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在買車的過程中 真的遇到太多 銷售手法 還有 菜單陷阱
由於我頗具 "研究精神" 加上我並不是衝動熱血的購買型消費者
才能慢慢安然的度過這些手法與陷阱 並找到一份 我滿意的菜單
說良心話 本人也同意 "何必為難業務啊 他們也是人 也需要養家活口"
可是 換個角度想 以消費者角度來說
本版 是不是可以有我們消費者 來發一購車心得篇文章
標題是不是打成 "請業務們 不要痛宰古意的消費者啊" 的文章呢?
有很多的消費者 都很善良 古意 也不太好意思殺價 甚至於 礙於對車子的熱愛
當場就被業代抓中心理 大宰一番
相信這種慘痛故事 比比皆是啦
其實 凡事都應該正反兩面 平衡表述 平衡報導 是比較好
就如同 也有些人表示 業代的"服務" 與 "低價" 也是兩種不同的焦點
如果講服務 我真的覺得 有一位"駱駝"業代 我會給5顆星的 "熱心服務評價"
但是 有些人就是經濟有點壓力的 那可能就需要找 五顆星的低價菜單
只是我知道 善良消費者過程中的痛
終究 我們是 一輩子難得買幾次車 所以 商業手法 我們不熟
可是 有某些業代們 可是天天在賣車 天天在商場廝殺
光在手法上 光在 包裝技巧 講話技巧上 多有陷阱
很多善良的消費者 都是當場吃了大虧了 還不知道 還被騙到說謝謝勒
這也只能說 大家多小心 資訊多分享 買高價品 是不能太衝動的~~
做生意將本求利,作業務還不是能多賺一些就多賺一些?
每次看到業代抱怨文,說不到幾句就是賠錢賣啦,要消費者先付服務費啦等等論調,實在是耳朵長繭,試問業代您去買房殺不殺價?您知道房屋仲介服務費規定4%(原則上),而總價2000萬的房他可拿80萬,您會不會跟他殺一下看能不能拿個20就好?還是您明明知道可談個3-50萬的價差,而您會照4%付80萬,價差當作預付的服務費呢?
網路時代不好做這是個行業都知道的事,追根究底就是資訊透明了,人家可以到處去比價,本來賣一輛國產車可能可以賺個5萬以上的,現在都被迫得吐出來,所以難做了、來抱怨了,搖尾乞憐了,看看能不能多凹點同情心,幫幫忙,請看看各版類似的業代文,回文裡除了同為業代回點取暖文,有那個消費者同意這些業代論調了?嫌難賺,請教一下現在那個行業好賺?好賺得又輪的到一些上網發取暖文的業代們嗎?
駱駝 wrote:
我以前是職業軍人,國...(恕刪)
駱大:
你和我差不多的 際遇...
我大約是05年時 退伍 就踏入車界...
車界 確實不是一般人可以待的...
你的部份..我很認同 .環境 改變 ..確實 腦子也要跟著變...
必境 現在的消費環境 和十年前已經不同了....
十年後如何 也不知會變的如何...
會做車子..也是因為 喜好 本身的職業..和車子...
當然 現在 客戶會比較...做生意 也是平等的...
基本上 只有堅持下去..做自己該做的 我想就應該足夠了....
做這途 是沒有報怨的權力
客戶 我相信 也有肯溝通和 無理取鬧的....
但我相信 客戶的感覺 也是和業代 相輔相成的
阿良~~!!
您的心酸甘苦談~其實只要是業務性質的工作都一定遇的到...也請您用平常心來看待=會舒服一點...

您賣了10幾年的車.想必也遇過無數的客人~成交過無數的車輛...
...回想一下~雖然不是每個客人都能令您滿意.但是應該也有貼心的客人吧...業務這工作就是要不斷的調適自我心態+觀察市場變動=這條路才能走的下去...
我開了10年的貿易公司.專門進口3C的周邊產品.下游那些經銷商各個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喔...
...以高單價鋰電池來說.他們賣一顆最少還能賺一顆.可是他們可是連3元5元的進價都要跟我們計較呢.即使已經配合10年的經銷商也是如此.可說完全無情面可談...
...其實只要是跟"利益"劃上等號~"情面"往往就不值3毛錢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心疼我的業務.從不盯他們的業績...
還好~我在今年把持有的股份全部處分掉了.終於暫時可以輕鬆的享受人生了...

加油吧版主~只要您願意堅持.會有您的一片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