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mazda3-頂規-carbon edition乘坐空間比較小沒錯,但沒有小到大家講的這麼誇張呀我二大一小,我176/太太166/小孩八歲半136 (全是沒穿鞋的身高)總覺得有一堆單身的在空間太小,超蠢但二大二小 (四歲以下),是一定太小,沒錯
以下純屬自己感覺,有錯請鞭小力一點。我覺得主要是Mazda沒有那麼多錢(或者把錢花在其他地方),去把整台車的底盤、架構重新設計,所以車底盤、架構一直算是較少的修改,現在新的設計,大部分會讓後座往後退,行李箱會變小,但是,乘坐空間會變大,但是Mazda幾乎都沒變。感覺Mazda把錢花在,改變內裝、與引擎相關的研發(Skyactive-G、Skyactive-X、Skyactive-z)。->我這個外行人看到的地方。也許哪天Mazda直接拿Toyota的底盤,就解決了,成本也低。
frogman200z wrote:全車系似乎為了造型 光看這句話就知道你不懂它了常車頭為了造型是其一, 重點是為了配重Mazda在同級車裡面都會盡量往五五配去做, 避免頭重尾輕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平價車但Mazda的操控總是比其他日系車廠好至於犧牲後座這件事, 你要買這牌的車就別想要後座有多大了, 它不會為了後座去犧牲安全性跟操控性的
我之前開三門車的我就希望有那種只有前座~後座能選擇要不要拆除反正我也不想多載人出門通常都是兩個人以內後面就放行李有的沒的就好以前的Mazda 3 就滿適合年輕人的近期車款我覺得開價太高有百萬預算的就買休旅車了
我是從Civic 8代轉台Mazda 6 Wagon車主雖然是中大型旅行車,但2750mm軸距M6W的車內空間,空間感受其實與Civic 8感受差異沒那麼大,甚至因為後座中央地板有些隆起,反而還不如Civic 8的全果嶺地板,主要是車寬感受上比較佔優勢但M6W的優勢,就在於更好的後車廂載物運用(可惜沒電尾門),還有質感更好的車艙,皮革、金屬等各種搭配,而不用加價選配的紅色座椅更是加分,雖然不是豪華車,至少也是豪華經濟艙等級了至於空間,其實夠用啦,我178cm,家中成員最高的也就是170cm,畢竟也不是天天滿座,當然如果你家全都180,那可能就要去看別家的車了而長車頭,就像前面所說的,其實追求前後車身比例,萬一萬一真的碰撞,長車頭潰縮表現也會比短車頭的Civic 8好(但絕對不要發生這件事),另一點,長車頭很氣派,這是短車頭的車沒辦法比的追求車內大空間沒錯,但不需要為了這點,去犧牲了其他面向
小弟 4代Mazda3 , 4D (淺色頂棚)平常2人通勤用車 , 假日會滿載4人 (男性都17x ,女性160)在4人的情況下,後座膝蓋也不會碰到前座椅背(至少還有一個拳頭以上),配合後座冷氣出風口及中央扶手長途(單趟100km up),大家都覺得很ok,並不會壅擠不舒服,行路質感也不錯但長途絕對無法5人,後座中間太凸,加上非果嶺地板,會非常難座行李箱空間也很深很大實際使用後發現空間好像沒有網路上說的這麼小及不堪小弟覺得如果可以犧牲一點空間(在使用者夠用情況下),換來更好的行路質感與安全,或外型,是完全值得的.