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經銷逐一發表,Wagon單一車型2.2D。
外觀-



由於來賓眾多,實在沒辦法清場拍車。也不希望為了拍車掃了來賓的興致,畢竟輪到的展示就這麼一天。XD

獵豹眼的仿生設計頭燈。

與Sedan四門房車相同的車頭設計。

車頭走歐式格局,日式精緻人文設計。


眾皆認同極少數美麗Wagon的一款車型,來自她的迷人翹臀。

良好的尾門開啟角度。

後車門開啟角度極大,進出方便。
Wagon軸距比Sedan略短,實際乘坐後座空間膝部表現仍與Sedan房車於伯仲之間,並不俗,頭部空間因Wagon車頂於C柱後斜掠,相較Sedan房車頭部空間大幅增益良多,不在有壓迫感。
【頭部空間Sedan約3指,Wagon約1個拳頭半。與前座椅背膝部空間Sedan約2拳間距,Wagon亦相當。】

新年式後視鏡帶狀邊燈。

車身同色外把手。

亮鈦黑高銀霧225/45/19胎圈組。

架高正統旅行車頂架。(三件式)

車頂架與車頂鈑件焊接處遮醜條組裝密合。

分件組裝斷入斷出(車廠術語 : 意指不同部品搭接外凸出或內凹,產生的差異化數值)密合良好,不會有外凸影響手順感(手順為車廠術語 : 意指表面平整度,以手觸摸的平整性、表面的流暢性)。

頭、尾兩端射出件,中間鋁質金屬件,三件式免不了仍會與塑膠保桿與車體金屬鈑金相同,同一組漆噴塗後仍會產生些微色差問題,亦是正常現象。什麼品牌都一樣會如此,不同材質吸色反映能力不同。


與頭燈總成設計呼應的帶狀車尾燈條,炯炯有神。
可清楚辨識馬自達品牌識別。

特徵線條設計沉穩。
(特徵線。車廠術語 : 意指具備造型特徵的內凹或外突出線條走勢。)
車尾也運用大量魂動之翼設計元素而來,從後檔玻璃下緣線、尾門鍍鉻飾條、尾門車牌照底部特徵線、後保桿上緣特徵線、後保桿上下分色特徵線、後保下緣黑色防刮料特徵線....。
都具備了類似魂動之翼或類似野馬中控台的雙凸歐翼的設計語彙,只有美呀!

人潮絡繹不絕。
特地挑中午人較少時候去,仍然好幾組看車,而且年齡層多數為30初~45的經濟中堅族群。
原廠能將此車售價壓低於140萬以下130多萬價位帶,確實是親民機會較大的入手帶。

內裝-

大器的高級中大型房車控台質感。

與Sedan房車相同,門板、內門平板、中控台上部軟質披覆面、中控飾板、排檔鞍兩側、中央扶手....等等,皆大量採用軟質料皮革披覆,帶來相當高級化的觸感、質感...等優化享受。
高級進口車也差不多就是這造工了,國民車品牌可謂相當難得。

新一代優化過的方向盤簡化介面,與Mazda 3相似,但引進版本仍未有方向盤換檔撥片設置。

聲音、多媒體切換、藍芽電話系統介面。

定速巡航界面。

Mazda 6歷代固有的三環儀表。

HID抬頭顯示器。
自動升降設計,往往因為馬達聲噪或劣化產生非常不悅耳的異音,Mazda的捲動式升降有效改善這配備造成惱人異音問題,壽命也較一般垂直升降式壽命更長。

除了ACC系統,該有的幾乎全上了。
但個人覺得對應車價其實也沒甚麼好挑,已經相當優異的配置。

駕駛座8向電調附2組記憶功能 / 助手席4向電調。



精緻的內門皮飾+類髮絲金屬飾板+高銀霧仿金屬鍍鉻飾板與內門把手。
內門碗與門內飾板有做下沉手順設計。其餘各部零件搭接密合極為平整。

擴增為11支揚聲器的高質感音響配備(入門款為6支)。

冷氣出風口面板與中控台軟質面板做精緻的下沉配置。
控台皮面做雙縫線精美設計,髮絲紋飾板與皮面搭接也做良好的下沉設計,手順極佳,質感出眾。
這個多工序做出來的飾板,比一般常見的類碳纖優異太多,能以印刷、水轉印等複雜工序做出這樣仿金屬層次的塑膠飾板可謂一絕呀!

6/4分離傾倒,Wagon連通後廂帶來近1600公升容積表現。
雖然縱深可能不及其他同級中大型Wagon,但更短的軸距,卻帶來更優異的操駕感受,行李箱容積也遠比預期來得好。

行李箱開啟後,開口方正,相當有利於搬運貨品,這是正歐洲Wagon的優異設計手法之一。

20~24吋行李箱實際擺放深度表現良好。

立起的高度也不會受到限制,Sedan房車容積再大就只能乾瞪眼了,我不再買房車,實在因為機能性太差,我們做汽車空力套件,經常擺放保桿、側裙....等等,Sedan行李箱容積就算有550~600公升差大容積也無用武之地,SUV除非買大型的,以目前中型SUV,深度也不足擺放側裙,看來看去,就是在等柴油Wagon,這一味最合我意。XD

標配行李箱後障板與防撞網。兩捲簾如果設計為一體件會更優異。

有一個家長特地抓了一台娃娃車來試,對Wagon來說,真是to easy!
Mazda 3 5D測試。

上次Mazda 3首度台灣發表,家長連小朋友都丟進去試了!!XD

Wagon車型標配後行李箱金屬護板。
(怎麼不連四門迎賓踏板都送哩!!XD)


Led尾門照地燈。
這個角度,露營的人就知道好用了。^^



Wagon後廂左、右有椅背快倒拉柄 / 內藏式掛勾。
右後方有座充可擴充用電。
左右底部各設置行李固定扣。

Sedan四門款快倒拉柄為後檔牆上方拉柱式。
尾門採傳統伸縮桿結構,多少也會吃掉一些行李箱容積便利性。

底板掀開為配置備胎、隨車工具。



(2012年發表的CX-5 2.2D柴引動力說明)
2.2D柴油引擎,是目前Mazda當家柴油發動機主要核心技術。
具備特殊降噪、低壓縮比14:1、柴引高轉速、燃點提前預熱....等等優異特性。
*NSFC (Natural Sound Frequency Control) 聲頻降噪技術。
NSFC聲頻降噪技術透過精密的多層次燃燒,以不同時序的燃油爆炸頻率平衡引擎運轉。
*NSS(Natural Sound Smoother)減震降噪技術 。
NSS減震降噪技術則進一步在活塞叉銷中設置精密加工之平衡槌,消弭令人不悅的引擎噪音。

哥哥 : 拔拔說這台漂漂大紅是我們的車車,將來也是我的車車(小手摸摸摸摸)。
妹妹 : 哥哥摸摸我也要摸。XD
結語-
依照新、舊年式的型錄比較,其實互有長短。
新年式取消如下 :
*後視鏡電熱除霧
*ALH智慧頭燈改為HBC遠近光自動調節
*取消LAS車道偏移防止系統改為DAA駕駛注意系統
*Wagon無天窗選配
*似乎取消淳白內裝選項
增加品項如下 :
*全車系動態管理系統
*後視鏡改上鎖自動收折
*Led室內閱讀燈
*UV-CUT功能淺色隔熱玻璃
*6支喇叭改11支(入門4門仍維持6支)
*ADD駕駛顯示改全彩(附角度記憶功能)
*DAA駕駛注意力警示系統
*晶片防盜
*防盜警報系統
*電子防眩後視鏡
ps :
許多正15年式車友反映上述有許多配備已經有了。
我則是以15年小改款型錄與昨日Wagon上市最新版本型錄交叉比對下來,將產生差異配備紀錄,歡迎15年式車友提供正確詳細導入配備校正,以茲改正,萬般感謝您。
特殊項目 :
*音速銀取消,改新增+1萬元接單生產的鋼鐵灰。
乘坐心得 :
Wagon膝部空間實際乘坐並不會因為軸距比Sedan房車短而比較窄,差異很有限,幾乎感覺不出來。
但頭部空間則從Sedan的壓迫感(約3指),Wagon得到很大的釋放(約一個拳頭多)。
而看上Wagon的目的更不消說,便是變化性及空間行李廂容積更優異的實務面優點。
附了訂金是值得等待的。
下一代是否君再來,一切都是未知數,眼前美駒還有什麼好挑剔呢!
均已足矣,希望Mazda這台車辛苦導入,能讓國內眾龜縮品牌跌破眼鏡,我堵她能賣得比傳統三廂四門房車還要好,至少不會亞於目前國內中大型房車萎靡的市場狀態差。
連Camry一個月都只有幾百台數,最低谷底不過就是現在了,Wagon應當能反客為主,在新世代市場取得更亮眼的實績。
幕後銘謝 :
*攝影 - Chujy朱大
*隱藏版美女友人
*杜所長協助引帶入場
*現場借助行李箱、踏車朋友
改款前的Mazda 6試駕分享 :
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913729&p=1
(完整版)Mazda 6 2.2 Skyactiv-D賞車試駕特集分享(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919562&p=1#50292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