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三原廠底盤剛性有需要再加裝引擎上拉桿嗎?

mason.yen wrote:
新馬三原廠底盤剛性有...(恕刪)


開車的 習慣及開法....這不准
我隔壁村的馬2....姑娘開得,開法也是逗逗遊
買車時就裝上原廠SPR代工得桿子

日本的一裝上....給我一句話怎麼感覺差那麼多,有變紮實

若要說開車有多殺有多快才要裝
對我而言....這不成立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hui.lee wrote:
你的前後上拉是AE的...(恕刪)


我前後上下都是AE的
因為當初想裝
台灣的還沒出
而且AE的評價似乎都不錯
就下訂單等半個月才到港
至於裝前還有裝後的差別
說真的還沒換輪胎+上拉桿之前我都慢慢開(我怕失控)
所以沒感覺到之間的差別
因為大部分朋友都說有裝比較好
也有一部分說看你的需求
需求不到裝了是浪費錢
無敵e小秉 wrote:
開車的 習慣及開法....(恕刪)

跟我的感覺一模一樣,比較好控制說..
我已經在向接收我S牌拉桿的放毒了,叫他改上AE...
無敵e小秉 wrote:
再加碼換隻鋼的吧.....(恕刪)

拉桿有"鋼"的這種材質我還第一次聽過...
真是..長知識了..
我知道的都是鋁合金加熱處裡後材質...
還有拉桿不是越硬就越好...
單桿雙桿我都裝過..
走傻瓜路線 wrote:
拉桿有"鋼"的這種材...(恕刪)


那恭喜你長知識

日本商品材料製造國日期不是隨自己高興寫

一般人都認為結構桿要越輕越好,一般台灣市面也都是鋁
老實說鋁跟輕沒用,鋁也是有人裝到變形的

用鋼材的日本有很多家,台灣沒有用鋼的
有用鋼材的開發店家有些也有順勢做鋁得
原因無他要給人家去跑賽道輕量化爭秒數

鋼,鋁 結構哪個優,應該不需多說
跑rally的防滾籠決不用去用鋁吧
連引擎室結構桿也是都焊死

用說的也不能讓人家苟同
只有親自試過鋁跟鋼的材質差異性在哪

鋁的單槓雙槓效果大概也比不上鋼

結構桿人家4支就搞定
台灣牌一出,底盤整個都是,零零總總也快10支


我也不是隨便說說
樓上網兄有的2種材質都用過......最後答案一面倒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cricketpage wrote:
全車拉桿全上(之前323能上的我全都上了..不過是S牌AUTO的花不起)
在加套裝避震整車硬梆梆
開起來反而覺得車體容許一點變形量反而比較好開(自我感覺)...
而且全車拉趕上常常上下地下室或爬坡打斜會舉腳
然後聽到車體咿咿歪歪的哀嚎...(恕刪)

車體變形時,非一體式結構桿螺絲互鎖的地方在位移,所以會有咿咿歪歪的聲音。
表示一體式的結構桿才是正確的選擇。
小弟裝過S牌靠一些螺絲組合而成的結構桿,這家的結構桿都靠那些螺絲在吃力,所以是沒用的,不過之後有把那些接合處都焊死,結構桿的鋼泩就出來了。
之後又全裝了另一S牌的拉桿之後,激烈操控後,定位常會跑掉,心想鋁與鐵的膨脹系數不同,且引擎室拉桿也不是一體式的,螺絲如果沒有鎖的非常緊,也是效果有限。
所以最後就全上了Autoexe的。

Autoexe 的拉桿是可以被磁鐵吸附的,小弟的前下拉的烤漆被磨掉不少,都出現生鏽的痕跡了。
yutasan wrote:
車體變形時,非一體式...(恕刪)


一體才是優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無敵e小秉 wrote:
那恭喜你長知識日本商...(恕刪)

你在說我嗎?
哈...
hui.lee wrote:
你在說我嗎?哈......(恕刪)

大哥你有買票呦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無敵e小秉 wrote:
大哥你有買票呦...(恕刪)

太晚買了,有點後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