致。

Mondeo MK4 TDCi上述這些少數方面,略勝於New Mazda 6 2.2D。


主、被動安全防護-
無疑,New Mazda 6 2.2D配備相當完備,可以說在福特集團手中持有VOLVO時期,將其
主、被動安全系統挪移到FORD、Mazda車系,如今完整運用上。

國產福特是到了KUGA才在2.0 6G頂級款配置了相同的近似VOLVO系統。
現行Mondeo MK4還並未搭載如此完整的配備。


車身造型、內裝-
這點也是New Mazda 6勝出,實在太水了!妒忌呀!!


組裝品質-
New Mazda 6純日製進口。勝
用料、組裝,都是極為嚴密。
在工程設計上,日本和歐美的汽車設計先天理念就不太一樣。


售價/CP值-
Mondeo MK4 TDCi --> 實用價值高,便宜又大碗
New Mazda 6 2.2D --> 物超所值,安全至上,性感尤物


經費充裕的直上法推薦 :
FORD-(Mondeo /90~110萬)-->
Mazda-(Mazda 6 /97.9~136.9萬)-->
Volvo-(S-80 /193~223萬)

經費允許下,升級到Mazda 6入手其實算門檻相對較低的。^ ^
這三個品牌車型產品,都相當值得推薦。


New Mazda 6 心得分享上下集在這邊告一段落! 期待new Mazda 3再相聚嚕!


see you
首推!

大大的PO真專業有料,品牌論區就是多些這樣心意分享的好,不是只來像是光破壞不建設的...

給大大按讚!!


阿福的網宅 wrote:Mazda 6 2.2 Skyactiv
安排試駕中。。希望汽油柴油都可試試
已經將本文全數編寫完畢!!

許多照片用敝人爛爛的手機拍的,傷眼誤怪呀!!XD


專業POR等級的,還是朱大拍得最上像!!


感謝車友們耐心漫長的等待,終於完成new Mazda 6 上、下集分享!!

antiver wrote:
首推!大大的PO真專...(恕刪)


感謝大大按讚!^^

畢竟我不是領錢或領便當的專業寫手,只是以汽車關係業設計、開發者,對汽車的熱愛,
在空閒之餘對不同車輛進行一些考察及研究。

造車,國際車廠還是有永遠可供我們學不完的新東西或舊的百年不敗設計。
這總是深深令人著迷!!

brian3408 wrote:
安排試駕中。。希望汽...(恕刪)


這部新馬6提供了很實惠的入手門檻!
對應同級國民品牌競爭產品,應該找不到主、被動安全防護系統這麼完備了!

未來無人駕駛,真的不遠了!!
這篇文章看了不下5次,對於汽車工藝設計的美,真的是由衷的佩服阿!
感謝阿福的介紹,讓小弟對愛車有更深層的瞭解
zeropro wrote:
這篇文章看了不下5次...(恕刪)


不客氣優!
一起分享!!加油!

阿福的網宅 wrote:
Mazda 6 2....(恕刪)

感謝福大分享
又學到了一些

hyde.2 wrote:
感謝福大分享又學到了...(恕刪)


賣啦!

一起分享!!教學相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