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難為 何必為難業務員業務

不能說沒有好的客人

而是先大部分的業務搞的大家都有不良印象

問問大家

提到 "汽車業務員" 不管哪一個廠牌

整體大家印象是偏好 還是偏壞??

我個人是偏壞啦~不敢推說全部人 但我相信不少人是偏壞

WHY??

因為以前的不良印象阿,以前好賺的時候 汽車業務 賣一台賺個幾萬 保險又在抽 配備又給你灌一下(又抽)

長久下來 誰相信有良好品質的服務

也許賣完這台 嘿嘿 他不做了

更有的是 賣了一台 哈 故意搞東搞西 然後勒 離職

你找他們公司所有申訴管道 抱歉 他們只說 因為業務已離職 是業務本身行為 跟公司沒關係
幫你聯繫他 不然就是你自己去找他!

------
BUT 能堅持服務的 也不在少數 而且還是業績長紅 很多週刊 都有每年介紹的
他們服務光看文章介紹就 "就甘心A"

看了很想跟他們買

所以 只能說 不能怨別人阿~~

如果想獲得認同 就要拿出該有品質跟服務嚕!!
(跟保險差不多吧^^")


MAZDA PING wrote:
...更可怕的是 殺價殺到業務員賠錢 不能怪我們少服務(都賠錢賣了) 買完後
不好意思找業務員服務就算了 請你也別怪罪我們 網路指名道姓去怪罪
業務員...(恕刪)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業界朋友, "正常狀況"下,有這個可能性嗎? 你倒貼去賣車? 這比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

你跟我說光華商廠賣一個零組件只賺我50, 要我不要殺! 我絕對讓你賺這個錢!
但要我相信我今天買一台至少幾十萬的車, 你賠錢還願意賣給我? 我真的好難相信!!

vida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業界...(恕刪)

不要不相信~真的就是有人這麼做~一台國慘車7-80萬獎金也才4-5萬,消費者買車要折車價,要送配備(包含最基本的隔熱紙都是從業代的獎金去扣)還有一些要做0利率(利息補貼也是從業代獎金幫消費者付的),這樣東扣西扣你想業代獎金剩下多少......就算業代拿出獎金表給消費者看,真的沒賺,消費者還是認為業代賺很多,這樣惡性循環自然就產生一堆不良業代(例:明明是保乙式車體險,但是業代沒賺就偷偷的保~乙式限額或限駕去補差額,這中間就有很大的差價,但這又危害到消費者權利)很多車主都不認真地去檢視自己的車險有沒有被坑......

sankar wrote:
不要不相信~真的就是...(恕刪)


要怪只能怪車廠跟公司,錢都他們賺去,還要常常漲

漲的時候說原物料漲匯率漲,原物料降匯率降的時候怎不降車價

常年這樣下來一台車就貴了多少個萬了

消費者是有多會賺?

一台車以目前的耐用性來看頂多讓你開個10年已經算很好
(出車禍嚴重點的還可能開不到10年,因為修的費用比殘值多)

還不加上那些保養還有過了保固期的零件損壞維修費用(尤其是現在零件都越來越不耐用)

買車那幾十萬當然會東比西比價格能砍就砍,價格多少錯不在業務大家都知道

業務要養家大家也知道,但是誰叫業務是賣車跟消費者接觸的第一個面,要砍價當然是跟業務砍

總不成去跟業務的公司砍好價再去找業務簽單吧.....,只能說你們公司要吃肉又不給喝湯
請業代去跟公司爭吧!看能不能吃到肉屑.
l0919022554 wrote:
要怪只能怪車廠跟公司...只能說你們公司要吃肉又不給喝湯
(恕刪)

hiushius wrote:
很好笑耶虧你還做了1...(恕刪)


大大你說的滿中肯的~~呵呵

虧你還做了10年的業務
賣了會虧那就不要賣阿


Life's simple you make choices and you don't look back

sankar wrote:
不要不相信~真的就是有人這麼做~一台國慘車7-80萬獎金也才4-5萬,消費者買車要折車價,要送配備(包含最基本的隔熱紙都是從業代的獎金去扣)還有一些要做0利率(利息補貼也是從業代獎金幫消費者付的),這樣東扣西扣你想業代獎金剩下多少......就算業代拿出獎金表給消費者看,真的沒賺,消費者還是認為業代賺很多,這樣惡性循環自然就產生一堆不良業代(例:明明是保乙式車體險,但是業代沒賺就偷偷的保~乙式限額或限駕去補差額,這中間就有很大的差價,但這又危害到消費者權利)很多車主都不認真地去檢視自己的車險有沒有被坑......



我的看法是 :

簡單說 ,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

整體來說 , 賠錢賣 , 打死我都不相信 !

可能這台車真的賠錢賣你 , 但 maybe 他達到某業績 , 有額外的獎金 ~

單就這台車來說 , 車是有可能賠錢賣你 , 但 , 背後一定有支持他賠錢賣你的理由 ~
要說賣車的業代會倒貼賣這我相信,但是前提是他的業績獎金只差那一兩台而且倒貼不多的情況下

才有可能倒貼賣

MAZDA PING wrote:
最近無意間來到這個資...(恕刪)


我也覺得過與不及都不是很好
但是買賣是互相情願交易才能成功的
再這種買賣的風氣下,樓主的委屈是可以體會的
在這邊我也看過不少板友不在乎是不是殺到最底價
而是售後有問題服務好最重要
所以抱怨歸抱怨,樓主還是要繼續加油
菜單滿天飛是正常的
不要說過去資訊不發達的時代
到這年頭了,還有多少業務喜歡搞小動作?

賣的價格賠不賠錢是業代自己的事
消費者不可能拿刀拿槍押著你叫你簽下去
拼不過同行,賺不到錢
該埋怨的是自己的能力,和車公司的制度
怎麼會是消費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