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1500MPa鋼材了, MAZDA CX-5連1800MPa都用上了


NQQegg wrote:
抗拉強度與降伏強度是有差,但也不會差太多~


以TRIP鋼為例,
TRIP鋼用於汽車保險桿內鐵、車門防撞鋼梁、懸吊系統等

降伏強度理論最高可以到800MPa

抗拉強度理論最高可以到1200MPa

兩者就差了400MPa


TRIP鋼降伏強度


TRIP鋼抗拉強度
calvinmbpiei wrote:
不買嗎? 撞擊測...(恕刪)



好奇牆壁是用什麼做的?居然毫髮無傷的感覺??

thomas7302 wrote:
請問台灣進口的是美...(恕刪)


台灣目前只發生過RAV4事件
故應該不用擔心
speedicer wrote:
以TRIP鋼為例,TRIP...(恕刪)


要用拉力試驗圖來看比較容易
不過以材料力學而言
材料不是均質材料
所以最大主應力方向與材料切割的方向不一定一致
所以要用Mohr圓來算出主應力方向與最大主應力
這就是工程數學上的eigen vector與eigen value
很多人唸工數都不知特徵向量與特徵值的物理意義
在材力上就是最大主應力方向與最大主應力值
再討論下去,CX-5交車要等更久了

NQQegg wrote:
要用拉力試驗圖來看...(恕刪)


本魯只是質疑以抗拉強度來做車身強度廣告的誇大性

下面的圖是47% overlap front crash test 的結果

A柱受力很明顯超過降伏強度了

但是A柱受力超過最大拉伸強度了嗎?恐怕沒有。。。



speedicer wrote:
本魯只是質疑以抗拉...(恕刪)


當然廠商的廣告會有誇大性
但實際的overlap frontal crash test就分得出真章
標什麼都沒用...
您的這張圖應是特例了,美規都要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 test了
還47%的overlap成績這麼差...

1500MPa與1800MPa是Hot stamping
是用熱處理來達到超高剛性
把600MPa的硼鋼加熱到830成沃斯田鐵(面心立方)後在水冷模具內進行麻淬火
所以硬度是靠熱處理曲線
是可以調出來的

應該這麼說
材料受力後最大的彈性變形強度是降伏強度
超過後就會塑性變形
所以用降伏強度來檢查A/B柱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用在保險桿
那主要就是吸收動能造成塑性變形

在A/B/C柱內應視為rigid body,當然以降伏強度為準
在crash zone,主要是靠塑性變形吸收動能,拉高到抗拉強度在跑模擬的設定也沒問題

討埨車子安全問題 變成鋼材製造問題 車子是買來開不是買來撞的 要硬就買坦克 所以省油 好聽音響質才是台灣消費者喜好重點 問問車主絕不部份再講1公升跑多少公里或內部有無高音喇叭 年輕人都是加速機秒 最高車速紀錄 幾乎每有人提到鋼材問體 個人喜好不同 討論會引起口水 看連不公布彈性模數只強調拉伸強度 都是耍流氓都說出口了
請問那跟福特KUGA比起來 哪台比較優質?
千萬不要提美規,會有酸民來質疑台灣進口的規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